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现行的可穿戴设备因功能强大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的青睐。对可穿戴设备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恰当、方便地为它们持续供电,而对于目前很多的手环和手表设计来说,用户都必须先把它们脱下来,插到有线充电器上才能充电,充电较为麻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很多产品采用了电磁感应式充电方案。该方案利用共振线圈传导电能。具体的,在充电器中设置发送线圈,在可穿戴设备上设置接收线圈,通过在发送线圈施加变化的电流以产生电磁场变化,变化的电磁场耦合至接收线圈,使得接收线圈产生充电电流或者充电电压,从而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无线充电。例如,iWatch即采用了电磁感应式充电方案。但是电磁感应能够作用的距离十分有限,一般为毫米级或者厘米级,因此用户也仍然需要将可穿戴设备脱下来,放到充电器上去充电,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充电位置具有很大的限制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以解决现有可穿戴设备无线充电距离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n该无线充电系统由发射电磁波信号的发射单元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接收单元构成;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天线(1)、射频整流模块、电源存储电路以及升压电路;所述射频整流模块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射频整流电路、第二阻抗匹配电路;/n所述接收单元通过接收天线(1)接收发射单元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所述接收天线(1)的输出端经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至射频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射频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经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至电源存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存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为负载供电;/n所述射频整流电路用于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充电系统由发射电磁波信号的发射单元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的接收单元构成;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天线(1)、射频整流模块、电源存储电路以及升压电路;所述射频整流模块包括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射频整流电路、第二阻抗匹配电路;
所述接收单元通过接收天线(1)接收发射单元发射的电磁波信号;所述接收天线(1)的输出端经第一阻抗匹配电路连接至射频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射频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经第二阻抗匹配电路连接至电源存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电源存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升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为负载供电;
所述射频整流电路用于将所述电磁波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通过在所述射频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和第二阻抗匹配电路使得进入射频整流电路的电磁波信号具有最大传输能量;所述电源存储电路用于存储经射频整流模块整流后的电能;所述升压电路用于将所述电源存储电路存储的所述直流信号进行放大以供负载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整流模块至少包括一组射频整流电路,所述射频整流电路包括射频整流芯片和电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和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由电感和电容构成或由单独的电容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整流模块包括第一射频整流电路和第二射频整流电路,所述第一射频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2)和射频整流芯片(D1),所述第二射频整流电路包括电感(L8)和射频整流芯片(D2);所述第一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电感(L1)和电容(C5);所述第二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电容(C6)和(C3);
所述射频整流模块的结构为:所述电感(L1)的引脚1作为射频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并与接收天线的引脚1相连;所述电感(L1)的引脚2与电感(L2)的引脚1、电感(L8)的引脚1及电容(C5)的一端相连,所述电感(L2)的引脚2连接射频整流芯片(D1)的引脚1,所述射频整流芯片(D1)的引脚2与电容(C6)的一端及射频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电感(L8)的引脚2连接射频整流芯片(D2)的引脚1,所述射频整流芯片(D2)的引脚2与电容(C3)的一端及射频整流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射频整流芯片(D1)的引脚3、射频整流芯片(D2)的引脚3、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及电容(C6)的另一端皆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存储电路由并联的超级电容(C9)和超级电容(C10)构成,所述超级电容(C9)的正极和超级电容(C10)的正极并联后分别作为电源存储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超级电容(C9)的负极和超级电容(C10)的负极并联后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长距离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包括升压芯片(U1)、电容(C1)、电感(L4)、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升压电路的结构为:所述电容(C1)的一端、电感(L4)的一端及升压芯片的引脚6相连作为所述升压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少斌,严飞飞,轩北松,韦小东,王浩,张成,刘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昂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