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跨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483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跨越架,回转平台转动连接于底盘上,基础臂节的下端在完成竖起动作后的工作状态与回转平台连接,伸缩臂节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基础臂节的上端内,伸缩臂节的上端与副臂基础节铰接,折叠副臂与副臂基础节的一端铰接,副臂基础节的另一端通过副臂俯仰拉索与安装在回转平台上的卷扬机组相连;副臂基础节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副臂折叠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卷扬机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连接于折叠副臂上;液压缸的缸体铰接于回转平台或基础臂节上,活塞杆铰接于基础臂节或回转平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回转平台和基础臂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起升到工作位置和折叠伸展,架设时间短,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跨越架
本技术属于输变电工程施工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动跨越架,适用于输变电工程张力架线过程中跨越高铁、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一般公路以及不停电跨越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高压线路的跨越施工场合。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过程中经常跨越各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高速铁路、铁路、高速公路、等级公路、重要通讯线等,是多年来制约电网建设的主要瓶颈之一,特别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封路或停电审批困难、时间较长,施工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正常的通行或送电,不能按正常作业计划进行施工,同时也给施工带来安全风险,造成跨越双方同时受到潜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此,必须采用快速搭设、安全可靠的跨越设备,既保证被跨越物安全稳定运行又保证跨越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现有的跨越设备主要采用在被跨高压线的上方利用钢管、毛竹搭设脚手架式跨越架以及利用钢抱杆形成单立柱形式或门型形式搭设跨越架等,跨越架上方采取封网的施工方式进行跨越。跨越施工时跨越架的组装和拆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周期长,不能适应快速施工需求,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输变电工程张力架线时跨越架的组装和拆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施工周期长、效率较低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跨越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底盘、回转平台、俯仰液压装置、基础臂节、副臂俯仰拉索、副臂折叠钢丝绳、伸缩臂节、副臂基础节及折叠副臂,其中回转平台转动连接于底盘上,所述基础臂节的下端在完成竖起动作后的工作状态与回转平台连接,所述伸缩臂节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基础臂节的上端内,该伸缩臂节的上端与所述副臂基础节铰接,所述折叠副臂与副臂基础节的一端铰接,该副臂基础节的另一端通过副臂俯仰拉索与安装在所述回转平台上的卷扬机组相连,通过卷扬机组驱动副臂基础节相对于伸缩臂节做俯仰动作;所述副臂基础节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所述副臂折叠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卷扬机组,另一端绕过滑轮后连接于所述折叠副臂上,通过所述卷扬机组驱动折叠副臂相对副臂基础节的旋转折叠或伸展;所述俯仰液压装置包括液压缸及连杆机构,该液压缸的缸体铰接于回转平台或基础臂节上,活塞杆铰接于基础臂节或回转平台,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回转平台和基础臂节,通过所述液压缸驱动基础臂节相对于回转平台做俯仰动作;其中:所述副臂基础节及折叠副臂上均设有封网装置,该封网装置包括封网架及封网绳,所述封网架两个为一组,一组中的两个封网架对称设在所述副臂基础节或折叠副臂的两侧,每侧封网架的下端铰接于副臂基础节或折叠副臂上的铰点,上端通过所述封网绳与卷扬机组连接或由人工操控;每侧所述封网架的下方均设有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上端铰接于同侧的封网架上,下端在封网架呈展开状态时铰接于副臂基础节或折叠副臂上,并在所述封网架呈收缩状态时铰接于所述铰点;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通过销轴J与同侧的封网架铰接,下端通过销轴K铰接于副臂基础节或折叠副臂上,该销轴K位于同侧铰点的下方;所述封网架呈收缩状态时,同侧的支撑杆的下端由销轴K上拆下,再铰接于同侧的所述铰点;所述封网架的上端相对于下端向上倾斜;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连杆A及连杆B,该连杆A及连杆B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回转平台上,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基础臂节上,所述连杆A、连杆B、基础臂节及回转平台形成四杆机构;所述俯仰液压装置通过该连杆机构驱动基础臂节俯仰,进而实现所述基础臂节被放倒或被竖起;所述伸缩臂节为一节或多节,当为一节时,该伸缩臂节通过所述卷扬机组的驱动相对于基础臂节伸缩;当所述伸缩臂节为多节时,各伸缩臂节之间通过卷扬机组的驱动相对伸缩,且最底部的伸缩臂节通过卷扬机组的驱动相对于基础臂节相对伸缩。本技术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技术的自动跨越架能够自动起升到工作位置和折叠伸展,架设时间短,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2.本技术在副臂基础节和折叠副臂上分别设置了封网装置,能够防止架设的线缆侧滑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仰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伸缩臂节与副臂基础节连接处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副臂基础节与折叠副臂处于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副臂基础节与折叠副臂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封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底盘,2为回转平台,3为俯仰液压装置,4为基础臂节,5为副臂俯仰拉索,6为副臂折叠钢丝绳,7为伸缩臂节,8为副臂基础节,9为折叠副臂,10为销轴A,11为连杆A,12为销轴B,13为销轴D,14为销轴F,15为液压缸,16为连杆B,17为销轴C,18为销轴E,19为连接座,20为销轴G,21为卷扬机组,22为销轴H,23为滑轮,24为销轴I,25为封网装置,26为封网架,27为封网绳,28为支撑杆,29为铰点,30为销轴J,31为销轴K。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底盘1、回转平台2、俯仰液压装置3、基础臂节4、副臂俯仰拉索5、副臂折叠钢丝绳6、伸缩臂节7、副臂基础节8及折叠副臂9,其中底盘1上安装有行走轮,可自动运输行走,并为跨越架提供稳定的基础平台。回转平台2通过回转轴承与底盘1转动连接,回转平台2可绕回转轴承中心相对于底盘1做360°回转动作;回转平台2上安装有卷扬机组21,该卷扬机组21包括多个卷扬机,为跨越架的伸缩臂节7伸缩、副臂基础节8俯仰及折叠副臂9折叠伸展提供动力。回转平台2与基础臂节4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基础臂节4通过俯仰液压装置3可以被放倒或被竖起,基础臂节4的下端在完成竖起动作后的工作状态与回转平台2通过销轴连接。如图1、图2所示,俯仰液压装置3包括液压缸15及连杆机构,该液压缸15的缸体铰接于回转平台2或基础臂节4上,活塞杆铰接于基础臂节4或回转平台2,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回转平台2和基础臂节4,通过液压缸15驱动基础臂节4相对于回转平台2做俯仰动作。本实施例液压缸15的缸体通过销轴E18铰接于回转平台2上,活塞杆通过销轴F14铰接于基础臂节4上。本实施例的连杆机构包括连杆A11及连杆B16,该连杆A11的一端通过销轴A10与回转平台2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B12与基础臂节4铰接;连杆B16的一端通过销轴C17与回转平台2铰接,另一端通过销轴D13与基础臂节4铰接;销轴F14、销轴D13与销轴B12沿基础臂节4的高度方向由上至下设置。连杆A11、连杆B16、基础臂节4及回转平台2形成四杆机构,基础臂节4通过液压缸15的伸缩,可沿着连杆A11和连杆B16及回转平台2形成的四杆机构轨迹运动,使基础臂节4相对于回转平台2做俯仰动作。如图1、图3~5所示,伸缩臂节7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基础臂节4的上端内,并可停留在所需的高度,该伸缩臂节7的上端安装有连接座19,副臂基础节8与连接座通过销轴G20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跨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回转平台(2)、俯仰液压装置(3)、基础臂节(4)、副臂俯仰拉索(5)、副臂折叠钢丝绳(6)、伸缩臂节(7)、副臂基础节(8)及折叠副臂(9),其中回转平台(2)转动连接于底盘(1)上,所述基础臂节(4)的下端在完成竖起动作后的工作状态与回转平台(2)连接,所述伸缩臂节(7)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基础臂节(4)的上端内,该伸缩臂节(7)的上端与所述副臂基础节(8)铰接,所述折叠副臂(9)与副臂基础节(8)的一端铰接,该副臂基础节(8)的另一端通过副臂俯仰拉索(5)与安装在所述回转平台(2)上的卷扬机组(21)相连,通过卷扬机组(21)驱动副臂基础节(8)相对于伸缩臂节(7)做俯仰动作;所述副臂基础节(8)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23),所述副臂折叠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于卷扬机组(21),另一端绕过滑轮(23)后连接于所述折叠副臂(9)上,通过所述卷扬机组(21)驱动折叠副臂(9)相对副臂基础节(8)的旋转折叠或伸展;所述俯仰液压装置(3)包括液压缸(15)及连杆机构,该液压缸(15)的缸体铰接于回转平台(2)或基础臂节(4)上,活塞杆铰接于基础臂节(4)或回转平台(2),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回转平台(2)和基础臂节(4),通过所述液压缸(15)驱动基础臂节(4)相对于回转平台(2)做俯仰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跨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回转平台(2)、俯仰液压装置(3)、基础臂节(4)、副臂俯仰拉索(5)、副臂折叠钢丝绳(6)、伸缩臂节(7)、副臂基础节(8)及折叠副臂(9),其中回转平台(2)转动连接于底盘(1)上,所述基础臂节(4)的下端在完成竖起动作后的工作状态与回转平台(2)连接,所述伸缩臂节(7)的下端可相对滑动地连接在基础臂节(4)的上端内,该伸缩臂节(7)的上端与所述副臂基础节(8)铰接,所述折叠副臂(9)与副臂基础节(8)的一端铰接,该副臂基础节(8)的另一端通过副臂俯仰拉索(5)与安装在所述回转平台(2)上的卷扬机组(21)相连,通过卷扬机组(21)驱动副臂基础节(8)相对于伸缩臂节(7)做俯仰动作;所述副臂基础节(8)的另一端安装有滑轮(23),所述副臂折叠钢丝绳(6)的一端连接于卷扬机组(21),另一端绕过滑轮(23)后连接于所述折叠副臂(9)上,通过所述卷扬机组(21)驱动折叠副臂(9)相对副臂基础节(8)的旋转折叠或伸展;所述俯仰液压装置(3)包括液压缸(15)及连杆机构,该液压缸(15)的缸体铰接于回转平台(2)或基础臂节(4)上,活塞杆铰接于基础臂节(4)或回转平台(2),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铰接于回转平台(2)和基础臂节(4),通过所述液压缸(15)驱动基础臂节(4)相对于回转平台(2)做俯仰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跨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基础节(8)及折叠副臂(9)上均设有封网装置(25),该封网装置(25)包括封网架(26)及封网绳(27),所述封网架(26)两个为一组,一组中的两个封网架(26)对称设在所述副臂基础节(8)或折叠副臂(9)的两侧,每侧封网架(26)的下端铰接于副臂基础节(8)或折叠副臂(9)上的铰点(29),上端通过所述封网绳(27)与卷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岩王鹏举陈震张海廷刘利平刘涛刘刚周承玺潘连武许志勇王峰李振东贾文龙李建高延庆于双豪魏文儒刘金慧王磊刘瑞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应急抢修中心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