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和助听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808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1),所述拱形件(1)具有内部件(3)和与所述内部件(3)一体式制造的伞件(5),所述伞件(5)具有至少一个开口(7),其中,在所述开口(7)内部安置有耳垢防护件(9),所述耳垢防护件(9)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元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元件(11)沿着拱形件(1)进入耳道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能够柔性地翻卷,并且其中,沿着拱形件(1)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能够运动的清洁元件(17)材料接合地与所述伞件(5)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相应地构造的拱形件(1)的助听设备(2)。

Arches and hearing aids for hearing aids that can be introduced into the ear ca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和助听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相应拱形件的助听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助听设备通常指的是可佩戴听力装置,其用于改善进入使用者耳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助听设备的典型的被称为“助听器”的子类被设置用于保障那些在医学方面承受听力损失的人员。为了满足这些人的很多独特的需要,提供有不同的助听器构造方式,例如耳后式助听器(HdO)、具有外置听筒的助听器(RIC:ReceiverintheCanal)、耳内式助听器(IdO)或者Concha助听器或者耳道助听器(ITE、CIC)。示例性列出的助听器被戴在外耳部上或者戴在耳道内。此外,市场中还有骨传导听力辅助设备、可植入的或者震动触觉式听力辅助设备。在这些设备中,对受损听觉的刺激或者机械式或者以电气方式进行。为了将助听设备的待佩戴在耳部内的部分支撑在耳道中,从而一方面保证安全的固持,并且另一方面保证用于持续佩戴的足够高的佩戴舒适度,助听(辅助)设备通常配设拱形件,该拱形件具有柔性地可适配于耳道的伞件。常见的拱形件由硅酮制成,以便确保声音穿过拱形件,配设有至少一个声音通过口。为了能防止拱形件脏污和以此防止耳垢(Cerumen)弄脏助听器,声音通过口可以配设声音可穿过的膜。然而这种用于防护耳垢的膜同样本身也会被耳垢污染或者受其影响。拱形件因此必要的清洁或者耳垢防护件或者说膜的替换通常是昂贵的并且尤其对最终用户来说不能独自实施。把桥接元件应用到声音通过口中而不能提供针对污染的完全保护。由文献DE102014200605A1已知一种具有开口的拱形件,其中,该开口通过至少一个防护元件部分地封阻,以便防止耳垢侵入开口。这种耳垢防护是柔性地设计的,使得当伞件或者说耳垢防护件或者说一个或者所有防护元件运动、被挤压或者被揉搓时,积聚在开口中的脏物、污染物或者耳垢能通过一个或者所有防护元件排出。文献DE102011115099B3说明了一种用于助听器的耳部转接件,其具有由形状稳定的塑料构成的内部件和由硅酮构成的、在内部件上注塑的一体式外部件。为了避免耳垢侵入耳部转接件的内部,并且为了能够清洁掉耳部转接件的耳垢,外部件具有膜,该膜沿轴向布置在内部件的耳侧的端部之前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孔。由于外部件的软度,外部件的上部部段会沿径向被压拢,以此使得膜球形地向外拱曲并且在此处于一个孔或者所有孔中的耳垢充分地被挤出,使得耳垢可以接着被擦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行方案,在同时简化清洁的情况下改善助听设备针对不期望的脏污的防护。上述技术问题按照本技术通过一种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和一种助听设备解决。按照本技术的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具有内部件和与所述内部件一体式制造的伞件,所述伞件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在所述开口内部安置有耳垢防护件,所述耳垢防护件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元件,所述防护元件沿着拱形件进入耳道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能够柔性地翻卷。按照本技术,沿着拱形件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能够运动的清洁元件材料接合地与所述伞件相连。通过使用具有相应构造的清洁元件的拱形件实现对于相应助听设备的佩戴者的低成本的清洁。额外的清洁工具或者拱形件的部件的更换可以省掉。在此,至少一个防护元件的能柔性地翻卷或翻转或颠倒的设计允许防护元件沿拱形件进入耳道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运动。因此,清洁元件可以有利地为了清洁而向规定用于清洁的位置中运动,并且在完成清洁之后向初始位置运动。由于清洁元件与拱形件的伞件材料接合地相连,拱形件的各个部件的定位是相互确定的。不用担心各个部件打滑。优选地,所述清洁元件材料接合地与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相连。进一步优选地,耳垢防护件材料接合地与拱形件的伞件相连。因此,清洁元件通过耳垢防护件的至少一个防护元件与伞件相连。总体上,按照本技术,整个拱形件连同伞件、内部件、耳垢防护件(包括一个或者所有防护元件)和清洁元件是一体式制成的。拱形件适宜地由柔性的材料、例如由热塑性的弹性体或者由硅酮制成。在另外的优选设计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沿着拱形件的导入方向拱曲地构造。通过这种拱曲的设计保证防护元件沿拱形件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的可运动性并且因此实现材料接合地与防护元件连接的清洁元件的同样沿拱形件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的运动。为了使清洁元件能沿拱形件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运动,清洁元件优选包括操纵元件。操纵元件尤其棒形地构造。优选地,该操纵元件沿导入方向穿过至少一个构造在伞件中的开口。以这种方式使得操纵元件从伞件的外侧对于助听器佩戴者是可触及的并且因此使得佩戴者能使用清洁元件或者能无需额外清洁工具地执行清洁过程。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优选材料接合地与清洁元件的操纵元件相连并且因此通过操纵元件能够沿着拱形件的导入方向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运动。为此,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适宜地包括相对于导入方向沿径向在所述伞件的开口中向内延伸的底脚,所述底脚材料接合地与所述操纵元件相连。操纵元件的运动因此导致至少一个防护元件的运动。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清洁元件相对于导入方向具有至少一个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翼部。所述至少一个翼部适宜地同样材料接合地与清洁元件的操纵元件连接并且优选从操纵元件出发延伸到伞件的开口中。若操纵元件例如沿拱形件的导入方向移动,则由于翼部和操纵元件的材料接合的连接,至少一个防护元件也沿该方向运动。在操纵元件运动时,所述清洁元件的至少一个翼部的外周面在此有利地贴靠在所述伞件的开口的内部罩面上。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操纵元件运动时,所述清洁元件的至少一个翼部的侧向面贴靠在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的侧向面上。以这种方式使得汇集在伞件的开口中的脏物或者堆积物通过清洁元件的翼部从开口推出并且能被去除。基本上,耳垢防护件的防护元件的数量和清洁元件的翼部的数量是不受限制的。在适宜的设计方案中,耳垢防护件包括的防护元件与清洁元件包括的翼部一样多。尤其地,所述耳垢防护件构造有至少两个相互间隔的防护元件,并且所述清洁元件具有至少两个翼部,在所述操纵元件运动时,所述至少两个翼部嵌入到由防护元件相互间隔而形成的空隙中。在此,翼部的外周面在空隙的内部适宜地贴靠在伞件的开口的内部罩面上并且在操纵元件运动时,翼部的侧向面分别贴靠在与其相邻的防护元件的侧向面上。按照本技术的助听设备包括具有上述特征的拱形件。通过使用这种具有集成的清洁工具的一体式制成的拱形件额外地省掉清洁工具。也可以取消拱形件的或者耳垢防护件的更换。按照本技术,术语助听设备此外理解为耳机或者耳麦和尤其经典的助听器。助听设备本身适宜地包括至少一个麦克风,具有放大器的信号处理单元和接收器,以及其他电子的和功能性部件。按照本技术的助听设备的拱形件适宜地定位在相应的助听设备的佩戴在耳道中的部分处或者上。针对按照本技术的拱形件说明的优点和优选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按照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2)的拱形件(1),所述拱形件(1)具有内部件(3)和与所述内部件(3)一体式制造的伞件(5),所述伞件(5)具有至少一个开口(7),其中,在所述开口(7)内部安置有耳垢防护件(9),所述耳垢防护件(9)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元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元件(11)沿着拱形件(1)进入耳道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能够柔性地翻卷,并且其中,沿着拱形件(1)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能够运动的清洁元件(17)材料接合地与所述伞件(5)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413 DE 102018205691.91.一种用于可导入耳道中的助听设备(2)的拱形件(1),所述拱形件(1)具有内部件(3)和与所述内部件(3)一体式制造的伞件(5),所述伞件(5)具有至少一个开口(7),其中,在所述开口(7)内部安置有耳垢防护件(9),所述耳垢防护件(9)具有至少一个防护元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元件(11)沿着拱形件(1)进入耳道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能够柔性地翻卷,并且其中,沿着拱形件(1)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能够运动的清洁元件(17)材料接合地与所述伞件(5)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形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17)材料接合地与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11)相连。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拱形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防护元件(11)沿着拱形件(1)的导入方向(13)拱曲地构造。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拱形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元件(17)包括操纵元件(19),所述清洁元件(17)借助所述操纵元件(19)能够沿着拱形件(1)的导入方向(13)和反向于该导入方向(13)运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形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元件(19)沿导入方向(13)延伸穿过至少一个构造在伞件(5)中的开口(7)。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形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库恩
申请(专利权)人:西万拓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