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4056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的顶面镶嵌有进料漏斗,装置外壳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撑板,滚轮支撑板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转轴与第二整形转轴,第一整形转轴与第二整形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滚筒与第二整形滚筒,第一整形转轴的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与第一整形滚筒和第二整形滚筒连接的橡胶传动罩,在需要为花生组织蛋白进行更为精细的整形时,能够将由进料漏斗倒入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在整形管内进行整形,达到了保证整形之后的花生组织蛋白片形状大小一致,较为美观的效果。

A plastic device of peanut tissue prote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花生组织蛋白是采用低温花生蛋白粉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经过挤压技术加工完成的纯天然植物蛋白制品,其蛋白质含量是肉、蛋、鱼的2倍多,不含胆固醇及动物性脂肪,由于原料中添加了适量的大豆蛋白和小麦蛋白,其必需氨基酸的搭配组成更适合人体生长需要,营养价值更高,是一种天然健康的优质蛋白制品。我国公开专利:片状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公告号:CN206963907,公告日:2018.02.06)所公开一种片状组织蛋白整形装置,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成型机成型得到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产品表面不平整,外观质量差,且后续包装时体积增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包括中板,还包括扩展板,中板和扩展板通过连接架连接在一起,该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表面平整,外观良好,且后续包装过程体积不发生变化,而此装置在为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时,只能将组织蛋白的两面压平整,且不同的组织蛋白在受压后会有不同的形变,使得整形后的不同组织蛋白光滑程度与大小有一定的区别,较为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具有整形更美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整形后的花生组织蛋白不美观的缺点。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外壳的顶面镶嵌有进料漏斗,装置外壳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撑板,滚轮支撑板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转轴与第二整形转轴,第一整形转轴与第二整形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滚筒与第二整形滚筒,第一整形转轴的一端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电机支撑板的表面与滚轮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装置外壳的顶面开设有调节滑槽,调节滑槽的内壁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握把,调节杆靠近底端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套管,调节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形支撑杆,调节套管的表面开设有与整形支撑杆相配适的活动槽,整形支撑杆远离调节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整形块支撑架,整形块支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形管,整形管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支撑块,活动环支撑块的表面镶嵌有活动环,活动环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轮,活动转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传动罩,橡胶传动罩的表面开设有与整形块支撑架相配适的活动槽,橡胶传动罩的表面与第一整形滚筒和第二整形滚筒的表面活动连接,装置外壳的底面开设有出料口,装置外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装置支座。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其中整形管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整形管均匀分布在整形支撑杆的表面。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其中调节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流板,分流板的表面开设有与三个整形管相配适的通孔,分流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分流凸块,进料漏斗的表面开设有与分流板相配适的活动孔。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其中整形管的俯视形状为椭圆形,且整形管的正面形状为上宽下窄的漏斗形。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其中第一整形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内壁与第二整形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其中调节套管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稳定滑块,装置外壳的内腔底面开设有与稳定滑块相配适的滑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与第一整形滚筒和第二整形滚筒连接的橡胶传动罩,在需要为花生组织蛋白进行更为精细的整形时,能够通过第一整形滚筒的运动带动橡胶传动罩通过活动转轮在整形管上进行由整形管外部向整形管内部的移动,从而能够将由进料漏斗倒入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在整形管内进行整形,达到了保证整形之后的花生组织蛋白片形状大小一致,较为美观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调节杆与调节套管,在不需对花生组织蛋白进行更为精细的整形时,能够通过调节握把将整形管提起,并将整形管拉出至第一整形滚筒与第二整形滚筒,即可根据需要选择整形的方式,通过分流板与分流凸块,在需要整形的花生组织蛋白落下时,能够均匀的被分流进入到三个整形管中进行整形,达到了更方便的使用整形装置的效果。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俯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侧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整形管正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整形管俯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置外壳;2、进料漏斗;3、滚轮支撑板;4、第一整形转轴;5、第二整形转轴;6、第一整形滚筒;7、第二整形滚筒;8、转动电机;9、电机支撑板;10、调节滑槽;11、调节杆;12、调节握把;13、调节套管;14、整形支撑杆;15、整形块支撑架;16、整形管;17、活动环支撑块;18、活动环;19、活动转轮;20、橡胶传动罩;21、出料口;22、装置支座;23、分流板;24、分流凸块;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稳定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本技术的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顶面镶嵌有进料漏斗2,装置外壳1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撑板3,滚轮支撑板3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转轴4与第二整形转轴5,第一整形转轴4与第二整形转轴5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滚筒6与第二整形滚筒7,第一整形转轴4的一端与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转动电机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9,电机支撑板9的表面与滚轮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装置外壳1的顶面开设有调节滑槽10,调节滑槽10的内壁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面镶嵌有进料漏斗(2),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撑板(3),所述滚轮支撑板(3)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转轴(4)与第二整形转轴(5),所述第一整形转轴(4)与第二整形转轴(5)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滚筒(6)与第二整形滚筒(7),所述第一整形转轴(4)的一端与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9),所述电机支撑板(9)的表面与滚轮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面开设有调节滑槽(10),所述调节滑槽(10)的内壁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握把(12),所述调节杆(11)靠近底端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套管(13),所述调节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形支撑杆(14),所述调节套管(13)的表面开设有与整形支撑杆(14)相配适的活动槽,所述整形支撑杆(14)远离调节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整形块支撑架(15),所述整形块支撑架(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形管(16),所述整形管(16)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支撑块(17),所述活动环支撑块(17)的表面镶嵌有活动环(18),所述活动环(1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轮(19),所述活动转轮(1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传动罩(20),所述橡胶传动罩(20)的表面开设有与整形块支撑架(15)相配适的活动槽,所述橡胶传动罩(20)的表面与第一整形滚筒(6)和第二整形滚筒(7)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面开设有出料口(21),所述装置外壳(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装置支座(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片状花生组织蛋白整形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面镶嵌有进料漏斗(2),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腔顶面固定连接有滚轮支撑板(3),所述滚轮支撑板(3)的表面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转轴(4)与第二整形转轴(5),所述第一整形转轴(4)与第二整形转轴(5)的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整形滚筒(6)与第二整形滚筒(7),所述第一整形转轴(4)的一端与转动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8)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支撑板(9),所述电机支撑板(9)的表面与滚轮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1)的顶面开设有调节滑槽(10),所述调节滑槽(10)的内壁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握把(12),所述调节杆(11)靠近底端的表面套接有调节套管(13),所述调节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形支撑杆(14),所述调节套管(13)的表面开设有与整形支撑杆(14)相配适的活动槽,所述整形支撑杆(14)远离调节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整形块支撑架(15),所述整形块支撑架(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整形管(16),所述整形管(16)的顶面与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环支撑块(17),所述活动环支撑块(17)的表面镶嵌有活动环(18),所述活动环(1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转轮(19),所述活动转轮(1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橡胶传动罩(20),所述橡胶传动罩(20)的表面开设有与整形块支撑架(15)相配适的活动槽,所述橡胶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欣李云潘亚楠刘运禄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鑫源粮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