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
本技术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
,具体为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
技术介绍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咪头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根据振动原理设计助听器,助听器包括骨导方式与气导方式,其中骨传导助听器通过头骨振动直接传至内耳而不经过鼓膜,助听效果更佳,但是传统的助听器的充电方式不利于操作,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包括上外壳、下外壳、麦克风、音量调控按键、顶针接触点A、顶针接触点B、螺纹胶塞、磁铁A、顶针A、顶针B、磁铁B、母板、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包括上外壳(1)、下外壳(2)、麦克风(3)、音量调控按键(4)、顶针接触点A(5)、顶针接触点B(6)、螺纹胶塞(7)、磁铁A(8)、顶针A(9)、顶针B(10)、磁铁B(11)、母板(12)、小型电池(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顶部活动设置有麦克风(3),所述上外壳(1)与下外壳(2)组装连接,所述麦克风(3)内部设置有音量调控按键(4),所述下外壳(2)底端内侧设置有顶针接触点A(5)、顶针接触点B(6),所述顶针接触点A(5)、顶针接触点B(6)由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于下外壳(2)上,所述下外壳(2)内部依次设置有顶针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导助听器,包括上外壳(1)、下外壳(2)、麦克风(3)、音量调控按键(4)、顶针接触点A(5)、顶针接触点B(6)、螺纹胶塞(7)、磁铁A(8)、顶针A(9)、顶针B(10)、磁铁B(11)、母板(12)、小型电池(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外壳(1)顶部活动设置有麦克风(3),所述上外壳(1)与下外壳(2)组装连接,所述麦克风(3)内部设置有音量调控按键(4),所述下外壳(2)底端内侧设置有顶针接触点A(5)、顶针接触点B(6),所述顶针接触点A(5)、顶针接触点B(6)由上至下依次嵌入安装于下外壳(2)上,所述下外壳(2)内部依次设置有顶针A(9)、顶针B(10),所述顶针A(9)左侧设置有磁铁A(8),所述顶针B(10)右侧设置有磁铁B(11),所述下外壳(2)内部设置有母板(12),所述母板(12)位于顶针A(9)、顶针B(10)底端,所述母板(12)底端设置有小型电池(13),所述上外壳(1)与下外壳(2)上设置有若干螺纹胶塞(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方式的骨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静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