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转移脱模后玻璃钢体的小车
本专利技术属于玻璃钢体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转移脱模后玻璃钢体的小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玻璃钢体的生产线包括喷丝机构、缠绕机构和电磁加热机构,缠绕机构包括左、右机架和水平可拆卸架设于左、右机架之间的芯轴,芯轴由芯轴驱动机构驱动其转动,芯轴上套设有圆筒形、且可伸缩的模具,芯轴带动模具匀速转动可将喷丝机构喷出的纤维玻璃丝均匀缠绕在模具上,再通过电磁加热机构对缠绕在模具外的玻璃纤维丝进行加热,并冷却固化形成玻璃钢体。目前,车间房顶上设置有行车机构,脱模前,先将玻璃钢体固定在行车机构的绳索的自由端,同时保持玻璃钢体上方的绳索处于张紧状态,然后,从模具内部拔出芯轴,并使模具收缩取出模具,实现脱模;再通过行车机构将玻璃钢体转移至待加工位置处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加工。这种通过行车机构对玻璃钢体进行转移的方式对空间要求较高,并且,玻璃钢体在空中移动,也比较危险;另外,还需要将玻璃钢体两端均绑紧在绳索的自由端,操作较麻烦,花费时间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转移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转移脱模后玻璃钢体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架,车底架的底部四个角分别设置滚轮,车底架上方的两侧对称设置左水平支撑杆和右水平支撑杆,两水平支撑杆的中心轴线均与悬空设置的、待转移的玻璃钢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每根水平支撑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升降装置可升降的支撑于车底架上,工作时,小车放置于悬空设置的、待转移的玻璃钢体的正下方,两水平支撑杆上升至最高位置,释放玻璃钢体,玻璃钢体落下并架设于两水平支撑杆之间,两水平支撑杆进而下降至最低位置,并将玻璃钢体移至待加工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转移脱模后玻璃钢体的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架,车底架的底部四个角分别设置滚轮,车底架上方的两侧对称设置左水平支撑杆和右水平支撑杆,两水平支撑杆的中心轴线均与悬空设置的、待转移的玻璃钢体的中心轴线平行,每根水平支撑杆的前、后两端均通过升降装置可升降的支撑于车底架上,工作时,小车放置于悬空设置的、待转移的玻璃钢体的正下方,两水平支撑杆上升至最高位置,释放玻璃钢体,玻璃钢体落下并架设于两水平支撑杆之间,两水平支撑杆进而下降至最低位置,并将玻璃钢体移至待加工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移脱模后玻璃钢体的小车,其特征在于:车底架上方的中部也设置有中间水平支撑杆,中间水平支撑杆与左水平支撑杆、右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喜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奥特龙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