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莹莹专利>正文

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781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床框架,在床框架中部的通口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绞龙辊轴及分别位于绞龙辊轴两端的送风箱和驱动箱,绞龙辊轴上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式缠绕有受压板,驱动箱内设有驱动绞龙辊轴转动的机构;受压板的厚度外侧面上等间距设有弹性囊,弹性囊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位于弹性囊外表侧的端口为缝隙式条形口,出气口的口径由其位于弹性囊内侧的端口向外侧端口渐小,送风箱内设有给弹性囊输送暖和空气的机构;送风箱和驱动箱的底部连接翻身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患者躯体受力部位进行更替变换同时产生按摩功效,还具有除湿干燥和翻身功能,实现多方面防治褥疮。

A bedsor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ursing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因患病而卧床不起的人,由于长期卧床极易患上褥疮,给病人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褥疮严重时,不易治好甚至危及生命。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护理卧床病人是一项劳动强度和责任较大的工作,在护理过程中,也极易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能够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帮助病人翻身、坐起、方便排便的护理床。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0544695C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防褥疮护理床,其包括床架、升降床板、托臀机构和翻身机构,床架上安装有两个升降床板,两个升降床板上的床板是间隔分布的,托臀机构安装在一个升降床板的下面,翻身机构安装在床架两侧。其通过升降床板的交替上下微动,可以使病人背面得到运动,预防褥疮产生;通过将病人臀部托起而排便,不用抽板,减轻了对臀部的摩擦,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拉动柔性布翻身,动作轻缓,不易对病人造成伤害。但其存在如下缺点:其仅通过对患者躯体受力部位的交替变换和翻身功能发挥防治褥疮的功效,其防治功效不足,且采用的驱动部件较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包括床框架(10)及设于床框架(10)头尾两端下方的支腿板(20),所述床框架(10)上方置有床垫(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架(10)为矩形环体,床框架(10)中部形成一个足以容纳一个成人的通口,所述通口内两端分别设有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所述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沿床框架(10)长度方向延伸的绞龙辊轴(1),所述绞龙辊轴(1)上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式缠绕有固定在绞龙辊轴(1)表面上的受压板(2),所述受压板(2)顶部不低于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的顶面,所述受压板(2)的厚度外侧面上等间距设有安装槽(3),每个安装槽(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包括床框架(10)及设于床框架(10)头尾两端下方的支腿板(20),所述床框架(10)上方置有床垫(3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框架(10)为矩形环体,床框架(10)中部形成一个足以容纳一个成人的通口,所述通口内两端分别设有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所述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之间转动连接有至少两根沿床框架(10)长度方向延伸的绞龙辊轴(1),所述绞龙辊轴(1)上沿其长度方向螺旋式缠绕有固定在绞龙辊轴(1)表面上的受压板(2),所述受压板(2)顶部不低于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的顶面,所述受压板(2)的厚度外侧面上等间距设有安装槽(3),每个安装槽(3)内均设有一个弹性囊(4),所述弹性囊(4)呈椭圆形,且其中部位于安装槽(3)内,所述安装槽(3)槽口口径小于弹性囊(4)中部的直径,所述弹性囊(4)顶部高于安装槽(3)的端口,所述弹性囊(4)的上部和底部分别对应设有至少三个出气口(5)和一个进气口(6),所述绞龙辊轴(1)内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气腔(7),所述受压板(2)内位于安装槽(3)底部设有连通进气口(6)和通气腔(7)的通气分腔(8),所述出气口(5)位于弹性囊(4)外表侧的端口为缝隙式条形口,出气口(5)的口径由其位于弹性囊(4)内侧的端口向外侧端口渐小;
所述驱动箱(50)内设有连接有驱动电机(51)且平行于绞龙辊轴(1)的驱动轴(52),所述绞龙辊轴(1)穿入驱动箱(50)内部并通过轴承连接到驱动箱(50)内壁上,所述驱动箱(50)内的绞龙辊轴(1)和驱动轴(52)之间通过传动机构(53)连接;所述送风箱(40)内设有热风产箱(41),所述热风产箱(41)一侧敞口,且所述送风箱(40)上正对该敞口侧的箱壁上开设有通风口,所述热风产箱(41)的敞口内设有抽吸风扇(42),所述抽吸风扇(42)背向敞口侧的一侧依次设有除湿部件(43)和电控加热器件(44),所述热风产箱(41)相对电控加热器件(44)的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45),所述电控加热器件(44)背向抽吸风扇(42)一侧的热风产箱(41)的侧壁上连接有连通热风产箱(41)内腔和热风产箱(41)外侧的送气管(46),所述送气管(46)与绞龙辊轴(1)一一对应,所述送气管(46)另一端连通相应的通气腔(7);所述送风箱(40)和驱动箱(50)的底部连接支撑组件和翻身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机构包括分别铰接于驱动箱(50)和送风箱(40)底部的两块“V”形板(11)及铰接于“V”形板(11)下端的多级液压缸(12),所述驱动箱(50)和送风箱(40)的尺寸规格一致,所述“V”形板(11)的上部两端对称地铰接在驱动箱(50)或送风箱(40)的底面中部,所述“V”形板(1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驱动箱(50)和送风箱(40)的长度方向,所述支腿板(20)上活动连接有用来插入“V”形板(11)上部两端铰接处的限位杆(13),所述限位杆(13)有四根,分别用来对驱动箱(50)和送风箱(40)底部的铰接处进行限位;所述“V”形板(11)的中部与驱动箱(50)或送风箱(40)的中部对齐,所述“V”形板(11)下部开设有与“V”形板(11)相似的“V”形孔(14);所述多级液压缸(12)的自由端竖直朝上设置并固定有插入“V”形孔(14)的凸杆(15);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于“V”形板(11)下部的支柱(16),所述支柱(16)上端刚好卡合于平放状态下“V”形板(11)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板(11)上部两端的铰接处设有水平设置的短通管(17),所述短通管(17)的内径不小于限位杆(13)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褥疮防治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3)水平位于“V”形板(11)上部相应铰接处的一旁,所述“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莹莹陶雪斌龙燕舞周晓芝崔晓宁孙凌云
申请(专利权)人:刘莹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