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409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功率管开通时刻采样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中性点电压u

A sensorless commut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Doubly Salient Electro-Magnetic Motor Based on neutral voltage samp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一种新型无刷磁阻型电机,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具有结构可靠、控制方便、容错性能高的优势,其在航空起动发电、新能源发电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电动运行阶段需要根据转子位置进行换相,传统系统中机械位置传感器的安装带来系统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因此,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目前,现有研究根据电机运行转速域采取不同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在中高速阶段,常采用基于电机反电势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在低转速域,通常采用注入脉冲的方法进行电机转子位置估计。针对低转速无位置传感器起动:中国专利公布号:CN11019073A,公布日:2019年8月30日,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流斩波期间电流上升斜率与下降斜率之差的换相位置估计策略,从而实现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带载起动。该方法考虑了电机饱和效应,避免了传统低速起动脉冲注入方法存在的相电流断续问题。但其需要额外注入脉冲进行转子位置估计,且仅适用于低速起动阶段。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4617832A,公布日:2015年05月13日,公开了一种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反转启动方法,在电机静止时给励磁绕组通电,通过比较励磁电流上升过程中三相感应电压Ua、Ub、Uc的大小判断转子所在扇区,并根据双凸极电机“电感矩形”中的几何相似关系精确计算得到转子初始位置,再由得到的转子位置注入加速脉冲,确保电机无反转起动。与传统初始位置判断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向电枢绕组中注入检测脉冲,避免了初始位置检测过程电机出现抖动和反转,同时减少了位置判断所需时间,无需增加额外硬件电路,不受电机参数影响,易于实现。但是该转子初始位置估计算法较为繁琐,且该方法仅适用于初始静止阶段的转子位置估计。针对中高速无位置传感器运行: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4393802B,公布日:2015年3月4日,公开了一种基于线电压检测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其通过线电压差与设定换相阀值大小比较进行换相位置估计。该方法有效消除了电机中性点电压波动对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的影响,且线电压差对电机反电势进行了幅值放大,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适用转速域。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6100499B,公布日:2016年11月9日,公开了一种基于线磁链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通过实时检测三相端电压与相电流,利用反向导通相的端电压减去非导通相端电压得到线电压,再减去电阻压降后经过一节高通滤波器并积分获得两相磁链之差,进而利用其过零点估计获得换相位置信息。该方法克服了反电势受电枢反应影响较大的弊端,适用于中高速重载运行场合。目前诸多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低速阶段的转子位置估计方法仅适用于特定转速域,难以适用于电机运行的低速至中高速的全转速范围。在不同转速域间需要进行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的切换,增加了系统控制策略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难以适用于低速至中高速全转速运行区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在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刻采样电机中性点电压un;S2:将电机中性点电压un与母线中点电压作差计算得到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用的特征量us;S3:将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特征量us与无位置传感器换相阀值Ucom进行大小比较估计转子所在扇区,并确定当前导通相实现无位置传感器运行。进一步地讲,所述方法步骤S1中中性点电压采样方法,具体如下:在三相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间段的中点时刻进行电机中性点电压采样,若功率管的开关周期为T,占空比为D,则在每个开关周期的时刻进行电机中性点电压采样。进一步地讲,所述方法步骤S2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的特征量us计算方法为:其中,udc为直流母线电压。进一步地讲,所述方法步骤S3根据特征量us与无位置传感器换相阀值Ucom进行大小比较估计转子所在扇区,并确定导通相,具体如下:S3.1:转子扇区估计方法为:若us<Ucom,则转子到达下一个扇区;若us≥Ucom,则转子仍处于当前扇区;具体对应关系是:当前一次转子位置估计结果为转子位于扇区1,若us<Ucom,则转子当前位于扇区2,若us≥Ucom,转子当前位于扇区1;当前一次转子位置估计结果为转子位于扇区2,若us<Ucom,则转子当前位于扇区3,若us≥Ucom,转子当前位于扇区2;当前一次转子位置估计结果为转子位于扇区3,若us<Ucom,则转子当前位于扇区1,若us≥Ucom,转子当前位于扇区3;S3.2: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的换相阀值Ucom的选取方法为:其中,Lpmax为电机相绕组自感最大值,Lpmin为电机相绕组自感最小值,ke为电机反电势系数,n为电机当前转速;S3.3:转子所在扇区与选取导通相的关系是:若转子位于扇区1,则A相绕组通正电,C相绕组通负电;若转子位于扇区2,则B相绕组通正电,A相绕组通负电;若转子位于扇区3,则C相绕组通正电,B相绕组通负电。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该方法对转速不敏感,适用于低速至中高速的全转速域,应用转速范围宽;该方法无需额外注入脉冲进行转子位置估计,直接通过电压大小比较的方式进行转子位置估计,易于实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驱动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中性点电压采样时刻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三相自感曲线及通电规则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的特征量及换相阀值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实施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考图4和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参考图1和图2,在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刻采样电机中性点电压un。具体如下:在三相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间段的中点时刻进行电机中性点电压采样,若功率管的开关周期为T,占空比为D,则在每个开关周期的时刻进行电机中性点电压采样,如图2所示。步骤S2:将电机中性点电压un与母线中点电压作差计算得到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用的特征量us。具体如下: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的特征量us计算方法为:其中,udc为直流母线电压。步骤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nS1:在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刻采样电机中性点电压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刻采样电机中性点电压un;
S2:将电机中性点电压un与母线中点电压作差计算得到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用的特征量us;
S3:将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特征量us与无位置传感器换相阀值Ucom进行大小比较估计转子所在扇区,并确定当前导通相实现无位置传感器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中性点电压采样方法,具体如下:
在三相全桥变换器功率管开通时间段的中点时刻进行电机中性点电压采样,若功率管的开关周期为T,占空比为D,则在每个开关周期的时刻进行电机中性点电压采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的特征量us计算方法为:



其中,udc为直流母线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基于中性点电压采样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换相控制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兴伟张犁吴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