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57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出水片、挡水片和进气片,挡水片和进气片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开口和进气开口;出水片固定连接于出水开口的内壁,中心设置有出水部,出水部向上凸起,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挡水片包括分别设置于内圈的挡水环和外圈的固定环,挡水环罩设于出水部的底部,高度大于出水孔设置于出水部的位置,固定环贴合于出水开口的内壁;进气片的中心设置有固定部,固定部固定于进气开口上,进气片的上底面贴合于进气开口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饮水容器倾倒时,内部的液体洒出,还可以持续地适应饮用者的不同的饮用速度。

A bottle c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瓶盖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
,具体为一种瓶盖。
技术介绍
传统的饮水容器为在瓶体顶部设置瓶口出水,然后通过瓶盖进行封闭,打开瓶盖需要双手操作,饮用完毕时,需要尽快将瓶盖闭合,来避免饮水容器倾倒时,内部的液体从瓶口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瓶盖,可以避免饮水容器倾倒时,内部的液体洒出,还可以持续地适应饮用者的不同的饮用速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瓶盖,包括盖体、出水片、挡水片和进气片,所述挡水片和所述进气片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开口和进气开口,所述出水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所述出水片的中心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向上凸起,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挡水片包括分别设置于内圈的挡水环和外圈的固定环,所述挡水环罩设于所述出水部的底部,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出水部的位置,所述固定环贴合于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所述进气片的中心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进气开口上,所述进气片的上底面贴合于所述进气开口的内壁。优选的,所述出水片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环状的卡槽,所述出水片底部的外围卡设于所述卡槽上。优选的,所述进气开口为十字形。优选的,所述盖体的中心设置有中空的凸台,所述出水开口设置于所述凸台的顶部。优选的,还包括上盖和铰链,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出水开口上,所述铰链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盖和所述盖体连接。更优选的,所述上盖上设有掀启部,所述掀启部设置于所述铰链与所述上盖连接端的对侧。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无外加压力时,挡水环罩设于出水孔的外围,进气片贴合于进气开口,饮水容器内部的液体无法通过本技术洒出。2.当进行饮用时,进气开口可以自动回复饮水容器的内部气压,持续地适应饮用者的不同的饮用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出水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挡水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进气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为盖体;2为出水片;3为挡水片;4为进气片;5为出水开口;6为进气开口;7为出水部;8为出水孔;9为挡水环;10为固定环;11为固定部;12为凸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瓶盖,包括盖体1、出水片2、挡水片3和进气片4,挡水片3和进气片4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盖体1上设置有出水开口5和进气开口6,出水片2固定连接于出水开口5的内壁,出水片2的中心设置有出水部7,出水部7向上凸起,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8,挡水片3包括分别设置于内圈的挡水环9和外圈的固定环10,挡水环9罩设于出水部7的底部,高度大于出水孔8设置于出水部7的位置,固定环10贴合于出水开口5的内壁,进气片4的中心设置有固定部11,固定部11固定于进气开口6上,进气片4的上底面贴合于进气开口6的内壁。本技术与饮水容器的瓶身部分连接,当饮水容器倾倒而无外加压力时,出水孔8外侧的挡水环9可以阻止内部的液体洒出,进气片4贴合于进气开口6,液体也无法通过进气开口6洒出。出水片2由硬质材料制成,出水开口5的内壁设置有环状的卡槽,出水片2底部的外围卡设于卡槽上。进气开口6为十字形,可以很好地将固定部11固定,同时可以使外部的空气流畅地进入饮水容器内,及时地回复内部气压,使液体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可以持续地流出出水开口5。盖体1的中心设置有中空的凸台12,出水开口5设置于凸台12的顶部。凸台12的设计方便饮用者通过吸吮进行饮用。本技术还包括上盖和铰链,上盖盖合于出水开口5上,铰链的两端分别与上盖和盖体1连接。上盖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出水开口5,在饮用时随流出的液体进入人体,影响饮用者的健康。上盖上设有掀启部,掀启部设置于铰链与上盖连接端的对侧。掀启部方便施力,来开启上盖。掀启部也可用一键按压式的弹性结构替代。盖体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本技术与瓶身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的过程原理为:饮用者进行饮用时,通过吸吮出水开口5或挤压瓶身部分,使饮水容器内部的液体的压力增大,对出水孔8外侧的挡水环9施力,将其撑开变形,从而液体从出水孔8流出,同时内部的气压随着液体的流出减小到小于外部的气压,外部的空气向下顶开进气片4,进入饮水容器的内部,回复内部气压,使饮用者可以持续地进行饮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出水片、挡水片和进气片,所述挡水片和所述进气片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开口和进气开口;所述出水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中心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向上凸起,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挡水片包括分别设置于内圈的挡水环和外圈的固定环,所述挡水环罩设于所述出水部的底部,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出水部的位置,所述固定环贴合于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所述进气片的中心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进气开口上,所述进气片的上底面贴合于所述进气开口的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出水片、挡水片和进气片,所述挡水片和所述进气片由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出水开口和进气开口;所述出水片固定连接于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中心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出水部向上凸起,侧壁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出水孔;所述挡水片包括分别设置于内圈的挡水环和外圈的固定环,所述挡水环罩设于所述出水部的底部,高度大于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出水部的位置,所述固定环贴合于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所述进气片的中心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进气开口上,所述进气片的上底面贴合于所述进气开口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片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出水开口的内壁设置有环状的卡槽,所述出水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云松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