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53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建筑,其包括楼宇和数字摄像机,所述数字摄像机连接有支架,数字摄像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楼宇的侧壁上且沿着楼宇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数字摄像机的朝向水平设置且平行于楼宇所监控的侧面,数字摄像机连接有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安装在楼宇的底部且位于楼宇所监控的侧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对楼宇的监控比较全面效果。

An intelligent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筑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建筑。
技术介绍
在当前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由于土地、空间等各种限制因素,高楼建设越来越常见。由此带来的各种衍生问题也越来越多,其中,高空抛物和坠物引发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高空抛物(坠物)由于其突发性、危害性、不可回避性,一旦发生往往极容易引起人身伤害重大事故。授权公告号为CN208014133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高空抛物报警系统,包括微电脑、楼宇、机房、中央处理器、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第一PLC控制器、第二PLC控制器、数字摄像机、报警灯、阵列式灯光报警支架以及报警喇叭,所述微电脑配置在楼宇内机房中,所述微电脑内设置有中央处理器、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第一PLC控制器以及第二PLC控制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所述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通过POE网线外接若干数字摄像机,所述数字摄像机以联排结构等间距布置在楼宇顶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第一PLC控制器,所述第一PLC控制器外接若干报警灯,所述报警灯呈矩阵结构排布在阵列式灯光报警支架上,所述阵列式灯光报警支架埋设在楼宇附近地表,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第二PLC控制器,所述第二PLC控制器外接若干报警喇叭,所述报警喇叭悬挂在楼宇外壁。但是这样的结构中由于数字摄像机安装在楼宇的顶部,对楼宇中层或底层位置抛出物体,离数字摄像机较远,从而数字摄像机识别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其具有对楼宇的监控比较全面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建筑,包括楼宇和数字摄像机,所述数字摄像机连接有支架,数字摄像机通过支架安装在楼宇的侧壁上且沿着楼宇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数字摄像机的朝向水平设置且平行于楼宇所监控的侧面,数字摄像机连接有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报警器,报警器安装在楼宇的底部且位于楼宇所监控的侧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在楼宇的侧面沿着楼宇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数字摄像机,使楼宇每一层出现高空抛物后,位于楼宇上且靠近高空抛物位置的数字摄像机均能够对高空抛物进行拍摄,同时由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对高空抛物进行分析,再经过处理器将高空抛物信息传递到报警器,报警器安装在楼宇的底部,在发生高空抛物时,报警器及时提醒楼宇周围的人员,留意观察高空抛物的位置然后进行躲避,从而能够使数字摄像机对整个楼宇的监控比较全面。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字摄像机上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激光测距模块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连接有监控显示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数字摄像机上设置的激光测距模块调整后保持在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固定,当处理器接收到激光测距模块的距离改变后,能够及时通过监控显示器进行查看,从而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去调整数字摄像机的位置。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包括方杆和伸缩杆,方杆水平设置,方杆的长度方向与所监控楼宇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方杆上连接有调节装置,伸缩杆安装在调节装置的一端,数字摄像机安装在伸缩杆远离调节装置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杆上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沿着方杆的长度方向调节,伸缩杆的长度能够调节,从而在数字摄像机安装时,调节装置和伸缩杆能够使数字摄像机的位置比较容易调整。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套管、插杆和连接套,插杆一端插接在套管内,并且插杆和套管均为圆柱形,连接套套在套管的外壁上,连接套的一端与套管螺纹连接,另一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凸缘,所述套管靠近连接套的一端设置成锥形部,锥形部的外侧套设有圆环,圆环位于连接套内;所述套管远离连接套的一端固定在调节装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与插杆插接,在套管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套,调整完伸缩杆的长度后,将连接套旋转,使连接套向套管的方向运动,凸缘推着圆环对锥形部的外侧表面进行挤压,从而使锥形部挤压插杆的侧壁;如果连接套向远离套管的方向移动,圆环仍能够卡在锥形部上,减少连接套松动对插杆的放松。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方管,方管套设在方杆上,方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垫块,所述方管设置容置槽的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下端与垫块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着方杆的长度方向调整方管的位置,再由螺栓螺纹连接在方管的侧壁上,转动螺栓,螺栓的下端抵着垫块移动,垫块向方杆的方向挤压在方杆的侧壁上,从而使方管与方杆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上设置有螺母,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垫块靠近方杆的表面上开设有防滑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垫块上设置防滑纹,能够增加垫块与方杆侧壁的摩擦力,同时在螺栓上连接有螺母,拧紧螺母后,螺母与方管的侧壁进行抵接,减少螺栓的松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杆远离套管的一端设置有圆盘一,圆盘一水平设置,所述数字摄像机上设置有圆盘二,圆盘二与圆盘一的直径相等,圆盘一和圆盘二上下设置,所述圆盘一和圆盘二的相背的边缘均开设有倒角,所述圆盘一和圆盘二的外缘设置有抱箍,抱箍的截面为U形,所述抱箍所呈U形的开口朝向圆盘一和圆盘二的中心,且抱箍抵接在圆盘一和圆盘一的倒角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盘一和圆盘二相对设置,圆盘二相对于圆盘一转动相应的角度时,方便调整数字摄像机的角度,同时利用抱箍卡在圆盘一和圆盘二边缘的倒角上,使圆盘一和圆盘二相对挤压,从而使圆盘一和圆盘二固定。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盘一和圆盘二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有多个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圆盘一和圆盘二相对的表面设置多个凸起,凸起能够减少夹紧的圆盘一和圆盘二相对转动,使圆盘一和圆盘二的连接比较牢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抱箍包括两个半弧扣,两个半弧扣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快拆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半弧扣一端相互铰接,并通过快拆杆连接,使两个半弧扣打开或扣接在圆盘一和圆盘二上比较容易。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字摄像机上连接有拉链,拉链的一端固定在数字摄像机上,另一端固定在楼宇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数字摄像机上连接接链,支架发生倾斜或断折时,拉链能够对数字摄像机进行保护,防止数字摄像机掉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楼宇的侧面沿着楼宇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多个数字摄像机,使楼宇每一层出现高空抛物后,位于楼宇上且靠近高空抛物位置的数字摄像机均能够对高空抛物进行拍摄,从而能够使数字摄像机对整个楼宇的监控比较全面;2.通过在数字摄像机上设置的激光测距模块调整后保持在与墙体之间的距离固定,当处理器接收到激光测距模块的距离改变后,能够及时通过监控显示器进行查看,从而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去调整数字摄像机的位置;3.通过在套管与插杆插接,在套管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套,调整完伸缩杆的长度后,将连接套旋转,使连接套向套管的方向运动,凸缘推着圆环对锥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建筑,包括楼宇(1)和数字摄像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摄像机(3)连接有支架(2),数字摄像机(3)通过支架(2)安装在楼宇(1)的侧壁上且沿着楼宇(1)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数字摄像机(3)的朝向水平设置且平行于楼宇(1)所监控的侧面,数字摄像机(3)连接有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报警器(4),报警器(4)安装在楼宇(1)的底部且位于楼宇(1)所监控的侧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包括楼宇(1)和数字摄像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摄像机(3)连接有支架(2),数字摄像机(3)通过支架(2)安装在楼宇(1)的侧壁上且沿着楼宇(1)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数字摄像机(3)的朝向水平设置且平行于楼宇(1)所监控的侧面,数字摄像机(3)连接有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高空抛物检测图像处理芯片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连接有报警器(4),报警器(4)安装在楼宇(1)的底部且位于楼宇(1)所监控的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摄像机(3)上设置有激光测距模块(5),激光测距模块(5)与处理器连接,处理器连接有监控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包括方杆(21)和伸缩杆(22),方杆(21)水平设置,方杆(21)的长度方向与所监控楼宇(1)的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方杆(21)上连接有调节装置(6),伸缩杆(22)安装在调节装置(6)的一端,数字摄像机(3)安装在伸缩杆(22)远离调节装置(6)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2)包括套管(221)、插杆(222)和连接套(225),插杆(222)一端插接在套管(221)内,并且插杆(222)和套管(221)均为圆柱形,连接套(225)套在套管(221)的外壁上,连接套(225)的一端与套管(221)螺纹连接,另一端内侧壁上设置有凸缘(226),所述套管(221)靠近连接套(225)的一端设置成锥形部(223),锥形部(223)的外侧套设有圆环(227),圆环(227)位于连接套(225)内;所述套管(221)远离连接套(225)的一端固定在调节装置(6)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金芳祝江萍孟静静卢英杰张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