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40298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属于电池石墨负极材料领域,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包覆不均匀,炭化、石墨化后有结块现象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

A method of preparing graphite anode material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by wet pressure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两大难题。汽车电动化是解决人类存在的两大难题的契入点。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是汽车电动化的最好解决方案。高功率高能量高首次效率长循环寿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低比表面积、高振实、高首效、高克比容量长寿命的“核-壳”结构的石墨负极材料。传统的“核-壳”结构的石墨负极材料通常采用的包覆方式有气相沉积、固-固混合包覆和固-液混合包覆三种方法实现的。气相沉积包覆设备因温度场气流场均匀性难以控制,导致包覆均匀程度及效果比较差,产量小很少被采用。典型固-固混合包覆方法采用石墨粉和超细沥青粉通过机械融合后炭化、石墨化达到低比表面积、高振实、高首效、高克比容量的“核-壳”结构的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即所谓的“干法包覆”,是目前常用的包覆方法,其缺点是(1)包覆不均匀,炭化、石墨化后有结块现象,包覆颗粒之间有粘连团聚,手感粗糙,必须有打散作业,即使打散过筛也有团聚结块的筛上料存在。(2)超细沥青粉制备难度很大,收率小能耗高。常规固-液混合包覆法虽然包覆涂层效果相比固-固混合包覆比较好,但在沥青中使用有大量机溶剂比如甲苯,在混合包覆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加热脱除、回收溶剂,能耗比较高,环境危害比较大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如何采用更有效、更经济、更环保的包覆涂层方法是目前大家竞相关注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包覆不均匀,炭化、石墨化后有结块现象,在混合包覆过程中能耗比较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1-P2-P3-P4加压包覆涂层,从最初的混合包覆涂层到最后的混合包覆涂层作业总时间不能低于120分钟,混合包覆涂层温度不低于140℃,最高不超过200℃。进一步的,加压包覆涂层分四个阶段连续递增进行加压,每个阶段对应压力递增提高,即P1≥P2≥P3≥P4。P1-P2-P3-P4每个阶段加压压力P1在0.5-5.0MPa范围内,P2=2P1,P3=3P1,P4=4P1,每个阶段加压持续时间为60-240秒。进一步的,在混合包覆涂层作业全过程中多次穿插递增式加压包覆,首次加压包覆实施在混合包覆作业不少于50分钟,末次P1-P2-P3-P4加压包覆涂层作业后,至少要进行20分钟混合包覆作业方可出料。进一步的,所述炭化步骤采用液相炭化与气相炭化包覆相结合。炭化过程,最高温度不低于1200℃,200-700℃之间最快升温速度不能超过5℃/小时,最高温度阶段持续时间不低于20小时。进一步的,所述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18-48%:51-80%:1-2%。进一步的,沥青为中高温石油沥青或煤沥青;稀释剂为煤油、柴油、液压油或煤沥青蒸馏的轻质组分之一或其混合物;表面活性剂为能降低固-液包覆涂层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物质。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的制备过程为,在加热熔化静置的液态沥青中加入有机物稀释剂、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备的复合包覆涂层材料温度不低于100℃。进一步的,石墨粉加入加压包覆釜中需要预热60℃以上;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加入加压包覆釜预热的石墨粉中。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石墨粉的配比为5-30重量份:100重量份,二者进行充分地混合包覆涂层作业。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粉采用人造石墨粉或天然石墨粉,粒度小于10mm,纯度大于99.9%,石墨化度不低于94.0%,经过粗磨、精磨,球化分级中位径为6-17μm,最大粒径小于65μm,比表面积小于17.0m2/g,振实密度大于0.60g/cm3。本专利技术的包覆涂层作业完成后的石墨粉加入匣钵中置入炭化炉中使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同时进行液相炭化与气相炭化包覆。本专利技术的要旨是包覆涂层作业与气相热解沉积和液相炭化聚合反应相互协同,目标在于得到如图1所示的理想的典型的核壳结构的颗粒。其核为球形化后的石墨颗粒,石墨颗粒表面均匀包覆有一层无定形碳,包覆层应完全覆盖石墨表面,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完整结构的无定型非石墨质碳更佳。其核心技术要点包括:包覆用碳源的选择、包覆量的选择、包覆方式的选择、和碳化过程的控制。包覆碳源是指前驱体有机物的选择。不同的有机物,其碳化温度、碳收得率、碳膜致密程度等均有较大差异。本专利技术采用中高温石油沥青或煤沥青作为前驱体,加入一定量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物质,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制备的复合包覆涂层材料温度不低于100℃。有机物稀释剂既能调整降低沥青粘度,使包覆涂层效果充分发挥,又能在包覆混合物炭化时转化为气相热解碳源。表面活性剂充分降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固-液界面张力,增加包覆液对石墨颗粒的浸润性渗透性。包覆量只是包覆剂与石墨颗粒的质量比。不同的包覆量,其包覆的碳层的厚度、炭化后粉体的表面包覆层厚度均有较大差异。包覆量太少则起不到包覆效果,包覆量太多则粉体容易团聚粘连。本专利技术的要旨还在于通过制备复合包覆涂层材料使石墨颗粒表面包覆涂层更容易实现。理想的石墨颗粒是球形的,实际中石墨颗粒是不规则的,而且表面往往有各种缺陷,如空洞、裂隙、凹凸等等。参见附图2。本专利技术递增式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剂充分地与石墨颗粒表面的空洞、凹陷被填充,裂隙被修复,不规则的石墨颗粒被包覆填充后形成镶嵌结构,更趋向球形完整地包覆层,通过炭化形成比较完整的类球形石墨颗粒。在本专利技术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设置了未采用递增式加压包覆技术,其它方法完全相同作对比实验。炭化后筛分作业发现,未采用递增式加压包覆技术对照组,有大到蚕豆样、黄豆样、小到米粒样大小不等的筛上物,外表坚硬,挤碎后发现中心有大量干粉存在。本专利技术的炭化过程在一个相对密封的炉中炉的箱式容器中进行。碳化过程即复合包覆涂层材料有机物碳化曲线的设定。其碳化曲线主要取决于有机物在其热解过程中的分解温度及速率,并使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受热轻质烃类组分优先气化,在相对密闭的容器中气化的烃类组分在物料之间往来窜行,在高温固相颗粒表面热解气相沉积即气相炭化,形成优良的热解炭薄膜包覆层。同时,随着热解温度的不断升高,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的重质芳香烃组分发生聚合反应结焦在颗粒物料表面即液相炭化,使其碳质包覆层致密牢固均匀完整。本专利技术方法环保节能,易于工业化生产,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克比容量≥355mAh/g、首次库仑效率≥95.0%、振实密度≥0.90g/cm3、比表面积≤3.5m2/g、加工性能好,适合应用于动力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n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法加压包覆涂层制备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石墨粉粗精磨使其球化分级,球化整形后,与复合包覆涂层材料在递增式加压包覆釜中加压包覆涂层,使包覆涂层材料与石墨颗粒充分浸润融合、填充嵌合,形成完整的包覆层;之后进行炭化,得到石墨负极材料;所述复合包覆涂层材料由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
混合包覆涂层作业中穿插采用递增式P1-P2-P3-P4加压包覆涂层,从最初的混合包覆涂层到最后的混合包覆涂层作业总时间不能低于120分钟,混合包覆涂层温度不低于1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压包覆涂层分四个阶段连续递增进行加压,每个阶段对应压力递增提高,即P1≥P2≥P3≥P4,P1-P2-P3-P4每个阶段加压压力P1在0.5-5.0MPa范围内,P2=2P1,P3=3P1,P4=4P1,每个阶段加压持续时间为60-240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混合包覆涂层作业全过程中多次穿插递增式加压包覆,首次加压包覆实施在混合包覆作业不少于50分钟,末次P1-P2-P3-P4加压包覆涂层作业后,至少要进行20分钟混合包覆作业方可出料。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步骤采用液相炭化与气相炭化包覆相结合,炭化过程,最高温度不低于1200℃,200-700℃之间最快升温速度不能超过5℃/小时,最高温度阶段持续时间不低于20小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沥青、有机物稀释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锋徐立宏刘琳李彩霞李元朱小龙郭彦兵张翼祥陈生惠
申请(专利权)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