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961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包括内筒、外筒和减震主弹簧,所述减震主弹簧同时外套于内筒和外筒,还包括迎向内筒安装在外筒内底部的防触底阻尼件,所述内筒下行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时,与防触底阻尼件在横向上具有间隙;所述内筒通过活塞内套于外筒,所述内筒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开有润滑孔,外筒中与活塞下行相对的空间装有油液,且该空间连通于内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减震器采用设置于外筒底部的防触底阻尼件,在内筒下行并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的过程中,外筒内的液压油仅能通过间隙进入内筒,从而形成有效压缩阻尼力,可有效防止触底,同时液压油受压通过润滑孔流动至活塞的上方,利于活塞的润滑,并改善活塞的应力集中现象。

Damping shock absorber and tr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动车
,涉及一种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机动车辆的必要部件,结构影响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性能的稳定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可靠,舒适性和操控性。现有减震器一般包括内筒、外筒和减震弹簧;内筒一般通过活塞内套于外筒,外筒与活塞下行相对的空间内充满液压油,内筒往复运动时,液压油在该空间内以及内筒内形成流动,起到润滑以及有限的液体阻尼的作用,实际上由于内筒和外筒直径相差不大,起到的阻尼作用也极为有限,无法形成有效的压缩阻尼力。现有技术中,三轮摩托车为了节约整体成本,前减震器中其中一个采用前述结构,该结构的减震器复原阻尼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无法形成有效的压缩阻尼,因此,在稍大的不平路面,则会出现减震器触底的情况下,严重影响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性。因此,需要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能够在不增加较多成本的条件下,合理调整减震器的压缩阻尼和复原阻尼以及缓冲刚度,在一般载荷以及不平路面行驶时不会轻易触底,提高操控性、舒适性和平稳性以及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能够在不增加较多成本的条件下,合理调整减震器的压缩阻尼和复原阻尼以及缓冲刚度,在一般载荷以及不平路面行驶时不会轻易触底,提高操控性、舒适性和平稳性以及安全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包括内筒、外筒和减震主弹簧,所述减震主弹簧同时外套于内筒和外筒,还包括迎向内筒安装在外筒内底部的防触底阻尼件,所述内筒下行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时与防触底阻尼件在横向上具有间隙;所述内筒通过活塞内套于外筒,所述内筒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开有润滑孔,外筒中与活塞下行相对的空间装有油液,且该空间连通于内筒。在内筒下行并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的过程中,外筒内的液压油仅能通过间隙进入内筒,从而形成有效压缩阻尼,同时液压油受压通过润滑孔流动至活塞的上方并对活塞上方形成压力,利于活塞的润滑,并改善由于下端压力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进一步,所述内筒还外套有导向塞,导向塞连接于外筒内壁并位于活塞上方,润滑孔贯通于活塞和导向塞之间的润滑腔内。在内筒向下运行的压缩行程中,液压油通过间隙进入内筒,内筒内的气体受压,在内筒向下运行过程中,活塞同步下行,润滑腔变大,在液压油未触及到润滑孔时,该润滑孔作为气孔,使得内筒内的压缩气体排至润滑腔内,改善内筒气体的气压,降低内筒中压缩气体的温度,当液压油触及到润滑孔时,液压油部分流动至润滑腔内并对活塞以及导向塞形成压力,利于导向塞和活塞的润滑,其中活塞的上下端均受到油压,在活塞与内筒之间以及活塞与外筒之间提高油膜成型效率,进而提高润滑效果,并改善活塞底部单独受力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活塞的使用寿命;在活塞减震主弹簧带动内筒上行时,润滑腔内液压油受压经润滑孔向外流动形成复原阻尼力对复原力形成补偿,提高减震的舒适度,同时润滑腔体内残留的气体受压形成缓冲,以改善阻尼力的突变现象。进一步,在内筒底部未接触油液时,油液液面高出防触底阻尼件顶部10-20mm。液面高度与阻尼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决定了阻尼力的大小,通过对二者相对位置关系的确定,控制阻尼力的大小,使得该阻尼力在人体较为舒适的范围内,而且也控制油压在相应的范围内,避免油压过高导致的液压油泄露。进一步,润滑孔距离内筒底部的距离小于液面高度30-40mm。通过该距离控制确保在内筒套于防触底阻尼件初期,液压油不进入润滑孔内,保证该过程压缩阻尼力的稳定。进一步,所述内筒和防触底阻尼件横截面为圆形,且在内筒下行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时防触底阻尼件外圆与内筒内圆之间形成径向间隙。圆形结构利于制造和装配,提高工作效率,并节约制造成本;进一步,所述防触底阻尼件迎向内筒的顶部为锥台形,所述锥形台的锥度为20-25°,所述锥形台所占防触底阻尼件的轴向长度的15-25%。锥形台结构使得阻尼过程由小到大缓冲进行,避免由于突然的阻尼导致的较大的顿挫感,同时锥台通过较大的锥度利于对心还利于对内筒进行下行引导,矫正防触底阻尼件的偏心,避免防触底阻尼件柱状体与内筒之间的干涉,通过较大的锥度并配合锥形台所占长度比例在阻尼过程中可增大阻尼力线性变化的角度,使得压缩阻尼力在较小的行程内平滑的达到峰值,提高防触底效果,并可降低减震器的减震行程,提高减震器的紧凑性,该锥形台提高压缩阻尼力的同时可使阻尼缓冲过程平缓过渡,形成的线性阻尼力变化提高驾乘的舒适性和平稳性,可有效缓冲防触底阻尼前的震动,保证行驶舒适性并有效避免触底。进一步,所述径向间隙为0.8-1.2mm。该间隙配合锥形台的锥度以及锥形台的轴向长度,可降低防触底阻尼件与内筒内圆干涉的几率,降低减震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率,在较小的减震行程内提供充足且稳定的压缩阻尼力,而且可降低对防触底阻尼件的安装精度要求。进一步,所述润滑腔内设置有防止活塞与导向塞接触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防止内筒上行复位时活塞与导向塞的刚性接触,提高活塞和导向塞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防触底阻尼件焊接或一体成型于外筒底部。该连接方式相比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大大提高了防触底阻尼件的稳定性,有效保证防触底阻尼件与内筒的同心度,降低故障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所述三轮摩托车的前叉组件中至少其中一个减震器采用上述所述的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及三轮摩托车,采用设置于外筒底部的防触底阻尼件,在内筒下行并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的过程中,外筒内的液压油仅能通过间隙进入内筒,从而形成有效压缩阻尼力,可有效防止触底,同时液压油受压通过润滑孔流动至活塞的上方并对活塞上方形成压力,利于活塞的润滑,并改善由于活塞一端压力较大造成的应力集中现象,在内筒上行时,润滑腔内液压油受压经润滑孔向外流动形成复原阻尼力对复原力形成补偿,通过该结构合理的调整减震器的压缩阻尼力和复原阻尼力,提高减震的舒适度,同时内筒上行时润滑腔体内残留的气体受压形成缓冲,以改善阻尼力的突变现象;该减震器可避免在较为不平的路面行驶时减震器触底,提高行驶舒适性以及保证操控性,利于保证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在较小改进下,即可达到防触底、保护部件不被触底造成损害的目的并同时实现对复原力的补偿,提高操控性、舒适性和平稳性以及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减震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震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三轮摩托车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三轮摩托车测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轮摩托车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减震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减震器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三轮摩托车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三轮摩托车测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三轮摩托车局部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包括内筒1、外筒2和减震主弹簧3,所述减震主弹簧同时外套于内筒和外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包括内筒、外筒和减震主弹簧,所述减震主弹簧同时外套于内筒和外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迎向内筒安装在外筒内底部的防触底阻尼件,所述内筒下行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时,与防触底阻尼件在横向上具有间隙;所述内筒通过活塞内套于外筒,所述内筒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开有润滑孔,外筒中与活塞下行相对的空间装有油液,且该空间连通于内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包括内筒、外筒和减震主弹簧,所述减震主弹簧同时外套于内筒和外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迎向内筒安装在外筒内底部的防触底阻尼件,所述内筒下行外套于防触底阻尼件时,与防触底阻尼件在横向上具有间隙;所述内筒通过活塞内套于外筒,所述内筒位于活塞上方的位置开有润滑孔,外筒中与活塞下行相对的空间装有油液,且该空间连通于内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还外套有导向塞,导向塞连接于外筒内壁并位于活塞上方,润滑孔贯通于活塞和导向塞之间的润滑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在内筒底部未接触油液时,油液液面高出防触底阻尼件顶部10-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型防触底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润滑孔距离内筒底部的距离小于液面高度3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型防触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林刘进伟鄢常红黄钰严天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隆鑫通航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