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装置及具有该扬声器装置的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80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装置及其移动终端,其包括扬声器箱、发热元件和导热件。扬声器箱包括壳体和具有振膜的发声单体,振膜与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扬声器箱还包括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出声通道,前声腔与出声通道共同构成前腔,导热件包括与发热元件连接的第一端部、第二端部以及连接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的连接部,壳体对应前腔的位置设有贯穿壳体的通孔,导热件的第二端部自通孔伸入所述前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扬声器装置及其移动终端,将导热件的第一端部贴合至发热元件、第二端部通过通孔插入于前腔内。通过前腔内的空气流动形成的风冷效果将发热元件的热量排出,保证扬声器装置及其移动终端的散热效率。

Loudspeaker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the loudspeak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装置及具有该扬声器装置的移动终端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的散热技术,具体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扬声器装置及具有该扬声器装置的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比如手机,在工作时,CPU(中央处理器)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使电子装置内部温度急剧升高,需要对CPU进行降温。液冷散热技术的散热设计理念来自于传统笔记本电脑散热的原理和思路,旨在强力的散热能力支撑发挥CPU的性能,给用户带来游戏运行速度快,同时温度低的体验。目前这种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手机中,具体的,将热管的输入端紧贴发热元件,冷凝端镶嵌于移动终端的铝合金中框。中空的热管内装有液体,热量从输入端进入,输入端的液体受热蒸发,从中空的热管穿过在温度更低的冷凝端逐渐冷却,由蒸汽重新变成液体。不断重复这个过程,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快速传递给大面积的铝合金中框散热器,从而进行快速有效的散热。然而,采用此种方式散热的结构复杂且散热效率低。然而,采用此种方式散热的结构复杂且散热效率低。因此,必须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技术内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包括扬声器箱和与扬声器箱间隔设置的发热元件,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壳体和收容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出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通道共同构成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装置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括与所述发热元件连接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前腔中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腔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通孔,所述导热件的第二端部自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前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装置,其包括扬声器箱和与扬声器箱间隔设置的发热元件,所述扬声器箱包括壳体和收容于壳体内的发声单体,所述发声单体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振膜,所述振膜与所述壳体间隔设置形成前声腔,所述扬声器箱还包括连通所述前声腔与外界的出声通道,所述前声腔与所述出声通道共同构成前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声器装置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导热件包括与所述发热元件连接的第一端部、伸入所述前腔中的第二端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的连接部,所述壳体对应所述前腔的位置设有贯穿所述壳体的通孔,所述导热件的第二端部自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前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振膜正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组配的上盖和下盖,所述通孔设于所述上盖;所述连接部还包括传导段和弯折段,所述第一端部、所述传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志柳林童迪江张哲吴军陈志臣印兆宇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