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998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通过较低成本且简单的结构,抑制在封闭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积,用以改善堤坝、湖沼、蓄水槽、净化槽、污水处理厂等(封闭水域等)的水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抑制浮渣(FS)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1),具备:设置于水中的水流产生部(10)、将水流产生部(10)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的深度调整部、以及向水流产生部(10)供给流体的流体供给部,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水流产生部(10)的浮子部(40),流体供给部构成为使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的流体供给软管部(50),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60),该动作辅助部(60)在利用形成深度调整部的浮子部(40)使水流产生部(10)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水流产生部(10)和流体供给软管部(50)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

Scum accumulation inhibi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浮渣堆积抑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改善堤坝、湖沼、蓄水槽、净化槽、污水处理厂等(封闭水域等)的水质的装置,具体而言,涉及抑制在封闭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堤坝、湖沼、蓄水槽、净化槽、污水处理厂等(封闭水域等)中,存在要求改善该封闭水域等的水质的情况。为了进行该水质改善,以往,在封闭水域等设置有各种装置。作为该各种装置之一的装置(现有技术),例如,公知有水流产生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该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水流产生装置构成为使外筒内的流体加速产生水流,使用该水流,进行封闭水域等的水团交换,从而实现水质的改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340400号公报上述现有技术(专利文献1)所涉及的水流产生装置构成为进行封闭水域等的水团交换,无论在哪个实施方式中,均固定于水中的一定场所来使用。在封闭水域等中,由于天气、种种环境条件而会产生水位的变动。换句话说,水流产生装置与封闭水域等的相对关系(例如,与水面的相对距离等)时常会产生变动。若产生这样的变动,则在被固定的现有技术所涉及的水流产生装置中,无法有效地抑制在封闭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通过较低成本且简单的结构,抑制在封闭水域等的水面及其附近漂浮的浮渣的堆积,用以改善堤坝、湖沼、蓄水槽、净化槽、污水处理厂等(封闭水域等)的水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是抑制浮渣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深度调整部,其将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流体供给部,其向上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上述深度调整部使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上述水流产生部和上述流体供给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构成为使用上述水流产生部、上述深度调整部、上述流体供给部、以及上述动作辅助部等。根据这样构成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在深度方向的位置由上述深度调整部调整,因此能够根据因水位所引起的浮渣的产生位置、产生量等的产生状况,使上述水流产生部向适当的部位移动。另外,根据这样构成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由于设置有上述动作辅助部,因此能够顺畅且有效地进行基于上述深度调整部的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深度调整。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是抑制浮渣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深度调整部,其将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流体供给部,其向上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上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使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的流体供给管部,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调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上述水流产生部和上述流体供给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构成为使用上述水流产生部、上述深度调整部、上述流体供给部、以及上述动作辅助部等,上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根据这样构成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在上述水流产生部固定有上述浮子部,因此即使在产生了水位变动的情况下,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也利用上述浮子部维持在规定的深度。换句话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调整部的上述浮子部来调整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在深度方向的位置,因此能够根据因水位所引起的浮渣的产生位置、产生量等的产生状况,使上述水流产生部向适当的部位移动。另外,根据这样构成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与第一方式同样,由于设置有上述动作辅助部,因此能够顺畅且有效地进行基于上述深度调整部的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深度调整。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是抑制浮渣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深度调整部,其将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流体供给部,其向上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上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使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的流体供给管部,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调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上述水流产生部和上述流体供给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在上述的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的任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式优选使用上述深度调整部来调整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深度的结构,以使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成为30mm~500mm的范围。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中,更加优选为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为50mm~100mm的范围。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认真研究的结果,发现了为了有效地破坏堆积的浮渣,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水面侧端部(水流产生部的水流喷出口上部)与水面的间隔(水面间距)非常重要。具体而言,发现了优选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水面间距)为30mm~500mm的范围,另外,更加优选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水面间距)为50mm~100mm的范围。在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为优选的范围(30mm~500mm)的情况下,相对于厚度1000mm左右的漂浮浮渣,通过使用设定为该优选的水面间距的上述水流产生部,从而能够将漂浮浮渣厚度抑制在100mm左右。另外,在上述水流产生部的开口部的水面侧端部与水面的间隔为更优选的范围(50mm~100mm)的情况下,相对于厚度1000mm左右的漂浮浮渣,通过使用设定为该更优选的水面间距的上述水流产生部,从而能够将漂浮浮渣的大体全部破坏和冲垮,形成可见水面的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式是抑制浮渣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深度调整部,其将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流体供给部,其向上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上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上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上述流体供给部构成为使用连接于流体供给源的流体供给管部,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形成上述深度调整部的上述浮子部使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上述水流产生部和上述流体供给管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上述动作辅助部构成为使用使上述流体供给管部插通的管支承部、被设置为能够在上述管支承部的外侧滑动的环状支承部、以及使上述浮子部与上述环状支承部连结的连结支承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方式是抑制浮渣的堆积的浮渣堆积抑制装置,上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深度调整部,其将上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抑制浮渣的堆积,其特征在于,/n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具备:/n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n深度调整部,其将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n流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n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所述深度调整部使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所述水流产生部和所述流体供给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708 JP 2017-1342451.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抑制浮渣的堆积,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具备:
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
深度调整部,其将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
流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所述深度调整部使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移动时,为了辅助所述水流产生部和所述流体供给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动作而发挥功能。


2.一种浮渣堆积抑制装置,抑制浮渣的堆积,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具备:
水流产生部,其设置于水中;
深度调整部,其将所述水流产生部的位置调整在规定的深度;以及
流体供给部,其向所述水流产生部供给流体,
所述深度调整部构成为使用固定于所述水流产生部的浮子部,
所述浮渣堆积抑制装置设置有动作辅助部,该动作辅助部在利用形成所述深度调整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健久保田治中村光寺井良治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都下水道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马林股份有限公司惠比寿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