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玻璃件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3890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54
本申请提供了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玻璃件及其应用。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待抛光件;在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抛光牺牲层,且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对形成有抛光牺牲层的待抛光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在抛光处理过程中,抛光牺牲层逐渐脱落。由此,在抛光处理中,可以防止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被抛光成圆弧,导致棱线和棱角塌陷,否则会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和立体纹理的美观性;而且,在抛光处理的过程中,抛光牺牲层逐渐脱落,所以后续无需在特意将抛光牺牲层去除;另外,上述抛光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

Polishing method of the surface of the parts to be polished, glass par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玻璃件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玻璃
,具体的,涉及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玻璃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纹理图案多种多样,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不同需求,但是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和抛光方法的不足,很多玻璃表面的纹理不够细腻,影响玻璃壳体的外观效果。因此,关于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方法有待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待抛光件表面的抛光方法,该抛光方法得到的抛光件的立体纹理立体感较佳。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抛光方法包括: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待抛光件;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抛光牺牲层,且所述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对形成有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所述待抛光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在所述抛光处理过程中,所述抛光牺牲层逐渐脱落。由此,在抛光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防止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被抛光成圆弧,导致棱线和棱角塌陷,否则会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和立体纹理的美观性,也就是说,本申请的上述抛光方法中,通过在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处形成抛光牺牲层,可以使得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而且,通过抛光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未被抛光牺牲层覆盖的待抛光件的表面上的橘皮和模印,进而提升待抛光件经抛光后表面的平整性和光亮度;而且,在抛光处理的过程中,抛光牺牲层逐渐脱落,所以后续无需在特意将抛光牺牲层去除;另外,上述抛光方法步骤简单,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件。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玻璃件是通过前面所述的方法抛光得到的。由此,该玻璃件的立体纹理效果凸显、透亮,且立体感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玻璃件具有前面所述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玻璃壳体。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玻璃壳体的至少一部分是由前面所述的玻璃件构成的。由此,该玻璃壳体的外观具有较强烈的立体纹理,棱线或棱角凸显,纹理透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玻璃壳体具有前面所述玻璃件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在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前面所述的玻璃壳体;显示屏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与所述玻璃壳体相连,所述显示屏组件和所述玻璃壳体之间限定出安装空间,且所述玻璃壳体的立体纹理远离所述显示屏组件设置;以及主板,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与所述显示屏组件电连接。由此,该电子设备具有立体纹理强烈、纹理透亮的壳体,可以大大提升电子设备靓丽的外观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电子设备具有前面所述玻璃壳体的所有特征和优点,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待抛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的截面图。图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待抛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对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对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对待抛光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R角的放大图。图9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实施例1中抛光之后立体纹理的照片图。图11是对比例1中抛光之后立体纹理的照片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方法。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参照图1,待抛光件的表面抛光方法包括:S100: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11待抛光件10,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和图3(图3为图2中沿AA’截面图)。其中,形成立体纹理图案的方法没有特殊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立体纹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CNC加工方法、热弯加工方法、刻蚀加工方法。进一步的,立体纹理的具体纹理图案也没有特殊要求,可以为三棱柱纹理(图2和3所示)、棱锥纹理(参照图4)、钻石纹理等立体纹理,由此可以使得待抛光件具有立体感强烈的外观效果。S200:在立体纹理11的表面上形成抛光牺牲层20,且抛光牺牲层20覆盖立体纹理11的棱线111(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或棱角(图中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立体纹理为棱锥纹理时,由棱角延伸的每个棱线上都会形成抛光牺牲层)。需要说明的是,立体纹理11的棱线即是指立体纹理中两个平面的交线,如图2和图4中的棱线111;立体纹理的棱角是指立体纹理的尖角,即立体纹理中多个平面的交点(或多条棱线的交点),如图4中的棱角112。进一步的,抛光牺牲层的材料为油墨。由此,油墨不会影响待抛光件的透光性等性能;而且,油墨在抛光的过程中,可以逐渐的变薄直至脱落,如此,无需进一步将油墨去除,进而节省制备的工艺流程。其中,形成抛光牺牲层的方法为丝网印刷或曝光显影。由此,上述方法工艺成熟,易操作,便于工业化生产。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丝网印刷形成抛光牺牲层,此时,抛光牺牲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抗酸油墨,该油墨成本低,调配简单,对待抛光件的性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曝光显影形成抛光牺牲层,此时,抛光牺牲层的材料可以采用感光油墨,由此便于图案化制备待抛光牺牲层,对待抛光件的性能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其中,丝网印刷和曝光显影的具体步骤和工艺条件没有特殊要求,其具体步骤为常规丝网印刷和曝光显影形成油墨层的步骤,其工艺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和调整,只要可以制备性能较佳、符合要求的待抛光牺牲层即可,在此不再过多赘述。进一步的,参照图5,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或棱角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0.5mm,比如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由此,可以在抛光处理过程中有效保护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不因抛光而抛塌陷,保证棱角和棱线较为立体、凸显的外观效果;若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棱线和棱角的距离D小于0.5mm,则棱角和棱线的附近区域容易在抛光过程中塌陷或形成凹陷,严重影响立体纹理的立体感。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所述棱线或棱角的距离为0.5~2.0mm,若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所述棱线或棱角的距离大于2.0mm,则被抛光牺牲层覆盖的立体纹理的面积较大,影响立体纹理表面的抛光效果。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待抛光件;/n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抛光牺牲层,且所述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n对形成有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所述待抛光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在所述抛光处理过程中,所述抛光牺牲层逐渐脱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待抛光件的表面的抛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立体纹理的待抛光件;
在所述立体纹理的表面上形成抛光牺牲层,且所述抛光牺牲层覆盖所述立体纹理的棱线和棱角;
对形成有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所述待抛光件的表面进行抛光处理,在所述抛光处理过程中,所述抛光牺牲层逐渐脱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所述棱线或棱角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5mm优选的,所述抛光牺牲层的边缘至所述棱线或棱角的距离为0.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材料为油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方法为丝网印刷或曝光显影。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牺牲层的厚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最大厚度为12~30微米,所述抛光牺牲层的最小厚度为4~10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牺牲层包括多层子抛光牺牲层,在远离所述待抛光件表面的方向上,多层所述子抛光牺牲层的宽度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牺牲层包括三层子抛光牺牲层,在远离所述待抛光件表面的方向上,多层所述子抛光牺牲层的宽度分别为1~2mm、2~3mm和3~4mm,或多层所述子抛光牺牲层的宽度分别为3~4mm、2~3mm和1~2mm。


9.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勇李聪王晓安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