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114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包括水平的顶板和水平的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多层导热环板组件,每个导热环板组件包括圆环形的上导热板和圆环形的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同轴设置,且上导热板的内孔下端孔口通过内连接筒与下导热板的内孔上端孔口相连;相邻两导热环板组件之间、最上层导热环板组件的上导热板与顶板之间、最下层导热环板组件的下导热板与底板之间均通过外连接筒相连。本装置采用导热环板组件传递热量,与水相比,传热效率高,可提高热利用率。同时,由于不需要采用水作为导热介质,实现取热不取水,省去了水泵等动机机构,运行成本更低。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heat conduction equipment under dry hot rock w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
本技术属于导热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
技术介绍
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可再生资源,具有储量的、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现实可行且具有竞争力的清洁能源。现有技术采用双井U型管或单井套管的技术将冷水灌装至热干岩处加热,再将加热后的水泵发到地面处,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方式换热效率低,对干热岩的热能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提高换热效率,从而提高干热岩的热能利用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包括水平的顶板和水平的底板,所述顶板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多层导热环板组件,每个导热环板组件包括圆环形的上导热板和圆环形的下导热板,所述上导热板和下导热板同轴设置,且上导热板的内孔下端孔口通过内连接筒与下导热板的内孔上端孔口相连;相邻两导热环板组件之间、最上层导热环板组件的上导热板与顶板之间、最下层导热环板组件的下导热板与底板之间均通过外连接筒相连。进一步地,上导热板与下导热板之间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顶板(1)和水平的底板(2),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多层导热环板组件(3),每个导热环板组件(3)包括圆环形的上导热板(31)和圆环形的下导热板(32),所述上导热板(31)和下导热板(32)同轴设置,且上导热板(31)的内孔下端孔口通过内连接筒(33)与下导热板(32)的内孔上端孔口相连;相邻两导热环板组件(3)之间、最上层导热环板组件(3)的上导热板(31)与顶板(1)之间、最下层导热环板组件(3)的下导热板(32)与底板(2)之间均通过外连接筒(4)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热岩井下高效导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的顶板(1)和水平的底板(2),所述顶板(1)和底板(2)之间设置有多层导热环板组件(3),每个导热环板组件(3)包括圆环形的上导热板(31)和圆环形的下导热板(32),所述上导热板(31)和下导热板(32)同轴设置,且上导热板(31)的内孔下端孔口通过内连接筒(33)与下导热板(32)的内孔上端孔口相连;相邻两导热环板组件(3)之间、最上层导热环板组件(3)的上导热板(31)与顶板(1)之间、最下层导热环板组件(3)的下导热板(32)与底板(2)之间均通过外连接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明明王文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景顺长城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