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69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包括上盖体和底壳,上盖体中间表面设置有玻璃面板,上盖体和底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PCB功能主板、继电器、感应线圈和电源插座,PCB功能主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微处理器连接的DC稳压器和驱动振荡电路,感应线圈设置在玻璃面板的下方,驱动振荡电路通过继电器与感应线圈连接,电源插座与稳压器和感应线圈分别连接;在玻璃面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该技术方案可以预先设置或者远程设置恒温加热温度,通过远程移动终端也可以对感应线圈进行远程控制,可以设置为一次加热或者反复加热恒温模式,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An intelligent wireless induction thermostatic sea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
本技术涉及饮水器皿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
技术介绍
电磁感应加热,即电磁加热(外文:Electromagneticheating缩写:EH)技术,是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具体的,其工作过程如下: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装置使直流电变为超过音频的高频交流电,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感应加热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作用于金属器皿,在金属器皿内因电磁感应就有强大的涡流产生。涡流克服金属器皿的内阻流动时完成电能向热能的转换,所产生的焦耳热就是金属器皿的热源。现有的饮水器皿,如真空杯、保温杯等,一般不能够在现有的电磁炉上直接进行加热,现有的电磁炉通常用于蒸煮等食品加热方式,一般具有较大的体积,而且为了具有较快的加热速度,一般功率很大,加热温度可以达到2200度,能够提供多种加热模式,结构复杂;饮水器皿用于日常饮品的暂时存贮,如饮用水、牛奶、果汁等等,特别在冬季天气较冷时,人们希望饮品能够保持一个合适的温度,饮用时能够感觉舒适;一般是通过保温杯来实现,但是保温杯通过隔绝散热来实现保温效果,可调控性差,用户体验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旨在解决饮水器皿存贮的饮品不能够可控地保持一定的温度区间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包括上盖体和底壳,所述上盖体中间表面设置有玻璃面板,所述上盖体和底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PCB功能主板、继电器、感应线圈和电源插座,所述PCB功能主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DC稳压器和驱动振荡电路,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振荡电路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电源插座与所述稳压器和所述感应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的两侧分别通过一阻燃泡棉支撑安装在所述玻璃面板下方,所述感应线圈靠近所述玻璃面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底壳中间凸起部安装在所述感应线圈内,对应所述玻璃面板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阻燃泡棉和所述感应线圈之间设置有阻燃片。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插座集成设置有变压器,对应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一与供电电压连接的电源插头。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一侧设置有LED指示灯,所述LED指示灯与所述PCB功能主板电性连接。可选的,所述上盖体或者底壳设置有若干按键,用于电源开关、温度设置、控制线圈工作,所述按键与所述PCB功能主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PCB功能主板上集成设置有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无线通信器件,所无线通信器件是蓝牙通信模块、无线RF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任意一种。优选为蓝牙4.0通信模块,实现与移动终端的数据通信,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与云端服务器连接,也可以直接与云端服务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壳下部还设置有用于防滑的底壳硅胶垫,所述底壳硅胶垫环绕所述底壳下部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可以预先设置恒温加热温度,如45度、50度、55度等等,接通电源后,霍尔传感器感应到饮水器皿放置到玻璃面板上之后,PCB功能主板自动判断并开启感应线圈,对饮水器皿进行感应加热,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到达恒温加热温度后PCB功能主板切断感应线圈电路,从而停止加热;恒温加热温度的设置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远程设置,通过远程移动终端也可以开启感应加热,对感应线圈进行远程控制,可以设置为一次加热或者反复加热恒温模式,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系统框图;图4为本技术的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原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的电磁感应驱动电路原理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使用状态图;图中,10-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11-上盖体,12-底壳,13-玻璃面板,14-电源插头,15-电源插座,16-PCB功能主板,17-继电器,18-阻燃泡棉,19-隔磁片,110-感应线圈,111-温度传感器,112-霍尔传感器,113-LED指示灯,114-底壳硅胶垫;20-饮水器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10,包括上盖体11和底壳12,所述上盖体11中间表面设置有玻璃面板13,所述上盖体11和底壳1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PCB功能主板16、继电器17、感应线圈110和电源插座15,所述PCB功能主板16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DC稳压器和驱动振荡电路,所述感应线圈110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13的下方,所述驱动振荡电路通过所述继电器17与所述感应线圈110连接,所述电源插座15与所述稳压器和所述感应线圈110分别连接;在所述玻璃面板13的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1和霍尔传感器112,所述温度传感器111和所述霍尔传感器112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霍尔传感器112作为接近开关,也可以采用其他位置感应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红外接近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等来获取饮水器皿是否放置到玻璃面板13;温度传感器111可以是NTC热敏电阻、红外感应传感器等等。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XTW1002器件的微处理器驱动电路原理结构图;不限于此。其中,所述感应线圈110的两侧分别通过一阻燃泡棉18支撑安装在所述玻璃面板13下方,所述感应线圈110靠近所述玻璃面板13设置。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111和所述霍尔传感器112通过底壳12中间凸起部安装在所述感应线圈110内,对应所述玻璃面板13设置。其中,所述阻燃泡棉18和所述感应线圈110之间设置有阻燃片19。具体的,所述电源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和底壳,所述上盖体中间表面设置有玻璃面板,所述上盖体和底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PCB功能主板、继电器、感应线圈和电源插座,所述PCB功能主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DC稳压器和驱动振荡电路,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振荡电路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电源插座与所述稳压器和所述感应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体和底壳,所述上盖体中间表面设置有玻璃面板,所述上盖体和底壳形成的容置空间内设置有PCB功能主板、继电器、感应线圈和电源插座,所述PCB功能主板上集成设置有微处理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的DC稳压器和驱动振荡电路,所述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下方,所述驱动振荡电路通过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感应线圈连接,所述电源插座与所述稳压器和所述感应线圈分别连接;在所述玻璃面板的下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的两侧分别通过一阻燃泡棉支撑安装在所述玻璃面板下方,所述感应线圈靠近所述玻璃面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无线感应恒温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霍尔传感器通过底壳中间凸起部安装在所述感应线圈内,对应所述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瑾
申请(专利权)人:汉华数字饮水器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