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三平专利>正文

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3886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圆形管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加工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安装有立柱,且立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主升降装置,所述主升降装置驱动末端固定并驱动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安装有螺纹车刀驱动电机,且螺纹车刀驱动电机的输出末端固定并驱动有固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车螺纹装置在使用时能够自动完成圆形管的装夹和翻转作业,并且能够通过主升降装置调整螺纹车刀的加工距离,从而对螺纹管进行加工,由于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人工进行装夹并且能够通过至少两个夹具交替进行工件的定位和装夹作业,因此能够加大的缩短加工过程中装夹所占用的时间并且降低对劳动力的消耗,从而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A machining method of turning thread on the inner wall of circular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加工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9月12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1060128.1,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装置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介绍
圆形管是一种常用的结构部件,不管是用于结构连接或者作为输送管道和防护管道都需要圆形管,圆形管与其他管件或者杆件进行连接时主要采用套接、焊接和螺纹连接,其中螺纹连接由于不需要采用额外的连接工序或者连接部件被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圆形管内部螺纹主要采用车床安装螺纹车刀进行车螺纹操作,该过程中需要手工采用三爪卡盘对圆形管进行装夹,因此需要人工劳动,并且传统的车床只有一个装夹夹具,装夹过程的低效将会严重的影响对圆形管车螺纹的效率,从而影响生产效益。如果专利技术一种能够直接采用机器进行自动装夹并且能够利用工位切换实现多个夹具交替进行加工作业的新型车螺纹设备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车螺纹装置来实现,所述车螺纹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立柱(5),且立柱(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主升降装置(6),所述主升降装置(6)驱动末端固定并驱动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上固定安装有螺纹车刀驱动电机(19),且螺纹车刀驱动电机(19)的输出末端固定并驱动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末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螺纹车刀(17),所述工作台(1)在对应螺纹车刀(17)的下方处一体成型有定位座(16),且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主电机(4),且主电机(4)的末端固定并驱动有法兰盘(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管内侧壁车螺纹加工方法,所述方法基于一车螺纹装置来实现,所述车螺纹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固定安装有立柱(5),且立柱(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主升降装置(6),所述主升降装置(6)驱动末端固定并驱动有安装架(7),所述安装架(7)上固定安装有螺纹车刀驱动电机(19),且螺纹车刀驱动电机(19)的输出末端固定并驱动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末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螺纹车刀(17),所述工作台(1)在对应螺纹车刀(17)的下方处一体成型有定位座(16),且工作台(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主电机(4),且主电机(4)的末端固定并驱动有法兰盘(3),所述法兰盘(3)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辅助升降装置(11),且辅助升降装置(11)的驱动末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翻转电机(10),且翻转电机(10)的输出端固定并驱动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末端固定有夹具(8),且夹具(8)包括与定位座(16)对应的配合板(801),所述配合板(801)的上方一体成型有用于盛放待加工圆形管的定位套(803),且配合板(801)的下方一体成型有插入定位座(16)的导向套(802),所述定位套(803)内插接安装有夹块(804),且配合板(80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夹块(804)的夹紧推杆(805),所述工作台(1)的前后两端均放置有与夹具(8)位置对应的传送装置(2),所述传送装置(2)包括支撑架(201),且支撑架(201)上固定安装有齿形带驱动电机(203),且齿形带驱动电机(203)的输出端驱动有齿形带(205),所述齿形带(205)上等距阵列设置有固定座(202),所述固定座(202)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用于放置待加工圆形管的盛放盒(204);
所述加工方法包括:
首先将待加工的圆形管放置在位于工作台1前端的传送装置2上,随后主电机4开始驱动连接杆12旋转,至指定的上料位置,此时翻转电机10驱动夹具8翻转180°,从而使定位套803与待加工圆形管位置对应,随后辅助升降装置11驱动定位套803向下运动并套接在待加工圆形管上,同时定位套803内也可以预先安装内衬套13从而更好的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随后夹紧推杆805驱动夹块804将待加工圆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三平
申请(专利权)人:石三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