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传输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023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14:22
提供一种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适当传输电力的电力传输单元。第一线圈图案具有第一内侧图案(42a~42c)以及设置于第一内侧图案(42a~42c)外侧的第一外侧图案(42d~42f)。第二线圈图案具有第二内侧图案(45a~45c)以及设置于第二内侧图案(45a~45c)外侧的第二外侧图案(45d~45f)。第一以及第二线圈图案构成为第一内侧图案(42a~42c)和第二外侧图案(45d~45f)被连结,且第一外侧图案(42d~42f)和第二内侧图案(45a~45c)被连结。并且,第一以及第二线圈图案与接收单元的输电线圈图案非接触地传输电力。

Power transmission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传输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传输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电力传输单元,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非接触输电的输电装置。输电装置包括进行输电的输电线圈、对该输电线圈供给电力的电力设备以及容纳输电线圈和电力设备的壳体。在配对侧接收线圈被与输电线圈对置配置的状态下,输电装置通过电磁感应以非接触的方式从输电线圈向接收线圈供电。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922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输电装置,例如,在非接触地输电时输电效率有可能下降,在这方面有进一步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适当输电的电力传输单元。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到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力传输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基板,所述基板被构成为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具有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以及围绕轴线呈旋涡状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的第一线圈图案,所述第二层具有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围绕所述轴线呈旋涡状地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线圈图案,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具有第一内侧图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外侧的第一外侧图案,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具有第二内侧图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图案外侧的第二外侧图案,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与配对侧输电线圈图案非接触地进行输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和所述第二外侧图案连结,且所述第一外侧图案和所述第二内侧图案连结。上述电力传输单元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所述第一线圈图案构成为所述第一内侧图案以及所述第一外侧图案分别在第一基材的各层层叠多层,且将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彼此连结,将所述第一外侧图案彼此连结,所述第二线圈图案所述第二内侧图案以及所述第二外侧图案分别在第二基材的各层层叠多层,且将所述第二内侧图案彼此连结,将所述第二外侧图案彼此连结。上述电力传输单元中,优选为,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所述第一内侧图案的所述轴线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外侧图案的所述轴线侧的端部被连结,且所述第一外侧图案的所述轴线一侧的端部和所述第二内侧图案的所述轴线侧的端部被连结。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力传输单元中,第一以及第二线圈图案由于第一内侧图案和第二外侧图案被连结,且第一外侧图案和第二内侧图案被连结,因此能够抑制邻近效应,从而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适当传输电力。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单元构成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构成例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构成例的后视图。图5是图3的部分放大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高频电阻(趋肤效应)的图。图7A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一个线圈图案)的电流密度分布的图。图7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三个线圈图案)的电流密度分布的图。图7C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六个线圈图案)的电流密度分布的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高频电阻的增加率的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高频电阻(邻近效应)的图。图10A是示出比较例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电流密度分布的图。图10B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的电流密度分布的图。附图标记1A输电单元1B接收单元40多层基板(基板)40A第一层40B第二层41第一基材42第一线圈图案44第二基材45第二线圈图案42a~42c第一至第三的图案(第一内侧图案)42d~42f第四至第六的图案(第一外侧图案)45a~45c第一至第三的图案(第二内侧图案)45d~45f第四至第六的图案(第二外侧图案)420a~420c端部420d~420f端部450a~450c端部450d~450f端部X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对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且,以下记载的构成要素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要素、实质相同的要素。而且,以下记载的特征可以适当结合。另外,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要点的范围内可以对构成进行各种省略、置换或者变更。〔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装置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装置1的构成例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40C的构成例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40C的构成例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电线圈图案40C的构成例的后视图。图5是图3的部分放大图。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力传输装置1为非接触输电的装置。如图1所示,电力传输装置1具有作为电力传输单元的输电单元1A和作为电力传输单元的接收单元1B。输电单元1A与接收单元1B对置配置,且非接触地输电。接收单元1B与输电单元1A对置地配置,且非接触地接收电力。输电单元1A和接收单元1B由于构造相同,所以在以下的说明中,就输电单元1A进行说明,而省略对接收单元1B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输电单元1A具有电线10、电子部件20、铁氧体30以及作为基板的多层基板40。电线10是电流通过的导线。电线10的一端连接于供电的电力供给部(图示省略),另一端连接于多层基板40。电线10使从电力供给部供给的电流流到多层基板40。电子部件20被安装在多层基板40的安装面,并进行电气处理。铁氧体30是含有磁性材料的部件,例如,是氧化铁和金属的复合氧化物。铁氧体30例如被形成为矩形的板状,且被形成为与输电线圈图案40C(参照图2等)大小相同。铁氧体30在沿着输电线圈图案40C的轴线X的轴线方向上设置为与输电线圈图案40C相对置。铁氧体30使利用输电线圈图案40C而产生的磁通量通过,并抑制该磁通量的损失。多层基板40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20,构成将该电子部件20电连接的电路,即所谓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多层基板40构成为包括第一层40A和第二层40B,该第一层40A以及第二层40B被层叠而多层化。第一层40A具有第一基材41和第一线圈图案42。第一基材41由例如环氧树脂、玻璃环氧树脂、浸纸环氧树脂、陶瓷等绝缘性材料构成,且被形成为平板状(膜状)。第一基材41利用铜箔等导电性部件来形成有第一线圈图案42等的导体图案。第一线圈图案42是利用铜箔等导电性部件形成于第一基材41的导体图案。如图2以及图3所示,第一线圈图案42形成为围绕轴线X呈旋涡状,且从轴线方向看被形成为矩形(正方形)。第一线圈图案42构成为2层,例如具有上层线圈图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n具有基板,所述基板被构成为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n所述第一层具有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以及围绕轴线呈旋涡状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的第一线圈图案,所述第二层具有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围绕所述轴线呈旋涡状地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线圈图案,/n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具有第一内侧图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外侧的第一外侧图案,/n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具有第二内侧图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图案外侧的第二外侧图案,/n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与配对侧输电线圈图案非接触地进行输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和所述第二外侧图案连结,且所述第一外侧图案和所述第二内侧图案连结。/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9 JP 2018-1502421.一种电力传输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板,所述基板被构成为包括第一层和第二层,
所述第一层具有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一基材以及围绕轴线呈旋涡状地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的第一线圈图案,所述第二层具有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第二基材以及围绕所述轴线呈旋涡状地形成于所述第二基材的第二线圈图案,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具有第一内侧图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外侧的第一外侧图案,
所述第二线圈图案具有第二内侧图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内侧图案外侧的第二外侧图案,
所述第一线圈图案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图案与配对侧输电线圈图案非接触地进行输电,其中所述第一内侧图案和所述第二外侧图案连结,且所述第一外侧图案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东尼·温布谷·纳乌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