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每组涂覆区包括两个子涂覆区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裁切所述涂敷区,使每组涂敷区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由所述子涂覆区裁切而成,所述极耳由所述空白区裁切而成;对所述极片进行叠片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表面,以及第二子极片表面设置有隔膜。由于同时对两个子极片进行叠片,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可以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thium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
,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要比燃油汽车更为环保,更为经济实惠,是汽车发展的未来。因此,各个国家纷纷采取高额补贴等方式来鼓励电动汽车发展。但随着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研究更加深入,人们发现,实际上电动汽车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动力的锂电池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重点发展对象。不断优化电池生产工艺,最大可能的提高生产效率是电池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发展途径。在整个电芯的生产工序中,组装段的极组合成工序又是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工序,如何提高极组的生产效率和叠片质量是接下来在电芯生产工艺研发上重要思考点之一。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电池厂商均采用传统的卷绕工艺,采用卷绕工艺最突出的优势就是电芯组装过程中生产效率高,但是卷绕工艺也存在一些重大弊端,与电池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因此有不少厂家开始使用叠片工艺。因为叠片工艺相较于传统的卷绕工艺而言有能提高电芯的能量密度、降低电池内阻,降低电池的膨胀,提高电池的性能等诸多优势。但是目前叠片工艺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如何提高叠片的效率和精确度是叠片工艺相对于卷绕工艺而言最急于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锂电池叠片工艺,提高叠片的精度、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可以提高极组组装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方便性和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在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每组涂覆区包括两个子涂覆区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裁切所述涂敷区,使每组涂敷区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由所述子涂覆区裁切而成,所述极耳由所述空白区裁切而成;对所述极片进行叠片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表面,以及第二子极片表面设置有隔膜。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极耳包括两个子极耳。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极耳的高度为10-20mm。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极耳的宽度为35-60mm。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可以是第一正极片或第一负极片,所述第二子极片的极性和尺寸与所述第一子极片相同,所述极耳可以是正极耳或负极耳。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正极片的高度为50-600mm,宽度为50-300mm;所述第一负极片的高度和宽度为所述第一正极片的高度和宽度分别加2-8mm。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耳在所述第一正极片上的位置与所述负极耳在所述第一负极片上的位置不重合。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膜的尺寸为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长和宽分别加0.5-5mm。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将叠好的极片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折叠。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将叠好的极片沿所述极耳水平方向上的中心线切开后叠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在涂覆过程中形成包含两个子涂覆区和位于所述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再对所述涂覆区进行裁切形成包含两个子极片和极耳的极片,然后同时对两个子极片进行叠片形成两个裸电芯,最后将两个裸电芯合并封装,这种叠片方法简单高效,易于实施,尤其是对一些大容量的电芯更加适用,不仅提高了极组组装过程中的精确性和方便性,而且提高了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更重要的是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望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附图说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中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表示类似的结构。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其他方式的实施例也可能同样的完成本申请中的专利技术意图。应当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涂覆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辊压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相互独立的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叠片工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裸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两裸电芯合并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提供了本申请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要求,目的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申请中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局部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工艺流程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所述的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参考图1,步骤一为制浆(Mixing),将电极活性物质以及其他配料混合均匀并调制成电极浆料。制浆过程中,搅拌速度,搅拌时间,搅拌温度等条件以及不同配料的选择都会影响得到的电极浆料的粘度,颗粒直径,导电性能等,对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直接影响。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其他配料包括导电剂,粘结剂,溶剂等。所述导电剂,粘结剂,溶剂的材料选择和配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活性物质可以是正极活性物质或者负极活性物质;所述电极浆料可以是正极浆料或者负极浆料。继续参考图1和图2,步骤二为涂覆,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电极浆料涂覆于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100,每组涂覆区100包括两个子涂覆区101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101之间的空白区102。其中,所述子涂覆区101用于后续形成子极片,所述空白区102用于后续形成极耳。由于所述空白区102用于后续形成极耳,所述极耳包括两个子极耳,因此所述空白区102的宽度要大于单个子极耳的高度的两倍。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体为箔片。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箔片的材料例如为金属铜或金属铝。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得到效果更好的极片,所述电极浆料要连续地,均匀地涂覆于所述集流体表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极片的干燥度对极片的性能有影响,因此在涂覆完成后,要将涂覆好的集流体进行干燥。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所述包含两个子涂覆区101的涂覆区100,所述两个子涂覆区101可以在后续工艺中分别形成两个一体的子极片,然后同时对所述两个一体的子极片进行叠片工艺形成两个裸电芯,最后将所述两个裸电芯合并封装,简单高效,易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在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每组涂覆区包括两个子涂覆区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n裁切所述涂敷区,使每组涂敷区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由所述子涂覆区裁切而成,所述极耳由所述空白区裁切而成;/n对所述极片进行叠片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表面,以及第二子极片表面设置有隔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集流体表面形成至少一组涂覆区,每组涂覆区包括两个子涂覆区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子涂覆区之间的空白区;
裁切所述涂敷区,使每组涂敷区形成一个以上相互独立的极片,所述极片包括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的极耳,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和第二子极片由所述子涂覆区裁切而成,所述极耳由所述空白区裁切而成;
对所述极片进行叠片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子极片表面,以及第二子极片表面设置有隔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耳包括两个子极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极耳的高度为10-2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极耳的宽度为35-6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极片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贲晴,郭恒志,李水晶,李根雨,
申请(专利权)人:凌帕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四川新敏雅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新敏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科诺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