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22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水槽内部形成有用于盛水的空腔,空腔底部开设有落水口,落水口处设有出水管总成,出水管总成内设有过滤总成和封头,封头可进行翻转从而实现出水管总成的开合并可推动过滤总成可在出水管总成内实现上下移动,封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脚踏总成进行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翻转,脚踏总成设于水槽的下方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无需用手伸入水槽内,可方便通过脚踏的方式对水槽的落水进行控制,可避免手与水槽内的水接触,同时还可对水槽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堵塞出水管。

A kind of foot drop water tr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
本技术涉及水槽
,具体的涉及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
技术介绍
水槽是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或用来盛大量水并可用于洗净餐具、食物或者其它物品的仪器,其主要材料是不锈钢,除了不锈钢,还有铁搪瓷、陶瓷等。在日常的生活中,水槽是人们经常需要接触的,无论是洗菜、洗碗、还是洗一些其它物品都需要用到,在洗菜或洗碗的时候发现,特别是洗碗槽,当水槽内充满水的时候,就是每次都要用手伸下去,才能把水槽底部的出水口打开,如果水槽里面比较脏或比较油的话,又会弄脏手,然后还得再洗手,比较麻烦,而且有时手上有拿东西,也不方便伸手去打开出水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无需用手伸入水槽内,可方便通过脚踏的方式对水槽的落水进行控制,可避免手与水槽内的水接触,同时还可对水槽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堵塞出水管的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包括水槽,水槽内部形成有用于盛水的空腔,空腔底部开设有落水口,落水口处设有出水管总成,出水管总成内设有过滤总成和封头,封头可进行翻转从而实现出水管总成的开合并可推动过滤总成可在出水管总成内实现上下移动,封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脚踏总成进行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翻转,脚踏总成设于水槽的下方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进一步的,出水管总成包括固定设于落水口处的第一出水管和设于第一出水管下方的第二出水管,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进行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出水管总成于第一出水管与第二出水管连接处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封头并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圆孔,第一出水管呈台阶状并使第一出水管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过滤总成的台阶面。进一步的,过滤总成包括过滤支架和过滤提笼,过滤支架包括环形端板和固定设于环形端板下方并呈半圆弧状的支撑条,支撑条为两个并十字交叉连接设置,环形端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过滤提笼的形状与过滤支架的形状相适配,过滤提笼可分离的设于过滤支架上,过滤提笼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环形端板与台阶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复位过滤总成的弹性机构。进一步的,弹性机构包括多个引导杆,多个引导杆沿着环形端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并固定设于环形端板的下端面,台阶面上开设有多个与引导杆相适配的引导孔,引导杆可移动的穿设于引导孔内,引导杆上套设有位于台阶面下方的复位弹簧,引导杆端部开设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引导孔内固定设有密封环。进一步的,过滤提笼上设有提手。进一步的,封头包括转轴和对称固定设于转轴两侧的两个封板,封板呈半圆状,封板的圆弧边沿上固定设有第二密封条,转轴两端可穿过相对应一侧的圆孔并通过第一支撑座进行悬挂支撑,第一支撑座为两个并分别设于转轴的两端,转轴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支撑座可转动的连接,第一支撑座固定安装于水槽的下端面,转轴于圆孔处均套设有O型圈。进一步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轴和连杆,连杆的一端与曲轴可转动的连接,曲轴通过第二支撑座进行悬挂支撑,第二支撑座为两个并分别设于曲轴的两端,曲轴通过第二轴承与第二支撑座可转动的连接,第二支撑座固定安装于水槽的下端面,曲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进一步的,脚踏总成包括固定座,固定座包括底板和固定设有底板上且相互平行设置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通过第三轴承可转动的连接有踏板,踏板的前侧与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进一步的,踏板的后侧通过拉紧弹簧与底板相连接,支撑板的内侧表面于靠近拉紧弹簧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挡块,支撑板的内侧表面于远离拉紧弹簧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二挡块,踏板与支撑板之间还设有弹性定位机构。进一步的,弹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弹簧和滚珠,踏板的左右两侧端面均开设有与滚珠相适配的沉孔,支撑板的内侧表面上开设有呈圆弧状并与滚珠相适配的定位槽,滚珠设于沉孔内,定位弹簧套设于沉孔内并位于滚珠与沉孔底部之间。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整体结构新颖、实用可靠,通过踏板总成的设置,无需用手伸入水槽内,可脚踩踏板总成,从而带动封头在出水管总成内的翻转以实现出水管总成的开合,方便控制水槽的落水,同时可避免手与水槽内的水接触,防止手被水槽内的水弄脏,通过过滤总成的设置,还可对水槽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堵塞出水管,同时过滤总成可在封头的推动下在出水管总成内进行上下移动,从而提高过滤面积,方便落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出水管总成、过滤总成及封头组装后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脚踏总成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水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处于闭合时的状态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处于半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处于全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水槽;11-空腔;12-落水口;2-出水管总成;21-第一出水管;211-台阶面;22-第二出水管;23-第一密封条;3-过滤总成;31-过滤支架;311-环形端板;312-支撑条;313-通孔;32-过滤提笼;321-过滤孔;322-提手;33-弹性机构;331-引导杆;332-引导孔;333-复位弹簧;334-锁紧螺母;335-密封环;4-封头;41-转轴;42-封板;43-第二密封条;5-曲柄连杆机构;51-曲轴;52-连杆;6-脚踏总成;61-固定座;611-底板;612-支撑板;62-第三轴承;63-踏板;64-拉紧弹簧;65-第一挡块;66-第二挡块;671-定位弹簧;672-滚珠;673-沉孔;674-定位槽;68-第三轴承端盖;71-第一支撑座;72-O型圈;81-第二支撑座;9-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10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1,包括水槽1,所述水槽1内部形成有用于盛水的空腔11,所述空腔11底部开设有落水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12处设有出水管总成2,所述出水管总成2内设有过滤总成3和封头4,所述封头4可进行翻转从而实现所述出水管总成2的开合并可推动所述过滤总成3可在所述出水管总成2内实现上下移动,所述封头4通过曲柄连杆52机构5与脚踏总成6进行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翻转,所述脚踏总成6设于所述水槽1的下方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通过所述踏板63总成的设置,无需用手伸入所述水槽1内,可脚踩所述踏板63总成,从而带动所述封头4在所述出水管总成2内的翻转以实现所述出水管总成2的开合,方便控制所述水槽1的落水,同时可避免手与水槽1内的水接触,防止手被水槽1内的水弄脏,通过所述过滤总成3的设置,还可对水槽1内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堵塞出水管,同时所述过滤总成3可在所述封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内部形成有用于盛水的空腔,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有落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处设有出水管总成,所述出水管总成内设有过滤总成和封头,所述封头可进行翻转从而实现所述出水管总成的开合并可推动所述过滤总成可在所述出水管总成内实现上下移动,所述封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脚踏总成进行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翻转,所述脚踏总成设于所述水槽的下方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内部形成有用于盛水的空腔,所述空腔底部开设有落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口处设有出水管总成,所述出水管总成内设有过滤总成和封头,所述封头可进行翻转从而实现所述出水管总成的开合并可推动所述过滤总成可在所述出水管总成内实现上下移动,所述封头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与脚踏总成进行传动连接从而实现翻转,所述脚踏总成设于所述水槽的下方并固定安装于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总成包括固定设于所述落水口处的第一出水管和设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下方的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进行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的连接处之间设有第一密封条,所述出水管总成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出水管连接处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封头并相互对称设置的两个圆孔,所述第一出水管呈台阶状并使所述第一出水管内部形成有用于放置所述过滤总成的台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总成包括过滤支架和过滤提笼,所述过滤支架包括环形端板和固定设于所述环形端板下方并呈半圆弧状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为两个并十字交叉连接设置,所述环形端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过滤提笼的形状与所述过滤支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过滤提笼可分离的设于所述过滤支架上,所述过滤提笼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过滤孔,所述环形端板与所述台阶面之间还设有用于复位所述过滤总成的弹性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脚踏落水式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多个引导杆,多个所述引导杆沿着所述环形端板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并固定设于所述环形端板的下端面,所述台阶面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引导杆相适配的引导孔,所述引导杆可移动的穿设于所述引导孔内,所述引导杆上套设有位于所述台阶面下方的复位弹簧,所述引导杆端部开设有外螺纹并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所述引导孔内固定设有密封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舜娥蔡金宽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