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赛娣专利>正文

全折叠摇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16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折叠摇椅,由折叠椅、摇架和脚靠组成。折叠椅包括互相铰接的靠背、椅座、一对扶手、一对前脚、一对后脚及固定的前脚连接杆和后脚连接杆,并在后脚底端设置活动卡合摇杆的倒“U”型卡座;摇架包括一对弧形摇杆、一对连接杆,并在后一个连接杆上设置一对勾合后脚连接杆的角尺形限位爪;脚靠包括边框、踏脚板和防滑杆,且边框铰接在远离摇杆前端点位置,使脚靠在翻开状态时与摇杆叠合,本摇椅可随意、快速进行全折叠,且折叠方便、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既有利于用户收藏,也节省了厂家包装、运输和仓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摇椅,尤其是可全折叠的摇椅。 背聚技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出现了能满 足人们需求的各种休闲产品,摇椅即是其中的一种,摇椅作为饭后茶余的休闲器 具给人们带来自得其乐的享受。目前市场上的摇椅品种繁多,但大多是固定式的, 无法折叠对运输和仓储都带来昂贵的成本,虽然可以拆卸,但费时费力。当然也 有折叠式的摇椅,本申请人曾于2007年3月8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0720106968.8的折叠摇椅,是一种结构比较完善的摇椅,它虽然解决了摇椅部分的折叠问题, 但折叠椅与摇架之间还是采用可拆装的螺栓连接的,因此平时使用后必须先将摇 椅与摇架拆离,摇椅才能折叠,摇椅无法与摇架折叠一起,即无法快速实现全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能快速实 现全折叠的全折叠摇椅。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一种全折叠摇椅,由折叠椅、摇架和脚靠组成,所述的折叠椅包括互相铰接 的靠背、椅座、一对扶手、一对前脚和一对后脚, 一对前脚中下部连接有前脚连 接杆、 一对后脚底部连接有后脚连接杆;所述的摇架包括一对弧形摇杆,连接一 对摇杆的一对连接杆, 一对摇杆上在左、右对称位置设有前脚联接座和脚靠联接 座;所述的脚靠由边框、踏脚板和防滑杆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脚底端设有 活动卡合在摇杆上的呈倒"U"型的卡座;所述的后一个连接杆上设有一对勾住 后脚连接杆的角尺形限位爪。所述的脚靠联接座设在远离摇杆前端点位置,与脚靠联接座相铰接的脚靠边 框在翻开状态时与摇杆叠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折叠椅与摇架的连接方面采用了仅将摇椅的前脚 与摇杆固定,而后脚不作固定,可自由活动卡合搁置在摇杆上;后一个连接杆上设置限位爪的作用在于摇椅摇动向上翘起时可勾住后脚连接杆,防止后脚和后脚 连接杆因自由搁置而产生上翘脱离,进而引起倾翻,但不影响后脚连接杆在折叠 时向前运动脱离限位爪,故整个摇椅可随意快速进行全折叠,即折叠椅与摇架全 折叠一起,有利于用户收藏,节省厂家包装、运输和仓储成本,且折叠方便;其 次,对脚靠的设计省却两侧的双节斜拉杆,使结构简化,制造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全展开状态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脚靠折叠、其余展开状态立体结构图。图3为折叠椅立体结构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立体图。图5为摇架部分立体结构图。图6为折叠椅折叠过程图。图7为全折叠到位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再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 7所示,全折叠摇椅由折叠椅3、摇架1和脚靠2三部分组成。 所述的折叠椅3 (见图1 4)包括互相铰接的靠背35、椅座33、 一对扶手 34、 一对前脚31和一对后脚32, 一对前脚中下部焊接连接前脚连接杆36, 一对 后脚32底部与后脚连接杆37焊接一体,同时在后脚底端焊接一卡座38,该卡 座呈倒"U"型,可自由卡合搁置在摇架的摇杆ll上。折叠椅的组成和连接关系 与本申请人在先申请的200720106968. 8结构相同,区别仅在于在后脚32底端焊 固有卡座38,该卡座呈倒"U"型,摇椅展开时可自由活动卡合在摇架中的摇杆 11上。所述的摇架l (见图5)包括一对弧形的摇杆ll,焊接连接一对摇杆的是一 对结构相同的连接杆12, 一对摇杆11上在左、右对称位置焊接有前脚联接座14 和脚靠联接座13,且脚靠联接座13设在远离摇杆11前端点约10公分位置,前 脚联接座14用于铰接连接前脚31,脚靠联接座13用于铰接连接脚靠的边框21, 两种联接座均由一对平行的板块组成,其上加工有孔,前脚和脚靠边框分别插在 一对平行板块中,然后以销钉连接成铰接式。同时在后一个连接杆.12上焊固一 对角尺形的限位爪15,限位爪开口朝前,可勾住后脚连接杆37在摇动时防止向上 翘起,避免上翘引起倾翻,但不影响折叠时后脚32和后脚连接杆37向前运动,使折叠椅与摇架折叠一起。所述的脚靠2 (见图1 2)由"U"型边框21,焊接在边框上的脚踏板22和防滑杆23组成,"U"型边框21两端点铰接连接在脚靠联接座13的一对平行板块中,使脚靠在翻开后其边框21的两边以摇杆头部为依托叠合在摇杆11上,省却了连接脚靠的双节斜拉杆,使结构简化,制造成本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折叠过程图和全折叠状态图(见图6 7),当需要使用脚靠时,可将脚靠翻开可以搁脚,不需要时收拢。权利要求1、一种全折叠摇椅,由折叠椅(3)、摇架(1)和脚靠(2)组成,所述的折叠椅(3)包括互相铰接的靠背(35)、椅座(33)、一对扶手(34)、一对前脚(31)和一对后脚(32),一对前脚中下部连接有前脚连接杆(36)、一对后脚底部连接有后脚连接杆(37);所述的摇架(1)包括一对弧形摇杆(11),连接一对摇杆的一对连接杆(12),一对摇杆上在左、右对称位置设有前脚联接座(14)和脚靠联接座(13);所述的脚靠(2)由边框(21)、踏脚板(22)和防滑杆(2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脚(32)底端设有活动卡合在摇杆(11)上的呈倒“U”型的卡座(38);所述的后一个连接杆(12)上设有一对勾住后脚连接杆(37)的角尺形限位爪(1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折叠摇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脚靠联接座(13) 设在远离摇杆(11)前端点位置,与脚靠联接座相铰接的脚靠边框(21)在翻开 状态时与摇杆(11)叠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折叠摇椅,由折叠椅、摇架和脚靠组成。折叠椅包括互相铰接的靠背、椅座、一对扶手、一对前脚、一对后脚及固定的前脚连接杆和后脚连接杆,并在后脚底端设置活动卡合摇杆的倒“U”型卡座;摇架包括一对弧形摇杆、一对连接杆,并在后一个连接杆上设置一对勾合后脚连接杆的角尺形限位爪;脚靠包括边框、踏脚板和防滑杆,且边框铰接在远离摇杆前端点位置,使脚靠在翻开状态时与摇杆叠合,本摇椅可随意、快速进行全折叠,且折叠方便、结构简化、制造成本低,既有利于用户收藏,也节省了厂家包装、运输和仓储成本。文档编号A47C3/02GK101283864SQ20081006136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4日专利技术者陆赛娣 申请人:陆赛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折叠摇椅,由折叠椅(3)、摇架(1)和脚靠(2)组成,所述的折叠椅(3)包括互相铰接的靠背(35)、椅座(33)、一对扶手(34)、一对前脚(31)和一对后脚(32),一对前脚中下部连接有前脚连接杆(36)、一对后脚底部连接有后脚连接杆(37);所述的摇架(1)包括一对弧形摇杆(11),连接一对摇杆的一对连接杆(12),一对摇杆上在左、右对称位置设有前脚联接座(14)和脚靠联接座(13);所述的脚靠(2)由边框(21)、踏脚板(22)和防滑杆(2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脚(32)底端设有活动卡合在摇杆(11)上的呈倒“U”型的卡座(38);所述的后一个连接杆(12)上设有一对勾住后脚连接杆(37)的角尺形限位爪(1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赛娣
申请(专利权)人:陆赛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