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569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涉及鱼鳖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养殖室主体、污泥粪便处理机构和水循环机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处理池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通过密封连接座活动连接在支撑柱上,所述滚轮转动连接在安装筒的内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养殖池的内壁上,所述挡鳖网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弧形底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污泥粪便处理机构,通过倾斜设置的多个养殖池,并通过滚轮带动整个养殖池绕着支撑柱转动,及时清除残留的饵料和排泄物,使得养殖池内的水保持活性,降低龟鳖的发病率,且通过增温组件,使得池水保持适宜的温度,从而提高龟鳖的养殖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鳖养殖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
技术介绍
龟鳖俗称甲鱼,其营养价值丰富,近年来,我国各地的养鳖生产正在蓬勃发展,鳖最适宜生长水温在30℃左右,利用人工设施将养殖水温调节到30℃左右,可使龟鳖全年摄食快速生长,其养成的周期可从4-5年缩短到1年左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鳖的市场需要量随之猛增。随着生产的大发展,其集约化程度日益提高,也日趋完善,管理上更加科学,为提高我国淡水养殖业的集约化程度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大多数水产养殖池水多是静态的,流动性差,养殖动物的残饵和粪便排泄物等在池底积累,长期泡在水中,在微生物作用下会腐烂变质,溶出N、P等物质,引起水体氨氮等有害物质的累积,还易引起病害肆虐,严重影响龟鳖的生长,因此常常需要定期整池换水,但换水时耗水量和工作量都较大,不适宜频繁操作,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室主体(1)、污泥粪便处理机构(2)和水循环机构(3),所述污泥粪便处理机构(2)包括支撑柱(201)、第一养殖池(202)、第二养殖池(203)、处理池(204)、支撑架(205)、安装筒(206)、滚轮(207)、连接杆(208)、挡鳖网(209)和排水口(210),所述处理池(204)固定设置在养殖室主体(1)室内的底部,所述支撑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处理池(204)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养殖池(202)和第二养殖池(203)通过密封连接座(4)活动连接在支撑柱(201)上,所述支撑架(20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室主体(1)、污泥粪便处理机构(2)和水循环机构(3),所述污泥粪便处理机构(2)包括支撑柱(201)、第一养殖池(202)、第二养殖池(203)、处理池(204)、支撑架(205)、安装筒(206)、滚轮(207)、连接杆(208)、挡鳖网(209)和排水口(210),所述处理池(204)固定设置在养殖室主体(1)室内的底部,所述支撑柱(201)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处理池(204)底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养殖池(202)和第二养殖池(203)通过密封连接座(4)活动连接在支撑柱(201)上,所述支撑架(205)设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架(205)分别位于第一养殖池(202)和第二养殖池(203)的下方,所述安装筒(206)固定连接在第一养殖池(202)底部远离支撑柱(201)的一端,所述滚轮(207)转动连接在安装筒(206)的内腔,所述连接杆(20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养殖池(203)的内壁上,且连接杆(208)为弧形,所述挡鳖网(209)固定连接在连接杆(208)的弧形底面,所述排水口(210)开设在第一养殖池(203)靠近连接杆(208)的侧壁上,且排水口(210)内腔设有弧形通道(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个养殖池活动安装式龟鳖养殖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机构(3)包括循环泵(301)、连接管(302)、支管(303)、三通阀(304)、蓄水箱(305)、注水管(306)和增温组件(307),所述循环泵(301)也安装在养殖室主体(1)室内的底部,所述连接管(302)的一端连通在循环泵(301)的一侧,另一端延伸至第一养殖池(202)的上方,所述三通阀(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宗岭
申请(专利权)人:含山县环峰夏桥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