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及MIMO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40321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及MIMO天线系统,其中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包括:接地板,铺设于印刷电路板上;净空区,为接地板的侧边挖空的开口;激励结构,配置于净空区内,用于馈入一射频信号和控制阻抗匹配;共振结构,至少包含一电容元件并与净空区共同形成环形共振体;降耦结构,配置于净空区外,与共振结构的电容元件共同形成位于净空区外侧的环形降耦体;所述环形共振体与环形降耦体的电流模式方向相反,可兼容多种类型的天线,该两天线相邻或者相连设置,构成高度紧凑的MIMO天线系统,具有结构紧凑、单元尺寸小、单元间距近、隔离度高、相关性低等优点。

An isolated ground radiation antenna and MIMO antenna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及MIMO天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天线的
,具体提出了一种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及MIMO天线系统,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天线已经成为各种无线设备中的必备装置,用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采用多个天线装置同时收发,可大幅提高无线传输速率,无需增大发射功率或增加工作频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和第五代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为保证优异的MIMO特性,必须实现天线之间的高隔离度或低耦合,以降低天线之间相关度。但是,由于现代无线设备的空间有限,天线间距较小,天线间的信号干扰变大,严重影响MIMO天线系统的性能。传统方法依靠拉大天线之间距离来实现高隔离度,难以将更多的天线装置集成到无线设备内部,因而不能满足当前对高传输速率传输的需求。尤其随着第五代通信系统的布局和推广,大规模天线阵列成为一种趋势,从而对紧凑型的MIMO天线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而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引入寄生共振、引入降耦网络、利用正交模式等方法来提高天线之间的隔离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地板,铺设于印刷电路板上;/n净空区,为接地板的侧边挖空的开口;/n激励结构,配置于净空区内,用于馈入一射频信号和控制阻抗匹配;/n共振结构,至少包含一电容元件并与净空区共同形成环形共振体;/n降耦结构,配置于净空区外,与共振结构的电容元件共同形成位于净空区外侧的环形降耦体;/n所述环形共振体与环形降耦体的电流模式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地板,铺设于印刷电路板上;
净空区,为接地板的侧边挖空的开口;
激励结构,配置于净空区内,用于馈入一射频信号和控制阻抗匹配;
共振结构,至少包含一电容元件并与净空区共同形成环形共振体;
降耦结构,配置于净空区外,与共振结构的电容元件共同形成位于净空区外侧的环形降耦体;
所述环形共振体与环形降耦体的电流模式方向相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励结构包括第一馈电、第一导线、第一元器件和第二导线,第一元器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导线连接至第一馈电,第一馈电与接地板连接,第一元器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导线连接至接地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结构包括第三导线、第一电容元件和第四导线,第一电容元件的一端通过第三导线连接至接地板上,第一电容元件的另一端通过第四导线连接至接地板上;所述共振结构配置于净空区的开口一侧并形成在激励结构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式地辐射天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龙跃朴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朴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