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810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9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混合式锥底沉淀池,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式SBR反应池,两个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结构和内部安装构件相同,且两个一体式SBR反应池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挂膜组件,所述填料挂膜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液位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消化气通过排气孔排入到出气管道实现气体的排出,污泥颗粒则由排泥锥斗出,再由锥形滑泥板滑入污泥池中,而污泥池的顶部设置有防污泥上浮过滤网,能够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污泥上浮导致污水处理的不彻底。

A sectional sewage treatment pool with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的用于排污的污水处理池不便于在使用时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进而不便于实现消化气体的排出,且在搅拌的过程中,没有设置隔离组件,易导致污泥上浮,从而导致污水处理的不彻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通过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消化气通过排气孔排入到出气管道实现气体的排出,污泥颗粒则由排泥锥斗出,再由锥形滑泥板滑入污泥池中,而污泥池的顶部设置有防污泥上浮过滤网,能够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污泥上浮,导致污水处理的不彻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式锥底沉淀池,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式SBR反应池,两个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结构和内部安装构件相同,且两个一体式SBR反应池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挂膜组件,所述填料挂膜组件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液位计,所述曝气装置的下方设置有SBR推送器,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底部靠近SBR推送器的下方安装有管道输送泵,所述管道输送泵的一侧通过管体连接有单向阀,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底部与单向阀的之间的连接管体上安装有清洗控制阀,管体的顶端位于一体式SBR反应池的内部连接有旋转喷淋头,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且一体式SBR反应池的顶端位于检修口的一侧安装有曝气鼓风机,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的顶部位于检修口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进水口,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内部设置有排泥锥斗,所述排泥锥斗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泥板,且排泥锥斗的一侧与挡泥板之间安装有排泥泵,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顶部安装有三相分离器,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内部位于排泥锥斗的上方设置有锥形滑泥板,所述锥形滑泥板的上方设置有防污泥上浮过滤网,所述防污泥上浮过滤网的一端连接在滤网回旋器的内部,且防污泥上浮过滤网的另一端绕在净化轮的外侧,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顶端安装有拉伸电机,且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顶端位于拉伸电机的一侧安装有清水泵。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内部的排泥泵与一体式SBR反应池顶部设置的污泥进水口之间连接排泥管。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SBR推送器安装在一体式SBR反应池的内壁,且SBR推送器的安装位置位于污泥进水口的较远一侧。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设置在填料挂膜组件底部的通气管,通气管上均匀连接有曝气盘,且通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曝气盘在隔板上均匀分布。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曝气鼓风机与一体式SBR反应池的顶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拉伸电机和清水泵与混合式锥底沉淀池的顶端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锥形滑泥板呈倒锥形结构,且锥形滑泥板的外径从上到下逐渐减小。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消化气通过排气孔排入到出气管道实现气体的排出,污泥颗粒则由排泥锥斗出,再由锥形滑泥板滑入污泥池中,而污泥池的顶部设置有防污泥上浮过滤网,能够避免在搅拌的过程中,污泥上浮,导致污水处理的不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挡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防污泥上浮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滤网回旋器与防污泥上浮过滤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锥形滑泥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一体式SBR反应池、2混合式锥底沉淀池、3曝气鼓风机、4填料挂膜组件、5曝气装置、6液位计、7SBR推送器、8管道输送泵、9单向阀、10清洗控制阀、11旋转喷淋头、12拉伸电机、13净化轮、14滤网回旋器、15排泥锥斗、16排泥泵、17挡泥板、18三相分离器、19清水泵、20检修口、21防污泥上浮过滤网、22污泥进水口、23锥形滑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式SBR反应池1,两个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结构和内部安装构件相同,且两个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挂膜组件4,所述填料挂膜组件4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5,所述曝气装置5包括设置在填料挂膜组件4底部的通气管,通气管上均匀连接有曝气盘,且通气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曝气盘在隔板上均匀分布,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液位计6,所述曝气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SBR推送器7,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靠近SBR推送器7的下方安装有管道输送泵8,所述管道输送泵8的一侧通过管体连接有单向阀9,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与单向阀9的之间的连接管体上安装有清洗控制阀10,管体的顶端位于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连接有旋转喷淋头11,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20,且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端位于检修口20的一侧安装有曝气鼓风机3,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位于检修口20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进水口22,所述SBR推送器7安装在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壁,且SBR推送器7的安装位置位于污泥进水口22的较远一侧。如图1所示,其具体实施方式为:通过在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式SBR反应池1,每个一体式SBR反应池1内部均设有填料挂膜组件4、曝气装置5、液位计6和SBR推送器71,在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设有管道输送泵8、单向阀9、清洗控制阀10,且在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设有曝气鼓风机3、检修口20和污泥进水口22,污水由污泥进水口22进入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当液位计6检测液位到达指定位置之后停止进水,池内分别设有两个分段的反应过程,上方为好氧区,下方为厌氧区,此时曝气鼓风机3启动,通过曝气装置5对上方的污水进行好氧处理,下方同时进行厌氧处理,曝气结束之后SBR推送器7将厌氧区的水推送至上方好氧区域,好氧区则自流至下方区域,如此间歇性进行曝气和推送,将污水处理彻底,处理完成之后的污水由管道输送泵8将其运至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内部,若一体式SBR反应池1长时间不用,则在其它池子处理完成之后,利用其处理过的水对其进行清洗,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式SBR反应池(1),两个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结构和内部安装构件相同,且两个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挂膜组件(4),所述填料挂膜组件(4)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5),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液位计(6),所述曝气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SBR推送器(7),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靠近SBR推送器(7)的下方安装有管道输送泵(8),所述管道输送泵(8)的一侧通过管体连接有单向阀(9),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与单向阀(9)的之间的连接管体上安装有清洗控制阀(10),管体的顶端位于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连接有旋转喷淋头(11),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20),且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端位于检修口(20)的一侧安装有曝气鼓风机(3),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位于检修口(20)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进水口(22),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内部设置有排泥锥斗(15),所述排泥锥斗(15)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泥板(17),且排泥锥斗(15)的一侧与挡泥板(17)之间安装有排泥泵(16),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顶部安装有三相分离器(18),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内部位于排泥锥斗(15)的上方设置有锥形滑泥板(23),所述锥形滑泥板(23)的上方设置有防污泥上浮过滤网(21),所述防污泥上浮过滤网(21)的一端连接在滤网回旋器(14)的内部,且防污泥上浮过滤网(21)的另一端绕在净化轮(13)的外侧,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顶端安装有拉伸电机(12),且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顶端位于拉伸电机(12)的一侧安装有清水泵(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排污的分段污水处理池,包括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体式SBR反应池(1),两个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结构和内部安装构件相同,且两个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均设置有填料挂膜组件(4),所述填料挂膜组件(4)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5),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内壁安装有液位计(6),所述曝气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SBR推送器(7),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靠近SBR推送器(7)的下方安装有管道输送泵(8),所述管道输送泵(8)的一侧通过管体连接有单向阀(9),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底部与单向阀(9)的之间的连接管体上安装有清洗控制阀(10),管体的顶端位于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内部连接有旋转喷淋头(11),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20),且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端位于检修口(20)的一侧安装有曝气鼓风机(3),所述一体式SBR反应池(1)的顶部位于检修口(20)的另一侧设置有污泥进水口(22),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内部设置有排泥锥斗(15),所述排泥锥斗(15)的两侧均安装有挡泥板(17),且排泥锥斗(15)的一侧与挡泥板(17)之间安装有排泥泵(16),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顶部安装有三相分离器(18),所述混合式锥底沉淀池(2)的内部位于排泥锥斗(15)的上方设置有锥形滑泥板(23),所述锥形滑泥板(23)的上方设置有防污泥上浮过滤网(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哈澳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