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通风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屋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通风屋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屋顶面的保温隔热问题一直被人们关注,特别是那些居住在顶层的居民,一到夏天就会被炎热所困扰,现在市面上存在的坡屋隔热防水还是原始施工方式较多,在坡面混凝土上进行水泥沙找平后铺上防水卷材,再加聚苯保温板后铺上40mm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然后木顺水条和木挂瓦条后进行铺瓦施工。特别是在砼屋面结构上浇筑找平层,需要通过2m靠尺及塞尺塞缝检查找平层的平整度,要求误差小于5mm,通过2m托线对屋脊及天沟处进行顺直度检查,偏差不超过4mm,在找平层浇筑时将屋面配件及预埋件预先定位安装在内,然后将找平层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存在施工麻烦,且施工周期较长,增加了工期成本和人工成本。如何通过屋面结构优化来节约成本,如何在确保防水功能的同时能节能通风,如何提高屋面结构的性能,如何提高屋面结构的可装配性,如何延长屋面结构的寿命,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通风屋面结构,包括人形屋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形屋面(1)中间设置有纵向布置的长方形砼体,长方形砼体的纵向设置有数个等距且横向布置的索导管(2),索导管(2)均为倒V型结构,倒V型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圆弧过渡段;人形屋面(1)的两端均设置有封檐板(3),封檐板(3)上设置有与索导管(2)对应布置的斜孔;位于索导管(2)之间的封檐板(3)段设置有檐口挡蓖(301),长方形砼体内设置有通风结构(4);索导管(2)内设置有挂索装置(5),挂索装置(5)包括钢绞线,钢绞线的两端均锚固在两侧封檐板(3)外侧的锚固板上,挂索装置(5)的锚固板外侧设置有泛水板(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通风屋面结构,包括人形屋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形屋面(1)中间设置有纵向布置的长方形砼体,长方形砼体的纵向设置有数个等距且横向布置的索导管(2),索导管(2)均为倒V型结构,倒V型结构的中部设置有圆弧过渡段;人形屋面(1)的两端均设置有封檐板(3),封檐板(3)上设置有与索导管(2)对应布置的斜孔;位于索导管(2)之间的封檐板(3)段设置有檐口挡蓖(301),长方形砼体内设置有通风结构(4);索导管(2)内设置有挂索装置(5),挂索装置(5)包括钢绞线,钢绞线的两端均锚固在两侧封檐板(3)外侧的锚固板上,挂索装置(5)的锚固板外侧设置有泛水板(16);
人形屋面(1)的两个斜面向上依次设置有防水层(6)、保温层(7)、阻隔层(8);人形屋面(1)两个斜面上的索导管(2)顶面均设置有数个等距布置的L型挡板(9),L型挡板(9)的拐角均朝向上方,L型挡板(9)的拐角内均设置有木挂瓦条(10),木挂瓦条(10)的顶部设置有彩瓦(11);
长方形砼体的顶部设置有托木支架(15),托木支架(15)内设置有纵向布置的正脊托木(14),正脊托木(14)的顶部向上依次设置有通风卷材(13)、脊瓦(12),脊瓦(12)分别与两侧与人形屋面(1)上部第一层的彩瓦(11)压接,人形屋面(1)下部第一层的彩瓦(11)位于泛水板(16)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通风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结构(4)包括两根纵向布置的主管道(401),主管道(401)的下方均设置有数个沿着主管道(401)等距布置的分管道(402),分管道(402)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拐角处为90度弯头,分管道(402)的底部出口位于阻隔层(8)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通风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层(6)、保温层(7)、阻隔层(8)均位于索导管(2)的下方,阻隔层(8)的顶部与彩瓦(11)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军民,邵美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锴竺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