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9644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在支撑腿上,支撑腿固定在第二伸缩杆底部,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液压缸上,第二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控制箱底板上,第二控制箱内设置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部设置水箱,水箱中设置三个气囊,气囊下方设置第四箱体,第四箱体内设置按压开关,在测绘装置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后,通过第一伸缩杆对测绘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后,水箱中的水向最低处流动,最低处的气囊向上拉钢丝线,钢丝线带动使按压开关打开,使对应的第一伸缩杆伸长,当第一伸缩杆伸长后,水面降低气囊不再拉动钢丝线,使测绘装置保持水平,保证了测绘的精确度。

A surveying and mapping device easy to adj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测绘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程建设前期通常采用经纬仪、全站仪等测绘仪器进行各种定向、测距、测角、测高、测图以及摄影测量等方面的工作,而且测绘时都会使用测绘仪器三脚架,三脚架主要是用来支持和稳定三脚架上所安装的机头,在测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复杂不平的地面情况,都离不开三脚架的帮助,但是现有技术下的三脚架不方便调节,在移动的时候需要人工搬运,而且需要人工对三脚架进行水平调整,更换位置就需要对三脚架进行再度调整,操作麻烦,大大影响了测绘的效率,而且因为是人工调节,往往会出现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测绘工作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在支撑腿上,支撑腿固定在第二伸缩杆底部,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液压缸上,第二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控制箱底板上,第二控制箱上侧中部固定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在第一液压缸下方,第一液压缸固定在第一箱体顶板上,第一箱体顶板左侧固定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内设置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部设置水箱,水箱中部设置两个隔板,水箱中设置三个气囊,气囊下侧固定钢丝线,钢丝线穿过下侧第一固定片和第三箱体进入第四箱体内,钢丝线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一转动杆设置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固定在第四箱体侧壁上,第一转动杆上部设置开孔,第一转动杆内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第二转动杆上,第一转动杆上端固定铰支座,第一转动杆上的铰支座铰接在连接杆下端,连接杆上端铰接的铰支座固定在移动块上,移动块两侧均设置弹簧管,弹簧管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槽固定在第四箱体顶板上,第二转动杆上固定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杆右端上侧设置按压开关。优选的,所述万向轮在装置本体底部呈三角形排列。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底板上的第二伸缩杆外侧固定限位管。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顶板上侧中部设置固定杆,固定杆左侧的第一箱体顶板上固定把手,固定杆顶端设置测绘装置。优选的,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气囊外侧设置固定网,固定网上下两端均设置第一固定片,第一固定片固定在第三箱体的侧板上。优选的,所述按压开关固定在第二固定片下侧,第二固定片固定在第四箱体侧板上。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在支撑腿上,支撑腿固定在第二伸缩杆底部,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液压缸上,第二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控制箱底板上,第二控制箱内设置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部设置水箱,水箱中设置三个气囊,气囊下方设置第四箱体,第四箱体内设置按压开关,第一箱体顶板上侧中部设置固定杆,固定杆左侧的第一箱体顶板上固定把手,固定杆顶端设置测绘装置,握住把手可以将测绘装置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控制箱调节第一液压缸,使第一伸缩杆伸长或者缩短对测绘装置的高度进行初步调节,通过第一伸缩杆对测绘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后,水箱中的水向最低处流动,最低处的气囊向上拉钢丝线,钢丝线带动使按压开关打开,使对应的第一伸缩杆伸长,当第一伸缩杆伸长后,水面降低气囊不再拉动钢丝线,使测绘装置保持水平,对测绘装置进行再次调节,工人可以方便地对测绘装置进行移动,同时不需要人工对测绘装置进行水平调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小了人为误差,保证了测绘的精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装置本体结构图;图2是第一箱体内部结构图;图3是第一箱体内第二伸缩杆处水平截面图;图4是第二控制箱内部结构图;图5是图4中A处放大图;图6是第四箱体内部机构图。图中标号1、装置本体;2、固定杆;3、测绘装置;4、把手;5、第一箱体;6、支撑腿;7、万向轮;8、限位管;9、第一控制箱;10、第一液压缸;11、第一伸缩杆;12、第二控制箱;13、第二液压缸;14、第二伸缩杆;16、第二箱体;17、隔板;18、水箱;19、第三箱体;20、固定网;21、第一固定片;22、气囊;23、钢丝线;24、固定槽;25、第一转动杆;26、第一转动轴;27、固定轴;28、第四箱体;29、弹簧管;30、移动块;31、铰支座;32、连接杆;33、开孔;34、第二转动杆;35、第二固定片;36、按压开关;37、第二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万向轮7,万向轮7在装置本体1底部呈三角形排列,万向轮7固定在支撑腿6上,支撑腿6固定在第二伸缩杆14底部,第二伸缩杆14固定在第一箱体5内的第二液压缸13上,第一箱体5底板上的第二伸缩杆14外侧固定限位管8,限位管8限定第二伸缩杆14的角度,第二液压缸13固定在第二控制箱12底板上,第二控制箱12上侧中部固定第一伸缩杆11,第一伸缩杆11上端固定在第一液压缸10下方,第一液压缸10固定在第一箱体5下侧顶板上,第一箱体5顶板上侧中部设置固定杆2,固定杆2左侧的第一箱体5顶板上固定把手4,固定杆2顶端设置测绘装置3,第一箱体5顶板下方左侧固定第一控制箱9,第二控制箱12内设置第三箱体19,第三箱体19内部设置水箱18,水箱18中部设置两个隔板17,隔板17上设置有通孔,水箱18中设置三个气囊22,气囊22外侧设置固定网20,固定网20上下两端均设置第一固定片21,第一固定片21固定在第三箱体19的侧板上,气囊22下侧固定钢丝线23,钢丝线23穿过下侧第一固定片21和第三箱体19进入第四箱体28内,钢丝线23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25上,第一转动杆25设置第一转动轴26,第一转动轴26固定在第四箱体28侧壁上,第一转动杆25上部设置开孔33,第一转动杆25内设置固定轴27,固定轴27固定在第二转动杆34上,第一转动杆25上端固定铰支座31,第一转动杆25上的铰支座31铰接在连接杆32下端,连接杆32上端铰接的铰支座31固定在移动块30上,移动块30两侧均设置弹簧管29,弹簧管29固定在固定槽24内,固定槽24固定在第四箱体28顶板上,第二转动杆34上固定第二转动轴37,第二转动杆34右端上侧设置按压开关36,按压开关36固定在第二固定片35下侧,第二固定片35固定在第四箱体28侧板上。握住把手4可以将测绘装置通过万向轮7进行移动,通过第一控制箱9调节第一液压缸10,使第一伸缩杆11伸长或者缩短对测绘装置的高度进行初步调节,通过第一伸缩杆11对测绘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后,水箱18中的水向最低处流动,最低处的气囊22受到浮力增大向上拉钢丝线23,钢丝线23向上拉第一转动杆25,使第一转动杆25绕第一转动轴26转动,钢丝线23固定处与第一转动轴26的距离大于第一转动轴26与固定轴的长度,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在支撑腿上,支撑腿固定在第二伸缩杆底部,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液压缸上,第二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控制箱底板上,第二控制箱上侧中部固定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在第一液压缸下方,第一液压缸固定在第一箱体顶板上,第一箱体顶板左侧固定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内设置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部设置水箱,水箱中部设置两个隔板,水箱中设置三个气囊,气囊下侧固定钢丝线,钢丝线穿过下侧第一固定片和第三箱体进入第四箱体内,钢丝线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一转动杆设置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固定在第四箱体侧壁上,第一转动杆上部设置开孔,第一转动杆内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第二转动杆上,第一转动杆上端固定铰支座,第一转动杆上的铰支座铰接在连接杆下端,连接杆上端铰接的铰支座固定在移动块上,移动块两侧均设置弹簧管,弹簧管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槽固定在第四箱体顶板上,第二转动杆上固定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杆右端上侧设置按压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测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装置本体底部设置万向轮,万向轮固定在支撑腿上,支撑腿固定在第二伸缩杆底部,第二伸缩杆固定在第一箱体内的第二液压缸上,第二液压缸固定在第二控制箱底板上,第二控制箱上侧中部固定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端固定在第一液压缸下方,第一液压缸固定在第一箱体顶板上,第一箱体顶板左侧固定第一控制箱,第二控制箱内设置第三箱体,第三箱体内部设置水箱,水箱中部设置两个隔板,水箱中设置三个气囊,气囊下侧固定钢丝线,钢丝线穿过下侧第一固定片和第三箱体进入第四箱体内,钢丝线下端固定在第一转动杆上,第一转动杆设置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固定在第四箱体侧壁上,第一转动杆上部设置开孔,第一转动杆内设置固定轴,固定轴固定在第二转动杆上,第一转动杆上端固定铰支座,第一转动杆上的铰支座铰接在连接杆下端,连接杆上端铰接的铰支座固定在移动块上,移动块两侧均设置弹簧管,弹簧管固定在固定槽内,固定槽固定在第四箱体顶板上,第二转动杆上固定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杆右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彩霞王珍朱玲玲邢会敏沈博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