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波长转换元件、光源装置和投影仪。
技术介绍
下述专利文献1公开了利用通过对荧光体照射激励光而生成的荧光作为照明光的光源装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95098号公报一般而言,从荧光体射出的荧光成为朗伯特辐射,因此,光学扩展量(Etendue)容易变大。当光学扩展量增大时,配置于荧光体后级的光学系统不吸收荧光的一部分,荧光的利用效率会下降。因此,虽然可认为当减小荧光体上的激励光的入射面积时光学扩展量减小,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当减小激励光的入射面积时激励光的光密度升高而使得称作光淬灭的现象的影响增大。光淬灭是指如下现象:如果在荧光体处于激励状态时吸收荧光,则由于将电子重新激发到不伴随发光的导带而使荧光发光效率下降。这样,在现有的光源装置中,难以抑制光淬灭的影响并减小光学扩展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波长转换元件的特征在于,具有:波长转换层,其对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而生成荧光;以及第1反射部件,其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元件具有:/n波长转换层,其对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而生成荧光;以及/n第1反射部件,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中的射出所述荧光的射出面倾斜,反射所述荧光。/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8 JP 2018-1496681.一种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元件具有:
波长转换层,其对激励光进行波长转换而生成荧光;以及
第1反射部件,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波长转换层中的射出所述荧光的射出面倾斜,反射所述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反射部件设置于波长转换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具有凸状部件,该凸状部件由与所述波长转换层不同的物质形成,设置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射出面侧,
所述第1反射部件设置于所述凸状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具有透光性部件,该透光性部件使所述荧光透过,设置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射出面侧,
所述第1反射部件设置于所述透光性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还具有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配置于所述波长转换层的所述射出面侧,至少使由所述第1反射部件反射的所述荧光的行进方向发生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波长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波长转换元件具有:
光学元件,其与所述透光性部件相对地配置,至少使由所述第1反射部件反射的所述荧光的行进方向发生变化;以及
低折射率层,其设置于所述透光性部件...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