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72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由底板、通过支柱连接在底板上的顶板构成的第一架体本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盲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盲孔一一对应的通孔,相互对应的通孔与盲孔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通孔内设置有靠搭在盲孔上的弧形状试管支撑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互对应的通孔和盲孔之间倾斜设置有弧形状试管支撑片,使得试管放置在架体上也为倾斜状,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避免了气流冲击试管内的培养液,而且试管倾斜放置,便于拿取和放置试管时从其侧面握住试管,避免手掌触碰试管口,对试管造成污染的不足。

A test tube rack for biosafety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管架,尤其涉及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属于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在对生物细胞进行培养和研究过程中,需要将装有细胞培养液及试剂的试管放置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细胞培养,为了提高放置容量和安全性能,通常在生物安全柜内设置试管架来摆放试管。现有的试管架由表面设置有若干盲孔的底板、通过支柱连接在底板正上方且设置有与底板上的盲孔一一对应的通孔的顶板构成。为了防止细胞受到污染,生物安全柜内部环境要求处于无菌状态,因此,现有的生物安全柜内设置有气管,对气管进行通气阻止外界空气携带细菌病毒进入气管。由于试管是垂直放置在试管架内,当通入气体时,气体对试管内的培养液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对细胞的培养极为不利。此外,现有的试管架为垂直放置在试管架内,其在放置和取出的时候手掌容易触碰试管口,对试管容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的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该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不仅解决了气体冲击试管内培养液的不足,而且也解决了在放置和取出试管时手掌触碰试管口,对试管造成污染的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包括第一架体本体,所述第一架体本体由底板、通过支柱连接在底板上的顶板构成,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盲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与盲孔一一对应的通孔,相互对应的通孔与盲孔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通孔内设置有靠搭在盲孔上的弧形状试管支撑片。所述顶板上表设置有左滑道和右滑道,左滑道和右滑道前后两端通过滑轮连接有支架,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二架体本体;滑轮带动支架可沿左滑道和右滑道前后滑动;其中,所述架体由横杆和竖杆固接而成;所述第二架体本体由第二底板、通过第二支柱连接在第二底板上的第二顶板构成,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盲孔、所述第二顶板上设置有与第二盲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相互对应的第二通孔与第二盲孔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第二通孔内设置有靠搭在第二盲孔上的第二弧形状试管支撑片。所述第二顶板上设置有拉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其相互对应的通孔和盲孔之间倾斜设置有弧形状试管支撑片,使得试管放置在架体上也为倾斜状,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避免了气流冲击试管内的培养液,而且试管倾斜放置,便于拿取和放置试管时从其侧面握住试管,避免手掌触碰试管口,对试管造成污染的不足。此外,本技术可设置为层叠式结构,大大的提高了试管的放置容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第二架体本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架体本体1、底板1-1、顶板1-2、支柱1-3、弧形状试管支撑片1-4、右滑道1-5、通孔1-6、左滑道1-7、盲孔1-8、滑轮2、横杆3、竖杆4、第二架体本体5、第二底板5-1、第二顶板5-2、第二支柱5-3、第二弧形状试管支撑片5-4、第二通孔5-5、第二盲孔5-6、拉手5-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包括第一架体本体1,所述第一架体本体1由底板1-1、通过支柱1-3连接在底板1-1上的顶板1-2构成,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若干盲孔1-8、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与盲孔1-8一一对应的通孔1-6,相互对应的通孔1-6与盲孔1-7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通孔1-6内设置有靠搭在盲孔1-8上的弧形状试管支撑片1-4。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包括第一架体本体1,所述第一架体本体1由底板1-1、通过支柱1-3连接在底板1-1上的顶板1-2构成,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若干盲孔1-8、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与盲孔1-8一一对应的通孔1-6,相互对应的通孔1-6与盲孔1-7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通孔1-6内设置有靠搭在盲孔1-8上的弧形状试管支撑片1-4;所述顶板1-2上表设置有左滑道1-7和右滑道1-5,左滑道1-7和右滑道1-5前后两端通过滑轮2连接有支架,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二架体本体5;滑轮2带动支架可沿左滑道1-7和右滑道1-5前后滑动;其中,所述架体由横杆3和竖杆4固接而成;所述第二架体本体5由第二底板5-1、通过第二支柱5-3连接在第二底板5-1上的第二顶板5-2构成,所述第二底板5-1上设置有若干第二盲孔5-6、所述第二顶板5-2上设置有与第二盲孔5-6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5-5,相互对应的第二通孔5-5与第二盲孔5-6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第二通孔5-5内设置有靠搭在第二盲孔5-6上的第二弧形状试管支撑片5-4。为了推拉方便,所述第二顶板5-2上设置有拉手5-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包括第一架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本体(1)由底板(1-1)、通过支柱(1-3)连接在底板(1-1)上的顶板(1-2)构成,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若干盲孔(1-8)、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与盲孔(1-8)一一对应的通孔(1-6),相互对应的通孔(1-6)与盲孔(1-8)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通孔(1-6)内设置有靠搭在盲孔(1-8)上的弧形状试管支撑片(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包括第一架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本体(1)由底板(1-1)、通过支柱(1-3)连接在底板(1-1)上的顶板(1-2)构成,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若干盲孔(1-8)、所述顶板(1-2)上设置有与盲孔(1-8)一一对应的通孔(1-6),相互对应的通孔(1-6)与盲孔(1-8)之间的连心线与水平线的锐角α为30°≤α≤60°,通孔(1-6)内设置有靠搭在盲孔(1-8)上的弧形状试管支撑片(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安全柜用试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上表设置有左滑道(1-7)和右滑道(1-5),左滑道(1-7)和右滑道(1-5)前后两端通过滑轮(2)连接有支架,支架上端设置有第二架体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陈琨唐澜南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