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929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9:05
本申请涉及一种承重柱体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其包括承重柱体,承重柱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标识层,所述承重柱体至防撞标识层之间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承重柱体上,并且弹性层与承重柱体之间留有变形空间,所述弹性层与防撞标识层之间设置有转动橡胶内层,所述转动橡胶内层转动连接在承重柱体上。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的施工方法。本申请具有使机动车辆在与承重柱体发生碰撞时,减少对承重柱体损坏的效果。承重柱体损坏的效果。承重柱体损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及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承重柱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车库内通常设置有多个用于承担结构整体重力的承重柱体,地下的车库内用于停放机动车辆,并且具有用于机动车辆行走的通道。为了使车库内车位的数量合理规划,通常车位与承重柱体的距离较小。地下车库内的承重柱体通常采用混凝土材料浇筑形成,结构强度性能要求较高。
[000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防撞承重柱体,在承重柱体的外表面粘贴一层防撞标识,防撞标识为黄黑相间设置的塑料胶带。在使用过程中,防撞标识具有显著的亮光,用于提醒机动车辆的驾驶人员,从而能够减少发生机动车辆与承重柱体碰撞的情况。
[0004]但是上述结构中采用塑料胶带对发生的碰撞无法达到降低机动车辆对承重柱体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机动车辆在与承重柱体发生碰撞时,减少对承重柱体的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及施工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包括承重柱体,承重柱体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标识层,所述承重柱体至防撞标识层之间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承重柱体上,并且弹性层与承重柱体之间留有变形空间,所述弹性层与防撞标识层之间设置有转动橡胶内层,所述转动橡胶内层转动连接在承重柱体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承重柱体与防撞标识层之间设置有弹性层,弹性层通过安装架固定在承重柱体上,同时弹性层与承重柱体之间留有变形空间,变形空间的位置用于使弹性层能够向承重柱体的方向变形,在发生机动车辆与防撞标识层碰撞时,防撞标识层先对转动橡胶内层进行挤压变形,再由弹性层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在机动车辆与承重柱体发生碰撞时,减少承重柱体的损坏,同时转动橡胶内层也能够引导机动车辆向承重柱体的一侧发生偏转,进一步降低机动车辆与承重柱体之间的冲击力。
[0008]优选的,所述弹性层包括拉簧,所述拉簧平行于承重柱体设置,所述拉簧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拉簧沿着承重柱体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拉簧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阻套,所述转动橡胶内层抵接在减阻套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平行于承重柱体,拉簧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多个减阻套,转动橡胶内层抵接在减阻套上,当机动车辆抵接在转动橡胶内层上时,减阻套能够减少转动橡胶内层与弹性层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机动车辆向承重柱体的一侧挤压弹性层时,拉簧的在减阻套的带动下绕着承重柱体变形,从而提高对机动车辆冲击的缓冲距离。
[0010]优选的,所述减阻套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中部固定在拉簧上,所述外套管套设在内套管上,并且外套管与内套管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套管与拉簧的连接位置位于内套管的中部,使内套管内的拉簧保持具有弹力,同时内套管能够固定在拉簧上,使外套管通过滚针轴承能够在内套管上转动,进而方便转动橡胶内层在弹性层上转动。
[0012]优选的,所述内套管的内壁中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拉簧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环,所述螺钉贯穿固定环与内套管连接,所述内套管上与螺钉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套管的内部设置螺钉,并通过与螺钉相对的通孔插入工具对螺钉进行拧紧,进而螺钉从固定环内穿过后固定在内套管上,使内管套固定在拉簧上。
[0014]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半弧片,两个半弧片相对固定在承重柱体的外壁上,所述半弧片与承重柱体之间设置有柔性的连接层,所述半弧片的两端一体设置有外缘板,所述拉簧固定在外缘板远离于半弧片的边缘。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层设置在半弧片与承重柱体之间,使半弧片通过连接层与承重柱体的连接比较牢固,同时半弧片上安装的外缘板用于安装拉簧,使弹性层能够与承重柱体的连接比较牢固,在发生碰撞时,也能够减少安装架对承重柱体的损坏。
[0016]优选的,所述外缘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拉簧的两端设置有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包括螺杆和调节螺母,所述螺杆固定的拉簧的端部,所述螺杆插入安装孔内与调节螺母螺纹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紧组件包括螺杆和调节螺母,当螺杆固定在拉簧的端部时,再将螺杆插入到安装孔内,由调节螺母对拉簧的张力进行调节,由于变形空间的尺寸限制,使拉簧初始状态具有较大的弹力,能够减少机动车辆在冲击时的缓冲距离,同时能够减少机动车辆发生碰撞时对承重柱体造成的损坏。
[0018]优选的,所述转动橡胶内层的两端设置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两个第一板片组成环形,两个第二板片组件环形,所述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组成 的环形套设在承重柱体上且位于安装架的两端,所述橡胶内层两端内侧设置有内缘片,所述内缘片夹在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间。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支架包括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均为弧形,通过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弧形结构能够使安装在转动支架上的转动橡胶内层保持成筒状,同时使转动橡胶内层在安装架上连接比较牢固,减少在转动橡胶内层发生变形时的脱落的情况。
[0020]优选的,所述内缘片上设置有多个连接耳,所述第一板片上固定设置有多个螺柱,所述螺柱贯穿连接耳并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内缘片上设置多个连接耳,第一板片上设置多个螺柱,螺柱与连接耳对应,使螺柱贯穿连接耳并通过固定螺母进行固定,连接耳能够减少内缘片与转动支架的连接强度,降低内缘片的损坏。
[0022]优选的,所述转动橡胶内层为片状材料包裹在承重柱体上形成的圆筒形,所述防撞标识层采用螺旋缠绕的方式设置在转动橡胶内层的外表面,所述防撞标识层的内表面与转动橡胶内层的外表面粘接。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筒形的转动橡胶内层通过片状材料包裹在承重柱体上,方便对转动橡胶内层进行施工,同时防撞标识层采用螺旋缠绕的方式设置在转动橡胶内层的外表面,使防撞标识层能够提高对转动橡胶内层对接位置的连接强度。
[0024]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的施工方法,包括在承重柱体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架,并且安装架上连接弹性层并对弹性层的弹力进行调节,弹性层的外侧包裹转动橡胶内层,再将转动橡胶内层的外侧安装防撞标识层。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柱体上固定安装架并且在安装架上设置弹性层,通过对弹性层弹力的调节使弹性层具有较高的弹性,比较适应于较小空间的变形,进而在转动橡胶内层在弹性层上的转动作用下能够减少机动车辆与承重柱体发生碰撞造成的承重柱体损伤。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在机动车辆与防撞标识层碰撞时,防撞标识层先对转动橡胶内层进行挤压变形,再由弹性层进行缓冲,从而能够在机动车辆与承重柱体发生碰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包括承重柱体(1),承重柱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撞标识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柱体(1)至防撞标识层(2)之间设置有弹性层(4),所述弹性层(4)通过安装架(6)固定在承重柱体(1)上,并且弹性层(4)与承重柱体(1)之间留有变形空间(5),所述弹性层(4)与防撞标识层(2)之间设置有转动橡胶内层(3),所述转动橡胶内层(3)转动连接在承重柱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层(4)包括拉簧(41),所述拉簧(41)平行于承重柱体(1)设置,所述拉簧(41)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架(6)上,所述拉簧(41)沿着承重柱体(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所述拉簧(41)的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减阻套(8),所述转动橡胶内层(3)抵接在减阻套(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阻套(8)包括内套管(81)和外套管(82),所述内套管(81)的中部固定在拉簧(41)上,所述外套管(82)套设在内套管(81)上,并且外套管(82)与内套管(81)之间设置有滚针轴承(8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81)的内壁中部螺纹连接有螺钉(813),所述拉簧(41)上固定设置有固定环(814),所述螺钉(813)贯穿固定环(814)与内套管(81)连接,所述内套管(81)上与螺钉(813)相对的位置开设有通孔(8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场景防撞承重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包括两个半弧片(61),两个半弧片(61)相对固定在承重柱体(1)的外壁上,所述半弧片(61)与承重柱体(1)之间设置有柔性的连接层(64),所述半弧片(61)的两端一体设置有外缘板(62),所述拉簧(41)固定在外缘板(62)远离于半弧片(6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斯圣闫盼盼唐纪文韩莹莹霍昆龙孙斌侯如彦王建闯
申请(专利权)人:天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