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285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5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包括相装配的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底盘模块包括底座和插设脚座,生物转盘单元包括氧化槽、轴杆和转盘,氧化槽两端的上部安设有轴承组件,氧化槽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轴杆,转盘套设在轴杆上且相对轴杆呈等距间隔分布,氧化槽外端面下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氧化槽外端面上部的两侧焊接有连接螺杆,轴杆位于氧化槽外部的其中一端套设有齿轮盘,氧化槽前侧的中部固定插设有溢液管,底座上表面且位于四个插设脚座之间的部分焊接有上部呈开口状的水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搭建过程简单方便易操作,所占用的水平空间小,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

A cascade biological turntable process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转盘
,尤其涉及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生物转盘、是一种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20世纪60年代由原联邦德国开创,是在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亦称为浸没式生物滤池。该工艺具有系统设计灵活、安装便捷、操作简单、系统可靠、操作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不需要曝气,也无需污泥回流,节约能源,同时在较短的接触时间就可得到较高的净化效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然而现有的生物转盘在建设使用的过程中多为平铺式,因此在对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标准较高的情况下,会使的整个生物转盘存在占用的地面空间变大的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包括相装配的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底座和插设脚座,所述插设脚座为四个且间隔设在底座的一端的上表面,所述插设脚座的上端端面开设有插设孔,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包括氧化槽、轴杆和转盘,所述氧化槽两端的上部安设有轴承组件,所述氧化槽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安装有轴杆,所述转盘套设在轴杆上且相对轴杆呈等距间隔分布,所述氧化槽外端面下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氧化槽外端面上部的两侧焊接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上安装有固定螺母,所述轴杆位于氧化槽外部的其中一端套设有齿轮盘,所述氧化槽前侧的中部固定插设有溢液管,所述底座上表面且位于四个插设脚座之间的部分焊接有上部呈开口状的水箱,所述水箱的外部安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液体输送管,所述水泵所在的一侧的底座的上表面安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链条。优选的,所述溢液管位于氧化槽内部的一端与轴杆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相平齐。优选的,相装配的所述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之间,上部的所述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上的连接柱通过连接孔连接在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的连接螺杆处,且所述固定螺母位于连接螺杆外侧并呈拧紧状态,所述生物转盘单元之间最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上的连接柱插设在底盘模块所对应的插设脚座上端端面的插设孔内,所述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轴杆上的齿轮盘处在同一侧,所述齿轮盘均与驱动链条相连接,所述液体输送管延伸至最上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内。优选的,所述生物转盘单元之间位于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上的溢液管的下端与水箱上端的内部相对齐。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处理后的水质的要求标准,可选择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和底盘模块共同搭建使用,搭建使用的过程中,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和底盘模块之间呈竖直式搭建,因此能够减少整个生物转盘工艺系统所占用的水平空间,在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和底盘模块共同搭建的过程中,生物转盘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柱与连接螺杆相连接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直接将其上的连接柱插设在底盘模块的底座的插设脚座内,进一步的通过驱动链条与每个生物转盘单元上的齿轮盘进行连接,即可实现整个生物转盘工艺系统的运转使用,因此整个生物转盘工艺系统的搭建过程变得简单方便易操作,结合整个生物转盘工艺系统所占用的水平空间小,因此使得整个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变得有利于进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转盘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生物转盘单元的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氧化槽的剖视图。图中:底座1、插设脚座2、驱动电机3、水泵4、氧化槽5、轴承组件6、轴杆7、转盘8、连接柱9、连接孔10、溢液管11、连接螺杆12、固定螺母13、齿轮盘14、驱动链条15、液体输送管16、水箱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包括相装配的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底盘模块包括底座1和插设脚座2,插设脚座2为四个且间隔设在底座1的一端的上表面,插设脚座2的上端端面开设有插设孔,生物转盘单元包括氧化槽5、轴杆7和转盘8,氧化槽5两端的上部安设有轴承组件6,氧化槽5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6安装有轴杆7,转盘8套设在轴杆7上且相对轴杆7呈等距间隔分布,氧化槽5外端面下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9,连接柱9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10,氧化槽5外端面上部的两侧焊接有连接螺杆12,连接螺杆12上安装有固定螺母13,轴杆7位于氧化槽5外部的其中一端套设有齿轮盘14,氧化槽5前侧的中部固定插设有溢液管11,溢液管11位于氧化槽5内部的一端与轴杆7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相平齐。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四个插设脚座2之间的部分焊接有上部呈开口状的水箱17,水箱17的外部安设有水泵4,水泵4的进水端与水箱17内部相连通,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有液体输送管16,水泵4所在的一侧的底座1的上表面安设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链条15。相装配的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之间,上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5上的连接柱9通过连接孔10连接在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5的连接螺杆12处,且固定螺母13位于连接螺杆12外侧并呈拧紧状态,生物转盘单元之间最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5上的连接柱9插设在底盘模块所对应的插设脚座2上端端面的插设孔内,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轴杆7上的齿轮盘14处在同一侧,齿轮盘14均与驱动链条15相连接,液体输送管16延伸至最上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5内,生物转盘单元之间位于下部的生物转盘单元所对应的氧化槽5上的溢液管11的下端与水箱17上端的内部相对齐,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使驱动电机3和水泵4连接电源并开启,并向水箱17输入待处理的污水,伴随着水泵4的开启水箱17内的污水能够沿着液体输送管16进入至生物转盘工艺系统的最高处的生物转盘单元的氧化槽5内,当最高处的氧化槽5内的液体液面高于溢液管11上部的液面时,延着溢液管11流入至下一级的生物转盘单元的氧化槽5内,伴随着驱动电机3的开启,通过驱动链条15和齿轮盘14能够对轴杆7进行转动,在转盘8跟随轴杆7进行同步转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对氧化槽5内污水进行处理,污水通过最低处的生物转盘单元的氧化槽5上的溢液管11排出后,可继续输入至水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包括相装配的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底座(1)和插设脚座(2),所述插设脚座(2)为四个且间隔设在底座(1)的一端的上表面,所述插设脚座(2)的上端端面开设有插设孔,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包括氧化槽(5)、轴杆(7)和转盘(8),所述氧化槽(5)两端的上部安设有轴承组件(6),所述氧化槽(5)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6)安装有轴杆(7),所述转盘(8)套设在轴杆(7)上且相对轴杆(7)呈等距间隔分布,所述氧化槽(5)外端面下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10),所述氧化槽(5)外端面上部的两侧焊接有连接螺杆(12),所述连接螺杆(12)上安装有固定螺母(13),所述轴杆(7)位于氧化槽(5)外部的其中一端套设有齿轮盘(14),所述氧化槽(5)前侧的中部固定插设有溢液管(1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四个插设脚座(2)之间的部分焊接有上部呈开口状的水箱(17),所述水箱(17)的外部安设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与水箱(17)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有液体输送管(16),所述水泵(4)所在的一侧的底座(1)的上表面安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安装有驱动链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生物转盘工艺系统,包括相装配的底盘模块和多个生物转盘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模块包括底座(1)和插设脚座(2),所述插设脚座(2)为四个且间隔设在底座(1)的一端的上表面,所述插设脚座(2)的上端端面开设有插设孔,所述生物转盘单元包括氧化槽(5)、轴杆(7)和转盘(8),所述氧化槽(5)两端的上部安设有轴承组件(6),所述氧化槽(5)的两端通过轴承组件(6)安装有轴杆(7),所述转盘(8)套设在轴杆(7)上且相对轴杆(7)呈等距间隔分布,所述氧化槽(5)外端面下部的两侧均焊接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柱(9)的下端开设有连接孔(10),所述氧化槽(5)外端面上部的两侧焊接有连接螺杆(12),所述连接螺杆(12)上安装有固定螺母(13),所述轴杆(7)位于氧化槽(5)外部的其中一端套设有齿轮盘(14),所述氧化槽(5)前侧的中部固定插设有溢液管(11),所述底座(1)上表面且位于四个插设脚座(2)之间的部分焊接有上部呈开口状的水箱(17),所述水箱(17)的外部安设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进水端与水箱(17)内部相连通,所述水泵(4)的出水端连接有液体输送管(16),所述水泵(4)所在的一侧的底座(1)的上表面安设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全范百龄康蓓蓓黎春燕罗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