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养殖
,具体为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
技术介绍
食用菌地培养一般是在大棚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温控和湿度的控制,一般湿度的控制是通过洒水完成的,而温控是通过炉子燃烧产生热量,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但是现有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第一,传统的食用菌大棚用炉,不环保,燃料一般采用木材或木炭,忽略了废菌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第二,传统的食用菌大棚用炉,放料复杂,无法快速放料,无法及时对炉内进行补充燃料,影响炉内持续燃烧;第三,传统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废灰不易清理,废灰堆积会影响炉内燃烧,导致火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环保、放料复杂和废灰不易清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包括主体、壳体、炉体和输料管,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壳体,且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放料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包括主体(1)、壳体(3)、炉体(11)和输料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壳体(3),且壳体(3)的顶端安装有放料口(19),所述壳体(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破碎腔(18),所述壳体(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收集腔(4),且收集腔(4)的一侧连接有输料管(17),所述输料管(17)的内部安装有输料轴(5),且输料轴(5)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结构(21),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炉体(11),且炉体(11)的顶端安装有烟囱(12),所述烟囱(12)的外侧设置有置物腔(16),且置物腔(16)的外侧安装有多孔隔板(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包括主体(1)、壳体(3)、炉体(11)和输料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壳体(3),且壳体(3)的顶端安装有放料口(19),所述壳体(3)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破碎腔(18),所述壳体(3)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收集腔(4),且收集腔(4)的一侧连接有输料管(17),所述输料管(17)的内部安装有输料轴(5),且输料轴(5)的一端设置有驱动结构(21),所述主体(1)的另一侧安装有炉体(11),且炉体(11)的顶端安装有烟囱(12),所述烟囱(12)的外侧设置有置物腔(16),且置物腔(16)的外侧安装有多孔隔板(13),所述输料管(17)的一端与置物腔(16)相连通,所述炉体(11)的顶端安装有盖体(14),且盖体(14)的顶端设置有空气滤芯(15),所述炉体(11)的一侧安装有放料结构(6),所述炉体(11)的内部设置有燃烧腔(7),且燃烧腔(7)的外侧设置有耐高温材料(10),所述炉体(11)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卡槽(22),且卡槽(22)之间设置有筛板(9),所述炉体(11)内部的底端安装有积灰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破碎滚轴(2),且破碎滚轴(2)关于壳体(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滚轴(2)的一端均安装有齿轮(20),且齿轮(20)相互啮合,齿轮(20)一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2001),齿轮(20)与齿轮(20)之间构成啮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废菌包为燃料的食用菌大棚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结构(6)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第一夹臂(601)、第二夹臂(603)、收缩弹簧(604)、铰接座(605)和挡板(602),炉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田,刘兵,刘留,张军祥,潘星成,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爱乐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