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451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2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属于大棚保温装置技术领域,通过释放驱动电机上的制动片,使其滑动管体在第一压缩筒以及蓄力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快速推动滑动管体向着蛇所在的位置弹出,使其夹持组件卡住蛇体,通过反向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夹持组件上的夹持调节绳回收,使其夹持调节绳带动绕线杆旋转从而驱动夹持组件对蛇体夹持,同时通过链条带动滑动管体回收再次压缩第一压缩筒以及蓄力弹簧留下次弹出使用,从而实现快速的对蛇体的夹持,即使是新手依然可以较好的夹持蛇体,弥补了捕蛇手老龄化导致反应不够的问题。

A special Snake Trap for snake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捕蛇夹,特别是涉及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属于捕蛇夹

技术介绍
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蛇目,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所有蛇类都是肉食性动物,目前全球总共有3,000多种蛇类,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部分有毒,但大多数无毒。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现有技术中捕捉蛇的时候往往是老练的捕蛇能手来进行捕蛇,虽然如此但依然还是会出现被蛇咬或者被蛇缠住的问题,导致人员的手上,其次在捕蛇的过程中由于蛇反应迅速,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体(3)以及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体(3)内侧并可在所述固定管体(3)内侧滑动的滑动管体(2),所述固定管体(3)外壁一侧的底部通过电机固定座(20)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至所述固定管体(3)内部的转轴(16),位于所述固定管体(3)外侧的所述转轴(16)外侧安装有绕线轮(17),位于所述固定管体(3)内部的所述转轴(16)的端部安装有绕链筒(15),所述绕链筒(15)的外侧缠绕有链条(26),该链条(26)远离所述绕链筒(1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动管体(2)底部中间位置处,所述固定管体(3)的内壁沿其轴向上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管体(3)以及套设在所述固定管体(3)内侧并可在所述固定管体(3)内侧滑动的滑动管体(2),所述固定管体(3)外壁一侧的底部通过电机固定座(20)安装有驱动电机(18),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安装有贯穿至所述固定管体(3)内部的转轴(16),位于所述固定管体(3)外侧的所述转轴(16)外侧安装有绕线轮(17),位于所述固定管体(3)内部的所述转轴(16)的端部安装有绕链筒(15),所述绕链筒(15)的外侧缠绕有链条(26),该链条(26)远离所述绕链筒(15)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滑动管体(2)底部中间位置处,所述固定管体(3)的内壁沿其轴向上焊接有L形滑轨(23),所述L形滑轨(23)内侧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压缩筒(24),该第一压缩筒(24)的外侧套设有蓄力弹簧(25),所述第一压缩筒(24)的底部与所述滑动管体(2)的底部在所述驱动电机(18)回收所述链条(26)时相互接触挤压,所述滑动管体(2)远离所述固定管体(3)的一端设有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的端部安装有缓冲连接杆(11),所述缓冲连接杆(11)的端部安装有夹持组件,该夹持组件的一侧设有用于驱动夹持的绕线杆(19),所述绕线杆(19)外侧缠绕有夹持调节绳(4),该夹持调节绳(4)与所述绕线轮(17)的外侧缠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蛇养殖专用捕蛇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焊接在所述缓冲连接杆(11)远离所述滑动管体(2)一端的连接座(14),所述连接座(14)的一侧连接有主动异形边齿凸轮(10)、从动异形边齿凸轮(9),所述主动异形边齿凸轮(10)的外侧齿牙与所述从动异形边齿凸轮(9)的外侧齿牙相互啮合,所述从动异形边齿凸轮(9)的一端与所述主动异形边齿凸轮(10)的一端分别铰接有一组相互配合的蛇体夹持部件(7),该蛇体夹持部件(7)靠近所述连接座(14)的端部铰接在所述连接座(14)构成的内槽中,与所述主动异形边齿凸轮(10)铰接的蛇体夹持部件(7)的中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8),与所述从动异形边齿凸轮(9)铰接的蛇体夹持部件(7)的中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21),所述第二连接杆(21)与所述第一连接杆(8)远离所述蛇体夹持部件(7)的一端皆铰接在所述连接座(14)上。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保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永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