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2984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包覆不均匀,炭化、石墨化后有结块现象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

A method of preparing graphit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by wet pressure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两大难题。汽车电动化是解决人类存在的两大难题的契入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是汽车电动化的最好解决方案。高功率高能量高首次效率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低比表面积、高振实、高首效、高克比容量长寿命的“核-壳”结构的石墨负极材料。传统的“核-壳”结构的石墨负极材料通常采用的包覆方式有气相沉积、固-固混合包覆和固-液混合包覆三种方法实现的。气相沉积包覆设备因温度场气流场均匀性难以控制,导致包覆均匀程度及效果比较差,产量小很少被采用。典型固-固混合包覆方法采用石墨粉和超细沥青粉通过机械融合后炭化、石墨化达到低比表面积、高振实、高首效、高克比容量的“核-壳”结构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即所谓的“干法包覆”,是目前常用的包覆方法,其缺点是(1)包覆不均匀,炭化、石墨化后有结块现象,包覆颗粒之间有粘连团聚,手感粗糙,必须有打散作业,即使打散过筛也有团聚结块的筛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n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1-P2-P3-P4加压包覆涂层,从最初的混合包覆涂层到最后的混合包覆涂层作业总时间不能低于120分钟,混合包覆涂层温度不低于1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压包覆涂层分四个阶段连续递增进行加压,每个阶段对应压力递增提高,即P1≥P2≥P3≥P4,P1-P2-P3-P4每个阶段加压压力P1在0.5-5.0MPa范围内,P2=2P1,P3=3P1,P4=4P1,每个阶段加压持续时间为60-240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包覆涂层作业全过程中多次穿插递增式加压包覆,首次加压包覆实施在混合包覆作业不少于50分钟,末次P1-P2-P3-P4加压包覆涂层作业后,至少要进行20分钟混合包覆作业方可出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步骤采用液相炭化与气相炭化包覆相结合,炭化过程,最高温度不低于1200℃,200-700℃之间最快升温速度不能超过5℃/小时,最高温度阶段持续时间不低于20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锋徐立宏刘琳李彩霞李元朱小龙郭彦兵张翼祥陈生惠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