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129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包装桶的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包括工作台、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所述工作台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同时对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动作,快捷高效,并且套圈精准度高,完成质量佳。

Automatic ferrule machine at both ends of packing barr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
本技术涉及包装桶的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
技术介绍
包装桶,包括纸质包装桶及塑料包装桶。金属线材、医药产品的最佳包装容器选用纸质包装桶,纸质包装桶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两端分别连接有盖子。药品包装用的包装桶,其两端外部套装有环状的金属圈,金属圈一开始为环状,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后,在金属圈的中部压出一圈凹槽,凹槽与金属圈同心,凹槽是用来安装锁紧装置的,锁紧装置用来连接并锁紧盖子与包装桶主体。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采用手动的方式将金属圈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工作效率极低,并且套装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包括工作台、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工作台为框架结构。工作台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两个金属圈分别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内。第一套圈座包括底板,底板竖直设置,底板上部连接有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分别设置为圆弧形板,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合并可构成一个圆环形,金属圈放置在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的内侧。第二夹紧部与底板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与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夹紧部连接第一滑座,第一滑座与第一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一夹紧部通过第一滑座沿第一滑轨滑动,从而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二者合并为一个圆环形。底板上连接有夹紧动力装置,夹紧动力装置的推杆连接第一滑座,夹紧动力装置为第一滑座的移动提供动力,夹紧动力装置为可实现直线移动的动力机构。第二套圈座的结构与第一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称设置。工作台上部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水平设置,第二滑轨的设置方向为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对称轴垂直的方向。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滑座,第二滑座与第二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二套圈座通过第二滑座沿第二滑轨直线移动,从而实现向第一套圈座靠近或远离的动作。第二滑座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套圈动力装置,套圈动力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连接第二滑座,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水平设置,套圈动力装置为可实现直线移动的动力机构,套圈动力装置为第二套圈座的移动提供动力。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托板用来放置包装桶。上述结构中,将包装桶放置在支撑机构上,包装桶水平设置,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分别分布在包装桶的两端,工作时,首先将金属圈放置在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之间,第一夹紧部移动,与第二夹紧部合并为一个完整的圆环形,从而卡紧金属圈,然后套圈动力装置带动第二套圈座逐渐向第一套圈座的方向靠近,最终使得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的夹紧部分别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从而将金属环套装在包装桶的两端,完成上述动作后,第一夹紧部与第二夹紧部分离,松开金属环,第二套圈座反向移动,从而使包装桶由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中脱离,将套圈完成的包装桶由支撑机构上取下即可。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的上部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升降动力装置的上部连接托板,托板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结构。在包装桶完成套圈动作后,为了保证包装桶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有效分离,升降动力装置提升托板,进而提升包装桶,从而防止包装桶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卡紧,保证包装桶两端与第一套圈座及第二套圈座顺利分离。圆弧形的托板接近包装桶外圆形状,保证对包装桶的稳固支撑。第一套圈座与工作台的连接方式包括两种:第一种是,第一套圈座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与中间板连接,中间板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之间的距离调整由第二套圈座移动实现。为了方便金属圈的放置,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工作台下部铰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工作台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辅助板铰接,辅助板与第二滑座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铰接。上述结构可实现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翻转动作,在工作人员向套圈座内放置金属圈时,套圈座为水平设置,放置完成后,翻转动力装置将套圈座推至竖直结构,完成后期套圈动作。所述支撑底座为滑座,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支撑底座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连接有光轴,光轴外部套装有弹簧及挡环,弹簧设置在挡环及支撑底座之间,光轴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座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上述结构设置的目的为:当第二滑座进行套圈动作时,第二滑座不断向内侧移动,移动时为了防止第二滑座与支撑底座碰撞,第二滑座移动过程中,逐渐压紧光轴上的弹簧,弹簧压紧到极限位置后,二者不再相对移动,第二滑座带动支撑底座移动,支撑底座沿着第三滑轨移动,从而保证第二滑座与支撑底座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防止二者碰撞。挡环的作用是防止弹簧卡入第二滑座上的通孔内。第二种是,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之间的距离由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同时移动进行调整。具体的,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三滑座,第三滑座与第二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三滑座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第二套圈动力装置,第二套圈动力装置固定在工作台上,第二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连接第三滑座,第二套圈动力装置的推杆水平设置。第二套圈动力装置提供直线移动的动力,可带动第三滑座沿着第二滑轨移动,从而实现第一套圈座的移动。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第二辅助板铰接,第二辅助板与第三滑座固定连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三滑座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的下部与辅助板铰接,辅助板与第二滑座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铰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架,两组支撑架的结构相同,对称设置,所述支撑底座为滑座,支撑底座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支撑底座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连接有光轴,光轴外部套装有弹簧及挡环,弹簧设置在挡环及支撑底座之间,两组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架及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靠近第二套圈座,第二支撑架靠近第一套圈座,第一支撑架的光轴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座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第二支撑架的光轴另一端穿过第三滑座上的通孔并可沿通孔移动。所述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的圆弧形板内壁设有凸台,凸台靠近圆弧形板的进口处。优选的,凸台为锥形结构,即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构成的圆环形为锥形口结构。第一夹紧部及第二夹紧部为进入口直径较小的结构,金属环放置在直径较大处,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8)、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所述工作台(8)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第一套圈座包括底板(1),底板(1)竖直设置,底板(1)上部连接有第一夹紧部(5)及第二夹紧部(6),第一夹紧部(5)及第二夹紧部(6)分别设置为圆弧形板,第一夹紧部(5)及第二夹紧部(6)合并可构成一个圆环形,第二夹紧部(6)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5)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4),第一夹紧部(5)连接第一滑座(3),第一滑座(3)与第一滑轨(4)连接并配合滑动,底板(1)上连接有夹紧动力装置(2),夹紧动力装置(2)的推杆连接第一滑座(3),工作台(8)上部设有第二滑轨(12),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滑座(11),第二滑座(11)与第二滑轨(12)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二滑座(11)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套圈动力装置(13),套圈动力装置(13)固定在工作台(8)上,套圈动力装置(13)的推杆连接第二滑座(11),套圈动力装置(13)的推杆水平设置,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8)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8)、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支撑机构及套圈动作机构,所述工作台(8)上部分别连接有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第一套圈座与第二套圈座的结构相同,二者相对设置,第一套圈座包括底板(1),底板(1)竖直设置,底板(1)上部连接有第一夹紧部(5)及第二夹紧部(6),第一夹紧部(5)及第二夹紧部(6)分别设置为圆弧形板,第一夹紧部(5)及第二夹紧部(6)合并可构成一个圆环形,第二夹紧部(6)与底板(1)固定连接,第一夹紧部(5)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滑轨(4),第一夹紧部(5)连接第一滑座(3),第一滑座(3)与第一滑轨(4)连接并配合滑动,底板(1)上连接有夹紧动力装置(2),夹紧动力装置(2)的推杆连接第一滑座(3),工作台(8)上部设有第二滑轨(12),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滑座(11),第二滑座(11)与第二滑轨(12)连接并配合滑动,第二滑座(11)连接套圈动作机构,套圈动作机构包括套圈动力装置(13),套圈动力装置(13)固定在工作台(8)上,套圈动力装置(13)的推杆连接第二滑座(11),套圈动力装置(13)的推杆水平设置,支撑机构设置在工作台(8)上部,支撑机构设置在第一套圈座、第二套圈座之间,支撑机构包括一组或多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托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底座(10),支撑底座(10)的上部连接有升降动力装置(21),升降动力装置(21)的上部连接托板(9),托板(9)为开口朝上的圆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圈座与工作台(8)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圈座连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7),第二套圈座连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4),第一翻转动力装置(7)的推杆与第一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一翻转动力装置(7)的下部与工作台(8)下部铰接,第一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工作台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4)的推杆与第二套圈座的底板底部铰接,第二翻转动力装置(14)的下部与辅助板(15)铰接,辅助板(15)与第二滑座(11)固定连接,第二套圈座的底板一端与第二滑座(11)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桶两端自动套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0)为滑座,支撑底座(10)的底部开设有两个滑槽,工作台连接有两个第三滑轨(16),支撑底座通过滑槽与第三滑轨(16)连接并配合滑动,支撑底座(10)连接有光轴(19),光轴(19)外部套装有弹簧(17)及挡环(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琦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