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98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包括提供60~100℃导热油的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120~200℃导热油的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230~350℃导热油的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和冷却水供水系统;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四通阀与反应釜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导热油出油端通过第二四通阀分别与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分级升温控制方式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控温,不仅有利于降低保温过程中的能耗,还有利于降低保温阶段冷却水的使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控温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
技术介绍
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即为反应釜模温机,指的是通过模温机加热反应釜夹套内的导热油,将热能间接传递给釜内物料,从而控制反应物料温度的加热设备,其最高使用温度可达350℃。而目前的反应釜温度控制机多采用一级升温方式,将导热油从常温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加热,降温的时候需要冷却剂对反应釜进行降温,而且在保温过程中,需要加热和冷却同时进行,这就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损耗,造成生产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利用分级升温控制方式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和控温,不仅有利于降低保温过程中的能耗,还有利于降低保温阶段冷却水的使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包括提供60~100℃导热油的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120~200℃导热油的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230~350℃导热油的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和冷却水供水系统;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四通阀与反应釜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导热油出油端通过第二四通阀分别与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反应釜冷却水流通管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包括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一级油泵和热泵;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冷却水储存装置和水泵;所述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出油端与所述热泵制热部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泵制热部出油端与所述油泵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油泵出油端经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反应釜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导热油出油端经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供水装置出水端与所述热泵制冷部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泵制冷部出水端与所述冷却水储存装置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储存装置出水端与所述水泵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出水端与所述反应釜冷却水流通管路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冷却水流通管路出水端与所述供水装置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包括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二级油泵和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出油端与所述二级油泵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二级油泵出油端与所述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反应釜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导热油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包括三级导热油储存装置、三级油泵和高温导热油加热装置,所述三级导热油储存装置出油端与所述三级油泵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三级油泵出油端与所述高温导热油加热装置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高温导热油加热装置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反应釜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导热油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与所述三级导热油储存装置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回流循环用储水机构,所述反应釜冷却水流出端与所述冷却水回流循环用储水机构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流循环用储水机构出水端与所述供水装置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冷却水回流循环用储水机构包括水箱和三维网格状结构体,所述水箱侧壁上设有冷却水循环进水管和冷却水循环出水管,所述水箱内部空腔通过所述冷却水循环进水管与所述反应釜冷却水出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箱内部空腔通过所述冷却水循环出水管与所述供水装置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循环进水管出水端设置在所述冷却水循环出水管进水端的上方;所述三维网格状结构体设置在所述水箱内部空腔内且邻近所述冷却水循环进水管出水端;所述水箱顶部设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上设有泄压阀。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冷却水循环进水管出水端与锥形管缩口端流体导通连接且所述冷却水循环进水管出水端与所述锥形管同轴装配,所述锥形管扩口端邻近所述三维网格状结构体。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锥形管内壁与所述锥形管中轴之间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45°。上述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与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技术利用不同温度的导热油对反应釜内的物料进行分级升温,有利于在控温的时候利用不同温度段的导热油对反应釜进行控温,进而减少控温过程中冷却剂(冷却水)的使用量,也减少了将导热油反复升温和降温的麻烦,而利用冷水(温度低于常温的水)作为冷却剂可以使反应釜快速降温,便于反应结束后操作人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卸料和清洗反应釜的操作,节省单个反应操作流程时间。2.本技术利用热泵将导热油加热至60~100℃,同时将常温水制成低于常温的冷水备用,不仅有利于节省单独将导热油加热和将常温水制成冷水的电能,还有利于节省反应釜冷却过程中冷却水的消耗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的冷却水回流循环用储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三级导热油储存装置;2-三级油泵;3-高温导热油加热装置;4-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5-二级油泵;6-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7-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8-一级油泵;9-热泵;10-第一四通阀;11-第二四通阀;12-温度传感器;13-流速仪;14-反应釜;15-供水装置;16-冷却水储存装置;17-水泵;18-冷却水回流循环用储水机构,18-1-水箱,18-2-冷却水循环进水管,18-3-锥形管,18-4-冷却水循环出水管,18-5-三维网格状结构,18-6-泄压管,18-7-泄压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包括:提供60~100℃导热油的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120~200℃导热油的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230~350℃导热油的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和冷却水供水系统;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四通阀10与反应釜14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出油端通过第二四通阀11分别与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反应釜14冷却水流通管路流体导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包括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7、一级油泵8和热泵9;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60~100℃导热油的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120~200℃导热油的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230~350℃导热油的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和冷却水供水系统;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四通阀(10)与反应釜(14)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出油端通过第二四通阀(11)分别与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反应釜(14)冷却水流通管路流体导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60~100℃导热油的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120~200℃导热油的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提供230~350℃导热油的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和冷却水供水系统;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出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分别通过第一四通阀(10)与反应釜(14)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出油端通过第二四通阀(11)分别与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和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出水端和进水端分别与所述反应釜(14)冷却水流通管路流体导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包括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7)、一级油泵(8)和热泵(9);所述冷却水供水系统包括供水装置(15)、冷却水储存装置(16)和水泵(17);所述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7)出油端与所述热泵(9)制热部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泵(9)制热部出油端与所述油泵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油泵出油端经所述第一四通阀(10)与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出油端经所述第二四通阀(11)与所述一级导热油储存装置(7)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供水装置(15)出水端与所述热泵(9)制冷部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热泵(9)制冷部出水端与所述冷却水储存装置(16)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储存装置(16)出水端与所述水泵(17)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水泵(17)出水端与所述反应釜(14)冷却水流通管路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14)冷却水流通管路出水端与所述供水装置(15)进水端流体导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导热油供油系统包括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4)、二级油泵(5)和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6),所述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4)出油端与所述二级油泵(5)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二级油泵(5)出油端与所述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6)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中温导热油加热装置(6)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一四通阀(10)与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所述反应釜(14)导热油出油端通过所述第二四通阀(11)与所述二级导热油储存装置(4)进油端流体导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用温度控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导热油供油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柱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久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