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028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包括光扩散板和支撑杆,所述光扩散板一端设有相贴合的固定框,且固定框上均匀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固定框一侧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连接有通风管,所述支撑杆一段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两侧设有通孔,并且其通孔与通风管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内壁设有用于电性连接蓄电池的电机,且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扇叶,所述支撑杆底端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扇叶相互平行。该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扇叶作用于支撑杆与通风管构成吸气结构,此结构能通过固定框的吸附孔作用于光扩散板让其被吸附固定,此种吸附固定方式有利于光扩散板跟其他照明和显示设备的安装,让安装步骤更简洁,安装效果更好。

A light diffusion plate easy to fi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
本技术涉及光扩散板
,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
技术介绍
光扩散板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利用光线在行径途中遇到两个折射率(密度)相异的介质时,发生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物理现象,通过在PMMA、PC、PS、PP,hips等基材基础中添加无机或有机光扩散剂、或者通过基材表面的微特征结构的阵列排列人为调整光线、使光线发生不同方向的折射、反射、与散射,从而改变光的行进路线,实现入射光充分散色以此产生光学扩散的效果,光扩散板有三种。一般广泛应用在液晶显示与LED照明及成像显示系统中。专利号为CN201420187772.6的LED筒灯光学扩散板固定结构,采用小凸台固定扩散板,不破坏产品外观的整体结构,简化了安装工序,但是,光扩散板表面平滑,且边界也因为安装过程而无法被触碰,其案例中所述吸盘吸附光扩散板的效果有限,此种情况让光扩散板的固定安装过程变得相对繁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光扩散板固定方式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包括光扩散板和支撑杆,所述光扩散板一端设有相贴合的固定框,且固定框上均匀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固定框一侧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连接有通风管,所述支撑杆一段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两侧设有通孔,并且其通孔与通风管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内壁设有用于电性连接蓄电池的电机,且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扇叶,所述支撑杆底端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扇叶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另一端嵌合有螺纹套筒,且螺纹套筒有且设置有2个,所述螺纹套筒中穿插有螺纹杆,且螺纹杆设置为对称的双向螺纹结构,并且螺纹杆中端设置为圆柱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筒另一端嵌合有套筒,且套筒中穿插有连接柱。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中心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穿插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通过履带连接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嵌合在螺纹杆圆柱形结构的外壁,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蓄电池。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一段外壁两侧设置有弧形凹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设有电机,电机通过扇叶作用于支撑杆与通风管构成吸气结构,此结构能通过固定框的吸附孔作用于光扩散板让其被吸附固定,此种吸附固定方式有利于光扩散板跟其他照明和显示设备的安装,让安装步骤更简洁,安装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第一齿轮连接第二齿轮示意图。图中:1、光扩散板,2、第一齿轮,3、履带,4、固定框,5、通风管,6、套筒,7、第二齿轮,8、扇叶,9、电机,10、螺纹杆,11、伺服电机,12、螺纹套筒,13、连接柱,14、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包括光扩散板1、第一齿轮2、履带3、固定框4、通风管5、套筒6、第二齿轮7、扇叶8、电机9、螺纹杆10、伺服电机11、螺纹套筒12、连接柱13和支撑杆14,光扩散板1一端设有相贴合的固定框4,且固定框4上均匀设置有吸附孔,固定框4一侧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连接有通风管5,固定框4另一端嵌合有螺纹套筒12,且螺纹套筒12有且设置有2个,螺纹套筒12中穿插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设置为对称的双向螺纹结构,并且螺纹杆10中端设置为圆柱形结构,通过旋转螺纹杆10与螺纹套筒12相互作用让固定框4的位置被调节,能让固定框4对不同尺寸的光扩散板1起到吸附作用,让光扩散板1的吸附固定面更广,螺纹套筒12另一端嵌合有套筒6,且套筒6中穿插有连接柱13,套筒6能随着螺纹套筒12的活动而沿着连接柱13的轨迹活动,为螺纹套筒12的活动增加了限制作用,使螺纹套筒12的活动作用力更加均匀平衡,连接柱13中心上端设有凹槽,且凹槽中设有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的型号设置为JSF60-15-30-CF-1000,伺服电机11的电机轴上穿插连接有第二齿轮7,且第二齿轮7通过履带3连接第一齿轮2,并且第一齿轮2嵌合在螺纹杆10圆柱形结构的外壁,伺服电机11电性连接蓄电池,伺服电机11通过第二齿轮7作用于履带3与第一齿轮2构成传动结构,此结构直接作用于螺纹杆10让螺纹杆10往正反两个方向旋转,让固定框4位置的调节工作高效便捷,节约了人力的消耗,支撑杆14一段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14两侧设有通孔,并且其通孔与通风管5另一端相连接,支撑杆14一段外壁两侧设置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让支撑杆14方便被着力,使支撑杆14更加容易被操控,支撑杆14内壁设有用于电性连接蓄电池的电机9,且电机9的电机轴上设有扇叶8,支撑杆14底端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扇叶8相互平行。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时,首先,查看需要装配光扩散板1的尺寸,打开,伺服电机11电源,伺服电机11通电驱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转动带动履带3转动,履带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转动,第一齿轮2转动带动螺纹杆10转动,螺纹杆10转动与螺纹套筒12相互作用使螺纹套筒12发生位移,螺纹套筒12活动带动固定框4活动,同时,螺纹套筒12活动带动套筒6沿着连接柱13的轨迹活动,然后,操作支撑杆14,让活动距离适中的固定框4贴合在光扩散板1上,再然后,打开电机9电源,电机9通电驱动扇叶8旋转在支撑杆14的内腔中产生吸力,其吸力通过通风管5传导给固定框4,固定框4通过其吸附孔对光扩散板1吸附固定,最后,通过支撑杆14将光扩散板1拉起,把光扩散板1安装在显示设备或照明设备上,安装完成后关闭电机9,光扩散板1吸附作用力消失与固定框4分离,这就是该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的使用过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扩散板(1)和支撑杆(14),所述光扩散板(1)一端设有相贴合的固定框(4),且固定框(4)上均匀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固定框(4)一侧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连接有通风管(5),所述支撑杆(14)一段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14)两侧设有通孔,并且其通孔与通风管(5)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4)内壁设有用于电性连接蓄电池的电机(9),且电机(9)的电机轴上设有扇叶(8),所述支撑杆(14)底端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扇叶(8)相互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扩散板(1)和支撑杆(14),所述光扩散板(1)一端设有相贴合的固定框(4),且固定框(4)上均匀设置有吸附孔,所述固定框(4)一侧设有通孔,且通孔处连接有通风管(5),所述支撑杆(14)一段设置为中空结构,且支撑杆(14)两侧设有通孔,并且其通孔与通风管(5)另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杆(14)内壁设有用于电性连接蓄电池的电机(9),且电机(9)的电机轴上设有扇叶(8),所述支撑杆(14)底端设有排气孔,且排气孔与扇叶(8)相互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的光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另一端嵌合有螺纹套筒(12),且螺纹套筒(12)有且设置有2个,所述螺纹套筒(12)中穿插有螺纹杆(10),且螺纹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国旺赖善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基地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