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302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包括活性区和导流区,导流区的一端连接气体进出口;导流区包括若干成排和成行不连续分布的导流岛,导流岛呈圆角矩形凸起结构,且整体呈扇形分布;同一排导流岛呈相同角度倾斜,同一行导流岛中相邻导流岛之间的倾斜夹角相同,阳极相邻导流岛之间夹角为3‑10°,阴极相邻导流岛之间夹角为2‑8°。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具有较好的反应气体分配效果,且能够有效释放金属双极板在制备冲压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使双极板保证较好的平整度,大幅提升电堆寿命;其不仅适用金属双极板,也适用于石墨双极板和复合双极板。

A new bipolar plate distributor for PEMF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
技术介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是以氢气为燃料,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双极板在PEMFC中具有隔断反应介质、集流导电、支撑膜电极、导热及为反应气体提供通道,均匀分布反应气体以及排水等作用,被称为燃料电池电堆的“骨架”,双极板中的分配区主要作用是分配反应气体,使反应气体进入活性区时各处保持均匀分配,避免局部气量过大造成膜电极的受压不均匀,以及局部温度过高,影响膜电极乃至电堆的寿命。金属双极板相比石墨双极板具有导电性好、散热性好,强度高,容易薄片化,易于使用模具批量加工来降低制造成本等优点,而且可以减小电堆的体积,提高电堆的体积功率密度,金属双极板是目前燃料电池双极板发展的主流趋势。但是金属双极板的制造工艺难度较大,由于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冲压成型之后很难保证双极板的平整度,若干片双极板叠加装堆之后会使电堆产生很大的内应力而无法释放,从而加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区和导流区,所述导流区的一端连接气体进出口;所述导流区包括若干成排和成行不连续分布的导流岛,所述导流岛呈圆角矩形凸起结构,且整体呈扇形分布;同一排所述导流岛的倾斜角度相同;同一行所述导流岛中沿远离活性区方向所述导流岛倾斜角度逐渐增大,阳极相邻所述导流岛之间增加角度为3-10°,阴极相邻所述导流岛之间增加角度为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区和导流区,所述导流区的一端连接气体进出口;所述导流区包括若干成排和成行不连续分布的导流岛,所述导流岛呈圆角矩形凸起结构,且整体呈扇形分布;同一排所述导流岛的倾斜角度相同;同一行所述导流岛中沿远离活性区方向所述导流岛倾斜角度逐渐增大,阳极相邻所述导流岛之间增加角度为3-10°,阴极相邻所述导流岛之间增加角度为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其特征在于,每行所述导流岛中各所述导流岛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活性区方向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所述导流岛之间呈错位布置,后一行所述导流岛的方向与于其前一行相邻两所述导流岛的角平分线方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双极板分配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岛的长度为1mm-4mm,宽度为1mm-2.5mm,其矩形圆角半径R为0.5mm-1.2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腾达杨敏张亚伟季文娇朱星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