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3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包括母线主干体、模块式供电模块、配电模块和连接组件,所述模块式供电模块与连接组件端接于母线主干体两端,由模块式供电模块实现馈入电力,而连接组件进行相邻母线主干体间的拼接,以传输电力,所述配电模块锁闭卡接于母线主干体上,且该配电模块用于馈出电力。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该供配电母线单元,结构新颖,母线主干体载流量可达到250‑800A,能够在其端部直接端接模块化的模块式供电模块,并将配电模块闭合锁紧于其上,且可通过连接组件拼接相邻母线主干体,以实现馈入电力、传输电力、馈出电力。

A rail type terminal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bus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配电母线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末端母线技术是通过馈入电力始端箱、导电母线主干以及馈出电力接插箱三部分将电力进行馈入、传输以及分配。但是目前供配电母线技术为分体式技术,无法实现仅在一组末端母线主干上根据需求馈入电力、传输电力、馈出电力的功能,造成系统占用空间大、制造部署实施工艺复杂,拥有成本过高的弊端。因此,为提高供配电母线的应用性能,现有申请日为2019.04.02,公开号为CN209448233U,专利技术名称为“模块化、轨道式的配电母线单元”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能够实现在同一配电单元中的单相或三相电力的选择输出的母线单元,但是,该母线单元载流量较小,且模块式供电模块为独立个体,根据实际需要更换相应模块式供电模块后,其箱体规格影响母线单元的空间占用,适应性低。因此,我司进行了相应研发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母线主干体载流量可达到250-800A,能够在其端部直接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包括母线主干体(1)、模块式供电模块(2)、配电模块(3)和连接组件(4),所述模块式供电模块(2)与连接组件(4)端接于母线主干体(1)两端,由模块式供电模块(2)实现馈入电力,而连接组件(4)进行相邻母线主干体(1)间的拼接,以传输电力,所述配电模块(3)锁闭卡接于母线主干体(1)上,且该配电模块(3)用于馈出电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包括母线主干体(1)、模块式供电模块(2)、配电模块(3)和连接组件(4),所述模块式供电模块(2)与连接组件(4)端接于母线主干体(1)两端,由模块式供电模块(2)实现馈入电力,而连接组件(4)进行相邻母线主干体(1)间的拼接,以传输电力,所述配电模块(3)锁闭卡接于母线主干体(1)上,且该配电模块(3)用于馈出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主干体(1)设置为包括外壳体(11)及绝缘支撑体(12),所述绝缘支撑体(12)插接于所述外壳体(11)内,所述绝缘支撑体(12)由若干隔板分割成倒T型槽,每一所述倒T型槽内插接有导电铜条(13),所述导电铜条(13)设置为T型铜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铜条为实心T型铜条或者空心T型铜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供电模块(2)设置为包括供电接口(21)和供电功能装置(22),所述供电接口(21)和供电功能装置(22)均电性连接于母线主干体(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模块(3)设置为包括配电单元(31)、闭合卡接装置(32)和端接接口装置(33),所述配电单元(31)上设置闭合卡接装置(32)和端接接口装置(33),所述闭合卡接装置(32)用于配电单元(31)在母线主干体(1)上的锁紧连接,所述端接接口装置(33)抱紧于母线主干体(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式末端供配电母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卡接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辰汉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