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55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其包括平板车、气压箱、喷杆以及喷头,平板车包括面板,面板位于喷头下方的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凹槽体以及第二凹槽体,面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相对或相背运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凹槽体上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二凹槽体上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药水浪费的效果。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of landscape hazar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
本技术涉及园林危害防治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
技术介绍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78701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园林虫害消杀的喷雾器,主要包括:平板车、气压箱、喷杆。针对害虫,形成了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通过上下拉动滑动杆,气压腔对液压腔提供压强,增大液压腔内的压强,通过开关打开阀门,液体从喷头喷出,完成喷雾器的喷洒。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将药水喷洒在树叶上时,存在着一些药水从树叶之间的间隙掉落至地面上;还存在树叶上药水较多时,在重力的作用下,药水会沿树叶滑落至地面上,进而导致药水浪费的现象;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其具有减少药水浪费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包括平板车、气压箱、喷杆以及喷头,平板车包括面板,面板位于喷头下方的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凹槽体以及第二凹槽体,面板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相对或相背运动的驱动机构;第一凹槽体上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二凹槽体上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树木进行喷洒药水之前,首先,推动平板车,使得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位于树干的两侧;其次,驱动机构工作,驱动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相对运动,直至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均抵接在树干上,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均位于树叶的下方;之后在喷洒药水时,使得掉落的药水落至凹槽内进行存储;当药水喷洒完成之后,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相背运动,解除对树干的抵接,之后推动平板车,进而带动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从树干处移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通过上述的设定,达到了减少药水浪费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驱动机构包括水平开设于面板上表面的滑槽,滑槽位于喷头下方,滑槽背向气压箱的一侧完全贯穿;滑槽内相对称设置有滑块,滑块滑动装配于滑槽内,一滑块背向气压箱的一侧与第一凹槽体相连,另一滑块背向气压箱的一侧与第二凹槽体相连;滑槽内置有水平的丝杆,丝杆的一端转动装配于滑槽内壁上,丝杆的另一端伸出面板连接有手柄;丝杆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一种旋向的螺纹处与一滑块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反转动手柄,进而带动丝杆的正反转动,从而带动两滑块相对或相背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相对或相背运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体上凹槽的底壁和第二凹槽体上凹槽的底壁均设为倾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收集的液体临时归集;药水落至凹槽内之后,沿倾斜面的高端流至倾斜面的底端,最终归集在凹槽的低端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倾斜面上远离地面的一端相靠近,所述的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还包括呈圆弧状的搭接桥;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分别抵接于树干的两侧时,搭接桥的内凹侧朝向地面,搭接桥朝向地面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凹槽体底壁上,搭接桥朝向地面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凹槽体底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别抵接于树干的两侧时,第一凹槽体、第二凹槽体以及树干,三者之间形成了两个相对称的间隙,药水存在沿间隙落在地面上的可能;搭接桥的设定,使得落在间隙上方的药水,沿搭接桥的外凸侧滑落至凹槽内,以降低药水沿间隙掉落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体朝向地面的一侧、第二凹槽体朝向地面的一侧以及滑块背向地面的一侧,三者相平齐;第一凹槽体朝向滑块且靠近地面的端部铰接于滑块上;第二凹槽体朝向滑块且靠近地面的端部铰接于滑块上;第一凹槽体与面板之间、第二凹槽体与面板之间均设置有圆弧体,圆弧体的一端设于面板上,圆弧体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朝向地面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均能够转动至抵接在气压箱上;圆弧体的设定,在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水平时,对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进行承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圆弧体设为一个圆环体的四分之一,圆弧体的轴线与第一凹槽体铰接处的转动轴线重合;圆弧体背向地面的水平侧开设有圆弧通槽,圆弧通槽设为一个圆环槽的四分之一,圆弧通槽与圆弧体轴线重合;圆弧通槽内滑动置有内弧体,内弧体的一侧设于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朝向地面的一侧,内弧体远离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的一侧伸入面板内,面板上开设有供内弧体自由伸入或伸出的腔室;内弧体置于腔室内的部分开设有轴线水平的通孔,圆弧体靠近第一凹槽体或第二凹槽体的一侧开设有轴线水平的穿孔;第一凹槽体竖直时,通孔和穿孔相连通,并通过插接杆相连;圆弧体朝向面板的一侧水平滑动装配于面板上,供内弧体伸入的腔室水平延伸为腔槽,圆弧体滑动的方向平行于滑块沿滑槽滑动的方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凹槽体由水平转化为竖直时,背向地面转动第一凹槽体,直至第一凹槽体竖直,此过程中,内弧体上端从圆弧通槽上端开口处滑出,内弧体下端从腔室内伸出并滑入圆弧通槽内,直至通孔和穿孔相连通,再将插接杆插接在通孔和穿孔内即可;第一凹槽体由竖直转化为水平时,首先,将插接杆从穿孔和通孔中依次抽离出,其次,朝向地面转动第一凹槽体,直至第一凹槽体水平,此过程中,内弧体从圆弧通道上端开口处滑入,并从圆弧通道下端开口处滑入腔室内,最终第一凹槽体抵接在圆弧体上;滑块沿滑槽滑动时,带动圆弧体沿面板水平滑动,同时内弧体沿腔室水平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穿孔和通孔均设置为螺纹孔,插接杆设置为螺纹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插接杆、穿孔以及通孔,三者之间的连接强度;连接时,将插接杆依次旋入穿孔和通孔内;解除连接时,将插接杆从穿孔和通孔内依次旋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体与一滑块之间、第二凹槽体与另一滑块之间均通过合页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第一凹槽体与滑块之间的铰接安装、第二凹槽体与滑块之间的铰接安装均建立基础,同时合页的设定,取材方便,成本低。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倾斜面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贯通孔,贯通孔朝向地面的一侧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朝向地面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盖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凹槽内收集的药水取出时,首先,在出液管的下方放置一个日常使用的容器,之后将盖塞旋拧开,使得收集的药水沿出液管流至容器内;药水完全流出后,再将盖塞重新旋拧在出液管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第一凹槽体、第二凹槽体、驱动机构以及凹槽的设定,对掉落的药水进行回收,达到了减少药水浪费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凹槽体和第二凹槽体不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1、平板车;111、面板;112、滚轮;12、气压箱;13、喷杆;14、喷头;21、第一凹槽体;22、第二凹槽体;23、驱动机构;24、凹槽;31、滑槽;32、滑块;33、丝杆;34、手柄;4、搭接桥;51、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包括平板车(11)、气压箱(12)、喷杆(13)以及喷头(14),平板车(11)包括面板(111),其特征在于,面板(111)位于喷头(14)下方的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凹槽体(21)以及第二凹槽体(22),面板(11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凹槽体(21)和第二凹槽体(22)相对或相背运动的驱动机构(23);第一凹槽体(21)上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二凹槽体(22)上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包括平板车(11)、气压箱(12)、喷杆(13)以及喷头(14),平板车(11)包括面板(111),其特征在于,面板(111)位于喷头(14)下方的一侧相对设置有第一凹槽体(21)以及第二凹槽体(22),面板(111)上设置有驱动第一凹槽体(21)和第二凹槽体(22)相对或相背运动的驱动机构(23);第一凹槽体(21)上表面的一侧以及第二凹槽体(22)上表面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23)包括水平开设于面板(111)上表面的滑槽(31),滑槽(31)位于喷头(14)下方,滑槽(31)背向气压箱(12)的一侧完全贯穿;滑槽(31)内相对称设置有滑块(32),滑块(32)滑动装配于滑槽(31)内,一滑块(32)背向气压箱(12)的一侧与第一凹槽体(21)相连,另一滑块(32)背向气压箱(12)的一侧与第二凹槽体(22)相连;滑槽(31)内置有水平的丝杆(33),丝杆(33)的一端转动装配于滑槽(31)内壁上,丝杆(33)的另一端伸出面板(111)连接有手柄(34);丝杆(33)上相对称开设有旋向相反的螺纹,一种旋向的螺纹处与一滑块(32)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体(21)上凹槽(24)的底壁和第二凹槽体(22)上凹槽(24)的底壁均设为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两倾斜面上远离地面的一端相靠近,所述的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还包括呈圆弧状的搭接桥(4);第一凹槽体(21)和第二凹槽体(22)分别抵接于树干的两侧时,搭接桥(4)的内凹侧朝向地面,搭接桥(4)朝向地面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凹槽体(21)底壁上,搭接桥(4)朝向地面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凹槽体(22)底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绿化危害防治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体(21)朝向地面的一侧、第二凹槽体(22)朝向地面的一侧以及滑块(32)背向地面的一侧,三者相平齐;第一凹槽体(21)朝向滑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城景观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