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帆专利>正文

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61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涉及日常生活用具技术领域,解决了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雨伞无法收集残留雨水而引起保洁麻烦,并且不利于安全行走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凹型结构的雨水收集装置以及伞本体,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置于伞本体的伞帽处,并且雨水收集装置的开口与伞本体的开口方向相同,使伞本体上的雨水能够流入雨水收集装置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伞本体的伞帽处设置凹型结构的雨水收集装置,能够使伞本体上的雨水流入雨水收集装置内,从而避免了雨伞使用后雨水滴落至地面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保持地面的清洁卫生,并且防止了由于地面湿滑而造成的行人行走的安全问题。

A rain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
本技术涉及日常生活用具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
技术介绍
雨伞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雨天出行工具。在乘坐公交车、进入办公楼、住宅楼、乘坐电梯等场合时,当人们使用完雨伞后,由于雨伞上会有残留的雨水,因此这些雨水会随着使用者行走的路径滴落,加之使用者鞋底本来就带有泥土,给地面的保洁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另外,雨水浸过的地面常常湿滑,给行人的安全行走也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提供一种在雨水使用后能够收集雨伞上残留的雨水,以便于使用者能够将残留的雨水排放至规定地点的雨伞,是本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以解决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雨伞无法收集残留雨水而引起保洁麻烦,并且不利于安全行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包括凹型结构的雨水收集装置以及伞本体,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置于伞本体的伞帽处,并且雨水收集装置的开口与伞本体的开口方向相同,使伞本体上的雨水能够流入雨水收集装置内。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雨水收集式雨伞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进一步,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凹形槽与连接杆,所述凹形槽通过连接杆连接于伞本体的伞帽处。进一步,所述凹形槽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槽单体,每个所述槽单体与连接杆相连接并围合形成凹形槽。进一步,所述槽单体的材质为橡胶、硅胶或者塑料。进一步,所述槽单体之间设置有弹性连筋。进一步,所述连接杆包括外管与内杆,外管与内杆相互套接,使内杆能够在外管内滑动。进一步,所述外管与内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在外管上设置有能够将槽单体的侧壁推动至水平位置的推杆。进一步,所述推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滑轮。进一步,所述外管与内杆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进一步,所述伞本体为直伞或者折叠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雨水收集式雨伞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伞本体的伞帽处设置凹型结构的雨水收集装置,能够使伞本体上的雨水流入雨水收集装置内,从而避免了雨伞使用后雨水滴落至地面的技术问题,有利于保持地面的清洁卫生,并且防止了由于地面湿滑而造成的行人行走的安全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雨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凹形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伞帽;2—外管;3—内杆;4—弹簧;5—凹形槽;6—推杆;7—滑轮;8—槽单体;9—雨水收集装置;10—伞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雨水收集装置9以及伞本体10。其中,雨水收集装置9包括凹形槽5与连接杆,凹形槽5通过连接杆连接于伞本体10的伞帽1处。伞本体10可以为直伞或者折叠伞。凹形槽5的开口方向与伞本体10的开口方向相同。当使用者使用完雨伞后,伞本体10表面残留的雨水能够流入凹形槽5内,从而避免了由于雨水滴落至地面而影响地面清洁卫生的技术问题,并且防止了由于地面湿滑而造成行人行走的安全问题。待伞本体10表面残留的雨水收集完后,使用者能够将凹形槽5内的雨水排放至规定的地点。实施例2: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凹形槽5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槽单体8,每个槽单体8的截面形状为L型结构,每个槽单体8与连接杆相连接并围合形成底部封闭、顶部开口的凹形槽5。槽单体8的材质可以为橡胶、硅胶或者塑料,在槽单体8之间设置有弹性连筋。若槽单体8的材质为橡胶或者硅胶,由于橡胶或者硅胶本身具有弹性,因此槽单体8之间的弹性连筋可以为单根或者多根橡筋。若槽单体8的材质为塑料,则槽单体8之间的弹性连筋为面状结构的橡筋,并且槽单体8与连接杆相连接部位也采用橡胶连接。当需要对凹形槽5内的雨水进行排放时,若干槽单体8组成的凹形槽5能够由任一槽单体8位置开启一个缺口,从而使凹形槽5内的雨水排出,之后槽单体8能够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至凹型结构,以便于下次收集雨水使用。弹性连筋的强度以能够使若干槽单体8形成封闭的凹形槽5为准。实施例3: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杆包括外管2与内杆3,外管2与内杆3相互套接,使内杆3能够在外管2内滑动。对于伞本体10为折叠伞时,当雨伞使用完成后,可以将内杆3滑入外管2内,从而使折叠伞完全包覆于凹形槽5内,进而使伞本体10上的雨水全部流入凹形槽5内。实施例4:作为优选的,为更好地实现本技术,与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连接杆包括外管2与内杆3,在外管2与内杆3之间设置有弹簧4,在外管2上设置有推杆6。当雨伞使用完成并收集雨水后,使用者通过向下挤压能够使推杆6将槽单体8的侧壁推动至水平位置,从而使凹形槽5内的雨水排出。之后外管2与内杆3在弹簧4的弹性作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使凹形槽5恢复至封闭状态以继续盛装雨水。特别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推杆6的自由端设置有滑轮7,以便于减小推杆6与槽单体8之间的摩擦力,使推杆6推动槽单体8时更省力。另外,外管2与内杆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或者多边形,这样可以防止外管2与内杆3之间的相对转动,从而使推杆6沿固定的路径推动槽单体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结构的雨水收集装置(9)以及伞本体(10),所述雨水收集装置(9)设置于伞本体(10)的伞帽(1)处,并且雨水收集装置(9)的开口与伞本体(10)的开口方向相同,使伞本体(10)上的雨水能够流入雨水收集装置(9)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式雨伞,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型结构的雨水收集装置(9)以及伞本体(10),所述雨水收集装置(9)设置于伞本体(10)的伞帽(1)处,并且雨水收集装置(9)的开口与伞本体(10)的开口方向相同,使伞本体(10)上的雨水能够流入雨水收集装置(9)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式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9)包括凹形槽(5)与连接杆,所述凹形槽(5)通过连接杆连接于伞本体(10)的伞帽(1)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式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形槽(5)包括若干独立设置的槽单体(8),每个所述槽单体(8)与连接杆相连接并围合形成凹形槽(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收集式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单体(8)的材质为橡胶、硅胶或者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帆
申请(专利权)人:马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