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620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的第一构件上具有压紧面和连接螺杆;第二构件,所述的第二构件上具有连接板;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的连接螺杆上并由一螺接在连接螺杆上的连接螺母压紧在所述的压紧面上,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侧壁上具有内凹部;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凹部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套设在所述的内凹部外,且所述的内凹部垫设在连接孔的内侧壁与连接螺杆的外侧壁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方便了装配和拆装维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能够避免第二构件与连接螺杆发生碰撞和摩擦而发出刺耳噪音,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吸震作用,能够有效对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进行保护,延长使用寿命。

A damping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ship's internal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设计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船舶内的壁板、吊顶、天花板等内装构件需要连接在船舱的底座、舱壁、顶板等上进行固定,目前此类固定通常采用焊接方式来实现,装配较为不便和费时,同时也无法拆装维修,另外,船舶在形式过程中出现颠簸晃动时,这些构件相互之间或者与船舱之间容易出现窜动撞击,一方面会产生噪音,另一方面也容易导致构件出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维修,能够有效减小噪音的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构件,所述的第一构件上具有压紧面和连接螺杆;第二构件,所述的第二构件上具有连接板;弹性缓冲件,套设在所述的连接螺杆上并由一螺接在连接螺杆上的连接螺母压紧在所述的压紧面上,所述弹性缓冲件的侧壁上具有内凹部;所述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凹部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构件(10),所述的第一构件(10)上具有压紧面(11)和连接螺杆(12);/n第二构件(20),所述的第二构件(20)上具有连接板(21);/n弹性缓冲件(30),套设在所述的连接螺杆(12)上并由一螺接在连接螺杆(12)上的连接螺母(13)压紧在所述的压紧面(11)上,所述弹性缓冲件(30)的侧壁上具有内凹部(31);/n所述的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凹部(31)相适配的连接孔(22),所述的连接孔(22)套设在所述的内凹部(31)外,且所述的内凹部(31)垫设在连接孔(22)的内侧壁与连接螺杆(12)的外侧壁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件(10),所述的第一构件(10)上具有压紧面(11)和连接螺杆(12);
第二构件(20),所述的第二构件(20)上具有连接板(21);
弹性缓冲件(30),套设在所述的连接螺杆(12)上并由一螺接在连接螺杆(12)上的连接螺母(13)压紧在所述的压紧面(11)上,所述弹性缓冲件(30)的侧壁上具有内凹部(31);
所述的连接板(21)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凹部(31)相适配的连接孔(22),所述的连接孔(22)套设在所述的内凹部(31)外,且所述的内凹部(31)垫设在连接孔(22)的内侧壁与连接螺杆(12)的外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部(31)呈环状并环绕在所述连接螺杆(12)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件(30)包括均套设在所述连接螺杆(12)上的两弹性组成件(32),该两弹性组成件(32)由所述的连接螺母(13)压紧在一起并一起形成所述的内凹部(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凹部(31)位于所述弹性缓冲件(30)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内装构件的减震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螺母(13)与弹性缓冲件(30)之间垫设有垫片(14)。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志兵王飞李丰闫波牧传苗张伟华王志豹聂瑞香高逢春乐文标占燕邹莉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朝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