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8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对接后,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形成容线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母线槽的两个盖板及两块侧板整合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对接,即可实现母线槽的安装,安装方便,不需要对侧板以及盖板进行预定位,降低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A kind of bus duct easy to inst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现代高层建筑以及大型的车间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需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系列便是很好的选择。母线槽系统是一个搞笑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尤其适用了越来越高的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经济合理配线的需要。传统的母线槽均是由两块侧板和两块盖板,通过螺栓螺母实现安装,安装时需要预先定位侧边以及盖板的位置,安装费时费力,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对接后,所述第一腔室与第二腔室形成容线腔。进一步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垂直于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对接方向,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通过螺栓实现对接。前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凸块,第二板体上对应开设有凹槽。前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的上端均设置有顶板,第一板体以及第二板体的下端均设置有底板,顶板的下端以及底板的上端对应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侧护板。前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顶板和底板上均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定位螺孔,侧护板的上端和下端对应开设有螺纹孔,定位螺孔内安装有定位螺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传统母线槽的两个盖板及两块侧板整合为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在安装时只需将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对接,即可实现母线槽的安装,安装方便,不需要对侧板以及盖板进行预定位,降低了安装难度,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2)本技术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对应开设螺栓孔,通过螺栓实现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稳定连接;(3)本技术在第一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凸块,对应地在第二板体的一侧设置凹槽,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对接时,通过将凸块嵌入凹槽中,可保证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的对接的精确性,避免对接时产生偏差;(4)本技术在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均设置顶板和底板,可对容线腔的上下方向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另外,在顶板和底板上对应开设有滑槽,并在滑槽内安装有侧护板,可对容线腔的左右两侧进行保护;另外,由于顶板、底板以及侧护板与容线腔之间均留有间隙,使容线腔内母线散发的热量可从间隙散热至母线槽外,进而提高了母线槽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拆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其中:1、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容线腔;6、螺栓孔;7、凸块;8、凹槽;9、顶板;10、底板;11、滑槽;12、侧护板;13、定位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参见图2,第一板体1包括横截面为“匚”形的第一腔室3,在第一腔室3的上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连接板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顶板9,第一腔室3的下端通过竖直方向的连接板设置有沿水平方向的底板10。第二板体2为第一板体1以竖直平面为对称平面形成的面对称形状,参见图2。在第一板体1的连接板以及第二板体2的连接板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6,该螺栓孔6沿水平方向贯穿这两块连接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对接后,两个螺栓孔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互相连通。在螺栓孔6内安装螺栓即可将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稳定对接,参见图1。对接后,第一板体1中的第一腔室3与第二板体2中的第二腔室4可对接形成容线腔5,在该容线腔5内可安装母线。在第一板体1的连接板右侧设置有凸块7,对应地在第二板体2的连接板左侧设置有与凸块7相匹配的凹槽8,这样在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对接时,可通过将凸块7嵌入凹槽8中,可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准确对接,使螺栓孔6互相连通,从而提高安装效率。参见图2,在顶板9的下端面以及底板10的上端面对应开设有滑槽11,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均形成一组滑槽11。在每组滑槽11中均滑动安装有一侧护板12,侧护板12的上下两端滑动安装在滑槽11中。另外,在顶板9和底板10上均开设有与滑槽11连通的定位螺孔13,参见图3,在侧护板12的上端和下端对应开设有螺纹孔,当侧护板12滑动至适当位置时,侧护板12上的螺纹孔与顶板9、底板10上的定位螺孔13对齐,随后将定位螺孔13内的定位螺栓拧进螺纹孔内,即可将侧护板12的位置固定。具体安装说明如下:在安装时,先将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对接,使第一板体1上的螺栓孔6与第二板体2上的螺栓孔6对齐,随后在螺栓孔6内安装螺栓,使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稳定对接,此时,第一板体1中的第一腔室3与第二板体2中的第二腔室4可对接形成容线腔5;然后将侧护板12安装在滑槽11中,对将侧护板12滑动至适当位置,将定位螺孔13内的定位螺栓拧进螺纹孔内,将侧护板12的位置固定即可。安装方便,安装效率高。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腔室(3),所述第二板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腔室(4),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对接后,所述第一腔室(3)与第二腔室(4)形成容线腔(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腔室(3),所述第二板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腔室(4),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对接后,所述第一腔室(3)与第二腔室(4)形成容线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上对应开设有螺栓孔(6),所述螺栓孔(6)垂直于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的对接方向,所述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2)通过螺栓实现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1)与第二板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金富胡皓铭李真美黄梅胡钟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鑫开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