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56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机,包括炒锅本体、升降机构、减速机、电机、转杆、转接头和多个炒茶臂,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顶部,所述转杆由所述减速机水平延伸出,所述电机经由所述减速机驱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转杆的端部,多个所述炒茶臂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炒茶臂包括连接杆、弹性弧形片、第一套筒、第一调节杆、第二套筒和第二调节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杆垂直,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中部。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炒茶机炒茶时无法将锅底的茶叶搅拌起来,导致茶叶受热过度的问题。

A kind of tea fr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炒茶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炒茶机。
技术介绍
炒茶机是指加工茶叶所用的机械设备。炒茶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锅相连,序贯操作。而炒茶机即按照这个炒茶方法,再运用现代的机械手段来加工茶叶。现有的炒茶机主要通过炒茶臂的转动对炒茶锅内部的茶叶进行搅拌,炒茶臂上通常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需要至少部分与炒茶锅底贴合,以将炒茶锅底部的茶叶搅拌起来,避免茶叶黏贴在锅底造成茶叶受热过度,然而在长期使用后搅拌叶片的边缘磨损易导致搅拌叶片与锅底之间存在较大间隙,从而无法搅拌起黏贴在锅底的茶叶,影响茶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炒茶机,以解决现有炒茶机炒茶时无法将锅底的茶叶搅拌起来,导致茶叶受热过度的问题,该炒茶机能够调节弹性弧形片的弧度,从而保证其与锅底的贴合,提高炒茶质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机,包括炒锅本体、升降机构、减速机、电机、转杆、转接头和多个炒茶臂,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顶部,所述转杆由所述减速机水平延伸出,所述电机经由所述减速机驱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转杆的端部,多个所述炒茶臂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炒茶臂包括连接杆、弹性弧形片、第一套筒、第一调节杆、第二套筒和第二调节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杆垂直,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位置的第一定位螺钉;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杆和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位置的第二定位螺钉;所述炒锅本体位于所述炒茶臂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升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弧形片为金属片。进一步的,所述炒锅本体底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本炒茶机在进行炒茶时,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将炒茶臂下降至与炒锅本体接触的位置,启动所述电机以驱动所述炒茶臂转动,从而对炒锅本体中的茶叶进行搅拌炒茶,另一方面,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调节所述弹性弧形片的弯曲弧度,从而使其与炒锅本体的底面相接触,提高炒茶质量,避免茶叶粘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炒茶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机,该炒茶机能够调节弹性弧形片的弧度,从而保证其与锅底的贴合,提高炒茶质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机,包括炒锅本体15、升降机构3、减速机2、电机1、转杆14、转接头12和多个炒茶臂13,所述升降机构3连接于所述减速机2的底部,所述电机1连接于所述减速机2的顶部,所述转杆14由所述减速机2水平延伸出,所述电机1经由所述减速机2驱动所述转杆14转动,所述转接头12位于所述转杆14的端部,多个所述炒茶臂13连接于所述转接头12上,所述炒茶臂13包括连接杆11、弹性弧形片10、第一套筒6、第一调节杆4、第二套筒7和第二调节杆9,所述连接杆11与所述转杆14垂直,所述连接杆11的端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10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10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杆4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筒6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所述第一套筒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杆4和所述第一套筒6相对位置的第一定位螺钉5;所述第二调节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10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9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套筒7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所述第二套筒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杆9和所述第二套筒7相对位置的第二定位螺钉8;所述炒锅本体15位于所述炒茶臂13的底部。所述升降机构3为液压升降机构。所述弹性弧形片10为金属片。所述炒锅本体15底部设置有电加热装置16。本炒茶机在进行炒茶时,可通过所述升降装置将炒茶臂下降至与炒锅本体接触的位置,启动所述电机以驱动所述炒茶臂转动,从而对炒锅本体中的茶叶进行搅拌炒茶,另一方面,可通过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调节所述弹性弧形片的弯曲弧度,从而使其与炒锅本体的底面相接触,提高炒茶质量,避免茶叶粘底。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炒锅本体、升降机构、减速机、电机、转杆、转接头和多个炒茶臂,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顶部,所述转杆由所述减速机水平延伸出,所述电机经由所述减速机驱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转杆的端部,多个所述炒茶臂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炒茶臂包括连接杆、弹性弧形片、第一套筒、第一调节杆、第二套筒和第二调节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杆垂直,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位置的第一定位螺钉;所述第二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二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二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调节杆和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位置的第二定位螺钉;所述炒锅本体位于所述炒茶臂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炒锅本体、升降机构、减速机、电机、转杆、转接头和多个炒茶臂,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底部,所述电机连接于所述减速机的顶部,所述转杆由所述减速机水平延伸出,所述电机经由所述减速机驱动所述转杆转动,所述转接头位于所述转杆的端部,多个所述炒茶臂连接于所述转接头上,所述炒茶臂包括连接杆、弹性弧形片、第一套筒、第一调节杆、第二套筒和第二调节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转杆垂直,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中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弧形片的一端,所述第一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所述第一套筒上设置有用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朗
申请(专利权)人:罗定市飞一般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