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811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其包括浸泡筒、筒盖、浸泡篮、扰动组件及进气风机,浸泡筒的底部设有循环口,浸泡篮放置于浸泡筒内,浸泡篮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上溢流孔、底部设有多个下滤孔,扰动组件包括扰动电机、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连接件的一端与扰动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固接有扰动轴,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路,扰动轴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且第二通路与第一通路相通,沿扰动轴上设置有若干个扰流叶片,扰流叶片的内部形成有第三通路,且第三通路与第二通路相通,进气风机通过气体旋转接头与连接件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气流与扰流叶片一起对矿物纤维进行翻动,达到更好的翻动混合效果,极大地提高了除渣效果。

An air flotation slag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除渣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物纤维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浮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矿物纤维是从纤维状结构的矿物岩石中获得的纤维,由于纤维与纤维之间杂乱交错,而且矿物纤维中夹杂着大量的结球等固体颗粒,这些固体颗粒因静电吸附作用而附着于纤维表面。如果不通过改性液对矿物纤维进行浸泡软化,使固体颗粒与矿物纤维分离,达到去除固体颗粒的目的,会降低矿物纤维制品的品质和性能,极大地影响其应用。在目前的矿物纤维除渣装置中,矿物纤维无法与改性液充分接触,混杂于纤维中的结球等固体颗粒无法完全分离,除渣的效果不够理想,限制了矿物纤维制品品质和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气浮除渣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包括浸泡筒、筒盖、浸泡篮、扰动组件及进气风机,所述浸泡筒的形状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循环口,所述筒盖盖设于浸泡筒的顶部,所述浸泡篮放置于浸泡筒内,且所述浸泡篮的形状呈开口朝上的锥状,所述浸泡篮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上溢流孔、底部设有多个下滤孔,所述扰动组件包括扰动电机、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扰动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固接有设置于所述浸泡篮内的扰动轴,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路,所述扰动轴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且所述第二通路与第一通路相通,沿所述扰动轴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的内部形成有第三通路,且所述第三通路与第二通路相通,所述进气风机通过气体旋转接头与连接件相连,以将空气依次经由所述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输送至浸泡篮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及第三通路的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通路的孔径大于第二通路的孔径,所述第二通路的孔径大于第三通路的孔径之和。进一步地,所述扰流叶片等间距、倾斜地设置于所述扰动轴上,且所述扰流叶片与扰动轴之间的夹角大小为30°-6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形状呈倒立的T字形,其上端与所述扰动电机的机轴相连,下端两侧均分别固接有所述扰动轴,两所述扰动轴上均设置有扰流叶片。进一步地,所述浸泡筒靠近上端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组挡块,所述浸泡篮端沿向外侧延伸形成突沿,所述突沿搭接于挡块上,所述突沿上设置有将浸泡篮开口封闭的篮盖。进一步地,所述浸泡篮的外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所述滤网覆盖住上溢流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扰动电机带动扰动轴和扰流叶片进行转动,进而不停地翻动浸泡篮内的矿物纤维,同时,通过进气风机将空气依次经由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输送至浸泡篮内,使气体与扰流叶片一起对浸泡篮内的矿物纤维进行翻动,达到更好的翻动混合效果,极大地提高了除渣效果。2、本技术中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及第三通路的孔径依次减小,使得从扰流叶片中喷射出的气流具有较高的冲击力,对矿物纤维的翻动效率更高,提高了除渣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扰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浸泡筒,11.筒盖,12.循环口,13.挡块;2.浸泡篮,21.上溢流孔,22.下滤孔,23.突沿,24.篮盖,25.滤网;31.扰动电机,32.连接件,321.第一通路,33.扰动轴,331.第二通路,34.扰流叶片,341.第三通路;4.进气风机;5.气体旋转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包括浸泡筒1、筒盖11、浸泡篮2、扰动组件及进气风机4。浸泡筒1的形状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循环口12,有助于分离后固体颗粒的排出。筒盖11盖设于浸泡筒1的顶部,浸泡筒1靠近上端端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组挡块13。浸泡篮2放置于浸泡筒1内,且浸泡篮2的形状呈开口朝上的锥状,浸泡篮2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上溢流孔21、底部设有多个下滤孔22,浸泡篮2端沿向外侧延伸形成突沿23,突沿23搭接于挡块13上,突沿23上设置有将浸泡篮2开口封闭的篮盖24。浸泡篮2的外壁设置有可拆卸的滤网25(滤网可以通过卡扣或螺接等方式固定在浸泡篮的外壁上),滤网25覆盖住上溢流孔21,滤网25可以防止从下滤孔22流出的固体颗粒在改性液循环时重新进入浸泡篮2内。配合图1和图2所示,扰动组件包括扰动电机31、连接件32、扰动轴33及扰流叶片34,连接件32的一端与扰动电机31的机轴相连、另一端固接有设置于浸泡篮2内的扰动轴33,连接件32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路321,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2的截面形状呈倒立的T字形,其上端与扰动电机31的机轴相连,下端两侧均分别固接有扰动轴33,两扰动轴33上均设置有扰流叶片34。配合图1至图3所示,扰动轴33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331,且第二通路331与第一通路321相通,沿扰动轴3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扰流叶片34,扰流叶片34的内部形成有第三通路341,且第三通路341与第二通路331相通。在本实施例中,扰流叶片34等间距、倾斜地设置于扰动轴33上,且扰流叶片34与扰动轴33之间的夹角大小为30°-6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路321、第二通路331及第三通路341的截面均为圆形,且第一通路321的孔径大于第二通路331的孔径,第二通路331的孔径大于第三通路341的孔径之和。使得从扰流叶片34中喷射出的气流具有较高的冲击力,对矿物纤维的翻动效率更高,提高除渣的效率。进气风机4通过气体旋转接头5与连接件32相连,以将空气依次经由连接件32、扰动轴33及扰流叶片34输送至浸泡篮2内。矿物纤维在气体与扰流叶片34的共同翻动作用下,由于浸泡篮2的形状为开口朝上的锥状,矿物纤维会由下往上翻动,且因为混杂于矿物纤维中的结球等固体颗粒重力作用的原因,固体颗粒会由浸泡篮底部的下滤孔22流出,进而从循环口12排出,从而达到较好的分离的目,提高了除渣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泡筒、筒盖、浸泡篮、扰动组件及进气风机,所述浸泡筒的形状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循环口,所述筒盖盖设于浸泡筒的顶部,所述浸泡篮放置于浸泡筒内,且所述浸泡篮的形状呈开口朝上的锥状,所述浸泡篮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上溢流孔、底部设有多个下滤孔,所述扰动组件包括扰动电机、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扰动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固接有设置于所述浸泡篮内的扰动轴,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路,所述扰动轴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且所述第二通路与第一通路相通,沿所述扰动轴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的内部形成有第三通路,且所述第三通路与第二通路相通,所述进气风机通过气体旋转接头与连接件相连,以将空气依次经由所述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输送至浸泡篮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泡筒、筒盖、浸泡篮、扰动组件及进气风机,所述浸泡筒的形状呈漏斗状,其底部设有循环口,所述筒盖盖设于浸泡筒的顶部,所述浸泡篮放置于浸泡筒内,且所述浸泡篮的形状呈开口朝上的锥状,所述浸泡篮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上溢流孔、底部设有多个下滤孔,所述扰动组件包括扰动电机、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扰动电机的机轴相连、另一端固接有设置于所述浸泡篮内的扰动轴,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形成有第一通路,所述扰动轴的内部形成有第二通路,且所述第二通路与第一通路相通,沿所述扰动轴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扰流叶片,所述扰流叶片的内部形成有第三通路,且所述第三通路与第二通路相通,所述进气风机通过气体旋转接头与连接件相连,以将空气依次经由所述连接件、扰动轴及扰流叶片输送至浸泡篮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浮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及第三通路的截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素群陈坤发孙旭东李海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德化东芯博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