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40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所述的混凝土梁的上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钢结构梁,所述的混凝土梁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增加了悬挑长度的同时,满足钢屋面排水坡度5°的要求,解决了钢屋面排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快捷,也容易保证安装的可靠性,后期维护也较有利,无需过多的附带设备,施工完成后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不影响任何使用空间,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通过从混凝土梁上悬挑带角度的钢结构梁,使建筑造型更具立体感,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ngle joint structure of concrete beam and steel structur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构件
,尤其涉及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挑梁在建筑中十分常见,但是在有的情况下,某些场地柱子无法落地,混凝土挑梁的出挑宽度又无法达到设计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在混凝土挑梁上增加钢结构悬挑梁,如何将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更加实用的结合在一起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能够满足钢屋面排水坡度5°的规范要求,也有利于现场施工和安装。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包括混凝土梁,所述混凝土梁的上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钢结构梁,所述的混凝土梁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柱。优选的,所述的钢结构梁的尺寸为150mm*150mm*6mm*6mm。优选的,所述的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之间相交的夹角角度为大于5°。优选的,所述的钢结构梁宜采用Q235B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由于上述结构设计,在增加了悬挑长度的同时,满足钢屋面排水坡度5°的要求,解决了钢屋面排水问题,在施工过程中方便快捷,也容易保证安装的可靠性,后期维护也较有利,无需过多的附带设备,施工完成后安全可靠、耐久性好、不影响任何使用空间,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剖面二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梁、2钢结构梁、3混凝土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一具体实施例,包括混凝土梁1,混凝土梁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钢结构梁2,混凝土梁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柱3。钢结构梁2的尺寸宜为150mm*150mm*6mm*6mm;混凝土梁1与钢结构梁2之间相交的夹角角度为大于5°;钢结构梁2采用Q235B钢。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通过从混凝土梁1上悬挑带角度的钢结构梁2,使建筑造型更具立体感,混凝土梁1与钢结构梁2之间相交的夹角角度大于5°,满足钢屋面排水坡度5°的要求,解决了钢屋面排水问题,较为实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包括混凝土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钢结构梁(2),所述的混凝土梁(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柱(3);所述混凝土梁(1)与钢结构梁(2)之间相交的夹角角度为大于5°。/n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凝土梁与钢结构梁带角度衔接节点结构,包括混凝土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梁(1)的上端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钢结构梁(2),所述的混凝土梁(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混凝土柱(3);所述混凝土梁(1)与钢结构梁(2)之间相交的夹角角度为大于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磊叶凯杨博乔圣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