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设备末端配电管理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变电站机房正朝着高密度、模块化方向发展;对机房内通信设备末端配电系统在经济性、持续性、灵活性、可靠性上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普通断路器往往不会同时具备漏电、短时过载、过压、欠压、短路、打火、过温、灭弧等保护功能,瞬间大电流的冲击就会将其烧坏并引发火灾。对电力通信设备的安全造成极大隐患。普通断路器也没有电参数探测功能与远程控制,需外挂相应的探测设备才能采集到配电线路上的电流、电压、温度、剩余电流、电量等数据,无法支持终端配电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监控各种电力通信设备。因此现有的配电终端很难保障对各电力通信设备的监控和安全运行,普通的断路器末端配电方式已难以适应当今技术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以保障对各电力通信设备的监控和安全运行为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末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终端设备和与配电终端设备连接交互的设备远程控制平台,所述的配电终端设备包括设备箱体,设于设备箱体内的电源模块(1)、通讯模块(3)和配电模块(2),所述的电源模块(1)连接到通讯模块(3)和配电模块(2)以提供电源,所述的通讯模块(3)与配电模块(2)连接以把配电模块(2)采集的电流、电量、电压、漏电、过流电气数据传输至设备远程控制平台并实现远程交互控制,所述的配电模块(2)设有针对漏电、短时过载、过压、欠压、短路、打火、电弧和过温的自动保护控制装置;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平台包括用于监控不同设备用电情况和根据需求远程控制电器开关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终端设备和与配电终端设备连接交互的设备远程控制平台,所述的配电终端设备包括设备箱体,设于设备箱体内的电源模块(1)、通讯模块(3)和配电模块(2),所述的电源模块(1)连接到通讯模块(3)和配电模块(2)以提供电源,所述的通讯模块(3)与配电模块(2)连接以把配电模块(2)采集的电流、电量、电压、漏电、过流电气数据传输至设备远程控制平台并实现远程交互控制,所述的配电模块(2)设有针对漏电、短时过载、过压、欠压、短路、打火、电弧和过温的自动保护控制装置;所述的设备远程控制平台包括用于监控不同设备用电情况和根据需求远程控制电器开关的远程控制模块、用于进行定时开关、功率设定的用电设计模块及用于实时查看各用电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温度和用电量的用电查询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模块(2)包括电机控制装置(203)、脱扣装置(206)、集成处理电路(201)、电流互感器(204)、剩余电流互感器(205)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202),所述的电流互感器(204)和剩余电流互感器(205)与负载设备电路(211)互感连接,所述的电流互感器(204)和剩余电流检测模块(202)连接到集成处理电路(201),所述的集成处理电路(201)连接到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203),所述的电机控制装置(203)与脱扣装置(206)控制连接,所述的脱扣装置(206)设于负载设备电路(211)上以对负载设备电路(211)实现开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末端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电模块(2)设有电压传感器(208),所述的电压传感器(208)连接到集成处理电路(201)并与负载设备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远飞,叶君华,朱英,王铭,刘黎军,丁涛,严凯力,余艳,夏邦泽,李昊,陈旭晖,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