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965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5: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竹束染色技术领域,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取原材料,挑选表面没有无青无黄的竹束,并将竹束进行裁剪,保证裁剪后的竹束长宽的尺寸一致,对裁剪后的竹束进行灰尘清理,并将清理后的竹束进行碾压疏解,使竹束成为无节竹束,将无节竹束放入容器内部,并向容器内部添加浓度为0.3~2.4%酸性溶液进行浸泡,溶液温度为75~100℃,浸泡时间为2~5h。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竹束染色步骤及染色方法,能使染色剂有效渗入竹束内部,从而使竹束不易掉色,通过设置固色剂和助染剂,能够有效的增强竹束的染色情况,实现竹束的深度均匀染色,且对竹束内部达到染透的效果,使竹材不易掉色。

A method of deep dyeing of bamboo bund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束染色
,具体为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竹材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一般以纯天然颜色较为常见,但出于视觉特性和装饰特性,往往需要对竹材制品进行染色。由于竹材在自然环境下能与空气中的氢产生反应发生变色;竹材中的含酚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极易被氧化产生颜色更深的醌类物质,竹材中的木质素的降解产物也对光极不稳定,在其照射下容易发生降解,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竹材中的纤维素含量减少,木质素含量相对增加,其显色基因的含量随之增加。另外,从竹材生长地到加工基地通常路途较远,砍伐后的竹材多数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彻底的适当前处理,致使存储运输过程中竹材内在的有机物、营养物质在气温的变化下发生转变(如竹材内的糖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易霉变,易产生烂条、黑节等诸多现象),而直接或间接影响面材料的取材;以上种种情况虽然不会改变竹材的物理及化学性能,但严重影响竹材的自然外观。为改善竹材的外观,人们试图给竹材染色;但由于竹材特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得竹材难以上色。现有的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大都是竹束表层着色,这种染色方法使竹材只能使竹束的表面得到染色处理,不仅无法使染色液无法对竹束进行均匀透彻染色,使染色后的竹束色度不一,而且还会使加工的竹束容易出现褪色和掉色等漏出底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大都是竹束表层着色,这种染色方法使竹材只能使竹束的表面得到染色处理,不仅无法使染色液无法对竹束进行均匀透彻染色,使染色后的竹束色度不一,而且还会使加工的竹束容易出现褪色和掉色等漏出底色的情况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选取原材料,挑选表面没有无青无黄的竹束,并将竹束进行裁剪,保证裁剪后的竹束长宽的尺寸一致。S2:对裁剪后的竹束进行灰尘清理,并将清理后的竹束进行碾压疏解,使竹束成为无节竹束。S3:将无节竹束放入容器内部,并向容器内部添加浓度为0.3~2.4%酸性溶液进行浸泡,溶液温度为75~100℃,浸泡时间为2~5h,使竹束内部完全与酸性溶液相接触。S4:将浸泡完成的无节竹束由容器内部取出,同时放入浓度为3%的双氧水溶液中进行漂白操作,双氧水溶液的温度为50~65℃,漂白的时间为1~2.5h。S5:在无节竹束漂白完成后,使用清水对无节竹束的表面进行冲洗,将无节竹束表面残留的双氧水溶液清除。S6:将清洗后的无节竹束送至软化炉内部进行软化干燥处理,同时向软化炉内部添加清水,避免无节竹束软化过度,并保证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的含水量在8~12%。S7:将处理完成的无节竹束进行冷却处理,使无节竹束冷却至室温。S8:先取质量浓度为0.8~1.5%酸性染料,将取出的酸性染料添加至压力炉内部,将压力炉的压强调为0.5~1.5MPa,温度升至100~150℃,再将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添加进压力炉内部,保温保压的时间为10~20min。S9:经步骤七中压力炉保温保压10~20min后,再向压力炉内部添加助染剂,提高无节竹束的染色效果。S10:再将压力炉的压强提高到5~8MPa,保压持续48~72h,保压完成后将压力炉的温度降至60~75℃,同时向压力炉内部添加固色剂,对无节竹束进行固色处理,处理时间为30~45min。S11:固色处理完成后,将无节竹束由压力炉内部取出,用清水清洗2~3次,将竹束上未被吸附的染料洗净。S12:将洗净的无节竹束置入干燥箱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无节竹束由干燥箱内部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得到深度染色的竹束。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通过将无节竹束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浸泡,能够有效的提高竹束的上染率。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所描述的清水优选为蒸馏水,但不排斥纯净水和净化水。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所描述的干燥时间为15~20min。优选的,所述步骤十一中干燥箱的干燥温度为90~110℃,干燥的时间为1.5~2.5h。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所描述的助染剂为浓度0.2~0.5%的硫酸钠溶液,所述步骤九中所描述的固色剂为浓度0.5~1%碳酸钠溶液。(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通过控制竹束染色步骤及染色方法,能使染色剂有效渗入竹束内部,从而使竹束不易掉色,通过设置固色剂和助染剂,能够有效的增强竹束的染色情况,实现竹束的深度均匀染色,且对竹束内部达到染透的效果,使竹材不易掉色,解决了现有的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大都是竹束表层着色,这种染色方法使竹材只能使竹束的表面得到染色处理,不仅无法使染色液无法对竹束进行均匀透彻染色,使染色后的竹束色度不一,而且还会使加工的竹束容易出现褪色和掉色等漏出底色的情况的问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选取原材料,挑选表面没有无青无黄的竹束,并将竹束进行裁剪,保证裁剪后的竹束长宽的尺寸一致。S2:对裁剪后的竹束进行灰尘清理,并将清理后的竹束进行碾压疏解,使竹束成为无节竹束。S3:将无节竹束放入容器内部,并向容器内部添加浓度为0.3%酸性溶液进行浸泡,溶液温度为75℃,浸泡时间为2h,使竹束内部完全与酸性溶液相接触,通过将无节竹束使用酸性溶液进行浸泡,能够有效的提高竹束的上染率。S4:将浸泡完成的无节竹束由容器内部取出,同时放入浓度为3%的双氧水溶液中进行漂白操作,双氧水溶液的温度为50℃,漂白的时间为1h,清水优选为蒸馏水,但不排斥纯净水和净化水。S5:在无节竹束漂白完成后,使用清水对无节竹束的表面进行冲洗,将无节竹束表面残留的双氧水溶液清除,干燥时间为15min。S6:将清洗后的无节竹束送至软化炉内部进行软化干燥处理,同时向软化炉内部添加清水,避免无节竹束软化过度,并保证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的含水量在8%。S7:将处理完成的无节竹束进行冷却处理,使无节竹束冷却至室温。S8:先取质量浓度为0.8%酸性染料,将取出的酸性染料添加至压力炉内部,将压力炉的压强调为0.5MPa,温度升至100℃,再将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添加进压力炉内部,保温保压的时间为10min。S9:经步骤七中压力炉保温保压10min后,再向压力炉内部添加助染剂,提高无节竹束的染色效果,助染剂为浓度0.2%的硫酸钠溶液。S10:再将压力炉的压强提高到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首先选取原材料,挑选表面没有无青无黄的竹束,并将竹束进行裁剪,保证裁剪后的竹束长宽的尺寸一致;/nS2:对裁剪后的竹束进行灰尘清理,并将清理后的竹束进行碾压疏解,使竹束成为无节竹束;/nS3:将无节竹束放入容器内部,并向容器内部添加浓度为0.3~2.4%酸性溶液进行浸泡,溶液温度为75~100℃,浸泡时间为2~5h,使竹束内部完全与酸性溶液相接触;/nS4:将浸泡完成的无节竹束由容器内部取出,同时放入浓度为3%的双氧水溶液中进行漂白操作,双氧水溶液的温度为50~65℃,漂白的时间为1~2.5h;/nS5:在无节竹束漂白完成后,使用清水对无节竹束的表面进行冲洗,将无节竹束表面残留的双氧水溶液清除;/nS6:将清洗后的无节竹束送至软化炉内部进行软化干燥处理,同时向软化炉内部添加清水,避免无节竹束软化过度,并保证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的含水量在8~12%;/nS7:将处理完成的无节竹束进行冷却处理,使无节竹束冷却至室温;/nS8:先取质量浓度为0.8~1.5%酸性染料,将取出的酸性染料添加至压力炉内部,将压力炉的压强调为0.5~1.5MPa,温度升至100~150℃,再将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添加进压力炉内部,保温保压的时间为10~20min;/nS9:经步骤七中压力炉保温保压10~20min后,再向压力炉内部添加助染剂,提高无节竹束的染色效果;/nS10:再将压力炉的压强提高到5~8MPa,保压持续48~72h,保压完成后将压力炉的温度降至60~75℃,同时向压力炉内部添加固色剂,对无节竹束进行固色处理,处理时间为30~45min;/nS11:固色处理完成后,将无节竹束由压力炉内部取出,用清水清洗2~3次,将竹束上未被吸附的染料洗净;/nS12:将洗净的无节竹束置入干燥箱内部进行干燥处理,处理完成后将无节竹束由干燥箱内部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得到深度染色的竹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束深度染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选取原材料,挑选表面没有无青无黄的竹束,并将竹束进行裁剪,保证裁剪后的竹束长宽的尺寸一致;
S2:对裁剪后的竹束进行灰尘清理,并将清理后的竹束进行碾压疏解,使竹束成为无节竹束;
S3:将无节竹束放入容器内部,并向容器内部添加浓度为0.3~2.4%酸性溶液进行浸泡,溶液温度为75~100℃,浸泡时间为2~5h,使竹束内部完全与酸性溶液相接触;
S4:将浸泡完成的无节竹束由容器内部取出,同时放入浓度为3%的双氧水溶液中进行漂白操作,双氧水溶液的温度为50~65℃,漂白的时间为1~2.5h;
S5:在无节竹束漂白完成后,使用清水对无节竹束的表面进行冲洗,将无节竹束表面残留的双氧水溶液清除;
S6:将清洗后的无节竹束送至软化炉内部进行软化干燥处理,同时向软化炉内部添加清水,避免无节竹束软化过度,并保证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的含水量在8~12%;
S7:将处理完成的无节竹束进行冷却处理,使无节竹束冷却至室温;
S8:先取质量浓度为0.8~1.5%酸性染料,将取出的酸性染料添加至压力炉内部,将压力炉的压强调为0.5~1.5MPa,温度升至100~150℃,再将软化干燥处理过后的无节竹束添加进压力炉内部,保温保压的时间为10~20min;
S9:经步骤七中压力炉保温保压10~20min后,再向压力炉内部添加助染剂,提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彭坚薛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清竹华木集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