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维护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295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叉状构造,包括支持本体、断丝取出器、多棱锥与至少一个施力扳手,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异端分布于所述支持本体上,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形成所述叉状构造的不同分支末端。该多功能维护工具的不同组件具有理想的操作空间且互不干扰,以断丝取出器实现断裂螺栓的快速取出,以多棱锥实现断裂管道的快速取出,并相应配置施力扳手以提供扭转操作或敲击定位的操作位置,降低施力操作难度,功能丰富、种类齐全、易于携带,杜绝了工具遗漏风险,使维护人员可及时应对处理临时发现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维护时效性与便利性。

Multi function maintenanc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维护工具
本技术涉及维护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维护工具。
技术介绍
冶金机械设备在日常运行中,经常会发生小口径管道断裂、螺栓头断裂等现象,对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在日常维护时及时处理。为了能够及时处理上述安全隐患,维护人员需要携带多种不同工具,携带与使用均十分不便,且容易发生工具遗漏。若维护人员携带的工具不全,又难以快速处理临时发现的安全隐患。上述问题,给设备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功能丰富、种类齐全、易于携带的优点,杜绝了遗漏风险,提高了维护人员的维护时效性及对临时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叉状构造,包括支持本体、断丝取出器、多棱锥与至少一个施力扳手,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异端分布于所述支持本体上,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形成所述叉状构造的不同分支末端。进一步地,所述叉状构造为平面叉状构造;所述支持本体为平面叉状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均匀分布于同一分布圆周上。进一步地,所述叉状构造为树状叉或中心放射叉。进一步地,所述断丝取出器与一施力扳手同轴异端设置,所述多棱锥与另一施力扳手同轴异端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中的至少一者铰接于所述支持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多棱锥为圆弧状多棱锥,所述圆弧状多棱锥的各侧面均为圆弧面。进一步地,所述施力扳手为螺栓套筒扳手;当所述螺栓套筒扳手为复数个时,复数个螺栓套筒扳手适配于不同外径的螺栓。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于支持本体上集成设置异端分布的断丝取出器、多棱锥与至少一个施力扳手,使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叉状构造,形成于不同分支末端的不同组件具有理想的操作空间且互不干扰,以断丝取出器实现断裂螺栓(断丝)的快速取出,以多棱锥实现断裂管道的快速取出,并相应配置施力扳手以提供扭转操作或敲击定位的操作位置,降低施力操作难度,功能丰富、种类齐全、易于携带,杜绝了工具遗漏风险,使维护人员可及时应对处理临时发现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维护时效性与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维护工具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维护工具的多棱锥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维护工具的断丝取出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维护工具的折叠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支持本体,2-断丝取出器,3-多棱锥,31-圆弧面,4-第一施力扳手,5-第二施力扳手,6-铰链,A-断裂管道,B-断丝。具体实施方式请结合参阅图1-3,本实施例公开了多功能维护工具的一种具体构造,包括支持本体1、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至少一个施力扳手(如第一施力扳手4、第二施力扳手5),实现了多个维护功能的集成一体化,提高维护时效性及突发问题处理能力。其中,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异端分布于支持本体1上,形成不同的操作端,使不同的操作之间互不干扰,保证操作空间。示范性地,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分别焊接于支持本体1上。其中,断丝取出器2用于实现断丝B的快速取出,可采用丝锥等实现方式,并可进一步由锥面分布外螺纹的圆锥构造方式实现;多棱锥3用于实现断裂管道A的快速取出,其极简形式为三棱锥;施力扳手用于供维护人员进行扭转操作或承受敲击,以输入所需的扭矩或敲击紧固力,并增大操作空间及降低维护人员的操作力。其中,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叉状构造,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形成叉状构造的不同分支末端,使不同工具具有理想的操作空间且互不干扰。支持本体1充当叉状构造的支撑主干,可以为各类支撑实体(例如块状、板状、球体、支架等)。可以理解,当施力扳手为复数个时,不同的施力扳手形成叉状构造的不同分支末端。其中,叉状构造的形状丰富,可为为树状叉或中心放射叉。于树状叉结构中,支持本体1形成树干,而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形成不同的树梢;于中心放射叉结构中,支持本体1为中心发射支架,而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分布于中心放射支架的不同末端。其中,叉状构造的空间结构可以为空间叉状构造,亦可为平面叉状构造。示范性地,在本实施例中,叉状构造为平面叉状构造,压缩所占用的空间而提高便携性与收纳便利性。示范性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持本体1为平面叉状支架,适配平面叉状构造的空间特性。进一步地,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均匀分布于同一分布圆周上。换言之,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于360°圆周范围内保持等距分布,于分布平面中结构更为均衡。示范性地,断丝取出器2与第一施力扳手4同轴异端设置,多棱锥3与第二施力扳手5同轴异端设置。其作用至少在于,增大维护人员的操控空间,降低操作难度。例如,维护人员可通过敲击第一施力扳手4,使断丝取出器2深入至断丝B的内部而可靠固定断丝B,提高取出效果。又如,维护人员可通过敲击第二施力扳手5,使多棱锥3压入断裂管道A而可靠固定断裂管道A,提高取出效果。再如,第一施力扳手4可用于输入扭矩,以作用于多棱锥3,增大力臂而降低所需的输入力;第二施力扳手5可用于输入扭矩,以作用于断丝取出器2,增大力臂而降低所需的输入力。进一步地,断丝取出器2所处的分布轴与多棱锥3所处的分布轴之间形成交叉分布,并可进一步形成十字交叉分布。于十字交叉分布下,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第一施力扳手4与第二施力扳手5分居十字的四端,进一步降低所需的输入力,释放劳动负担。示范性地,支持本体1为十字架。请参阅图4,示范性地,断丝取出器2、多棱锥3与施力扳手中的至少一者铰接于支持本体1上,实现快速展开与折叠,进一步提高便携性与收纳便利性。例如,断丝取出器2与第二施力扳手5分别通过铰链6铰接于支持本体1上,可旋转地折叠于支持本体1上,实现快速收纳。示范性地,多棱锥3为圆弧状多棱锥3,圆弧状多棱锥3的各侧面均为圆弧面31,使多棱锥3与断裂管道A的内壁可靠接触,增大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使断裂管道A得以快速取出。示范性地,施力扳手为螺栓套筒扳手,实现对螺栓的快速拆装,增加维护功能。当螺栓套筒扳手为复数个时,复数个螺栓套筒扳手适配于不同外径的螺栓,增加对不同螺栓的适应性。例如,第一施力扳手4适配于M12的螺栓,第二施力扳手5适配于M20的螺栓。补充说明,取出断丝B时,一般先以电钻于断裂螺栓杆上钻孔,随即以断丝取出器2深入该孔中,敲击第一施力扳手4,扭转多棱锥3与第二施力扳手5,即可取出断裂的螺栓杆。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维护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本体、断丝取出器、多棱锥与至少一个施力扳手,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异端分布于所述支持本体上,所述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叉状构造,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形成所述叉状构造的不同分支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维护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持本体、断丝取出器、多棱锥与至少一个施力扳手,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异端分布于所述支持本体上,所述多功能维护工具具有叉状构造,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形成所述叉状构造的不同分支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维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叉状构造为平面叉状构造;所述支持本体为平面叉状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维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断丝取出器、所述多棱锥与所述施力扳手均匀分布于同一分布圆周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维护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叉状构造为树状叉或中心放射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宏光程丙献李勇朱铁柱高雪松梁宏亮李长民武海亮郭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