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脚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脚
,尤其涉及一种地脚装置。
技术介绍
地脚包括地脚板、调整地脚和连接件。调整地脚常用的有塑料和金属两种,通用地脚板分为塑料和铝合金地脚板。现有的地脚由于安装在设备的底部,且采用旋动螺母调节方式,调节地脚的高低时,工作人员需要下蹲并使用工具转动螺母,因为器械的重量压在地脚上,造成旋动螺母并不方便,加上下蹲的姿势会出现非常吃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必须通过旋动螺母才能调节地脚高度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脚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连接件、上拨杆、下拨杆及定位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上拨杆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下拨杆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的下部;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啮合齿,所述上拨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啮合的第二啮合齿,所述上拨杆向上转动时,所述连接件能够向下移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啮合齿,所述下拨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齿啮合的第四啮合齿,所述下拨杆向下转动时,所述连接件能够向上移动;所述定位件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连接件,用于定位所述连接件。作为一种地脚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啮合齿和所述第三啮合齿均为直角齿,所述第一啮合齿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啮合齿的下端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三啮合齿的上端面为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三啮合齿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件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连接件(2)、上拨杆(3)、下拨杆(4)及定位件(5),所述连接件(2)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上拨杆(3)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所述下拨杆(4)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n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设有第一啮合齿(21),所述上拨杆(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21)啮合的第二啮合齿(31),所述上拨杆(3)向上转动时,所述连接件(2)能够向下移动;/n所述连接件(2)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啮合齿(22),所述下拨杆(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齿(22)啮合的第四啮合齿(41),所述下拨杆(4)向下转动时,所述连接件(2)能够向上移动;/n所述定位件(5)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连接件(2),用于定位所述连接件(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件(2)、上拨杆(3)、下拨杆(4)及定位件(5),所述连接件(2)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上拨杆(3)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的上部,所述下拨杆(4)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1)的下部;
所述连接件(2)的一侧设有第一啮合齿(21),所述上拨杆(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啮合齿(21)啮合的第二啮合齿(31),所述上拨杆(3)向上转动时,所述连接件(2)能够向下移动;
所述连接件(2)的另一侧设有第三啮合齿(22),所述下拨杆(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啮合齿(22)啮合的第四啮合齿(41),所述下拨杆(4)向下转动时,所述连接件(2)能够向上移动;
所述定位件(5)的一端能够抵接于所述连接件(2),用于定位所述连接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啮合齿(21)和所述第三啮合齿(22)均为直角齿,所述第一啮合齿(21)的上端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一啮合齿(21)的下端面为第一斜面,所述第三啮合齿(22)的上端面为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三啮合齿(22)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中心轴线垂直,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连接件(2)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30°-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壳体滑槽(11),所述上拨杆(3)通过第一固定轴(6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滑槽(11)上,所述第一固定轴(61)能够沿所述第一壳体滑槽(11)滑动,所述第一固定轴(6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滑槽(11)的上端时,所述第二啮合齿(31)与所述第一啮合齿(21)分离,所述第一固定轴(6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滑槽(11)的下端时,所述第二啮合齿(31)与所述第一啮合齿(21)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簧(32),所述第一弹簧(32)的一端与所述上拨杆(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固定轴(6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滑槽(11)的下端时,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华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设计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