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37685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具有开口的放置箱,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柱位置对应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转动槽的侧壁并与转动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与滑动机构位置对应的环形槽,所述放置箱的内部放置有练泥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在练泥的过程中能够在全方位对泥料进行捶打,防止泥浆内出现结块的现象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练泥的效率和质量。

A preliminary mud scouring device for ceramic prod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
本技术涉及陶瓷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目前在对陶瓷生产工艺用的泥料进行初步练泥时,主要依靠人工,存在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的缺点,且泥浆混合程度不高,在练泥工作完成后往往仍然会有一些结块,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的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具有开口的放置箱,所述底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柱位置对应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所述转动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具有开口的放置箱(5),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柱(4)位置对应的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转动槽的侧壁并与转动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5)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6),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与滑动机构(6)位置对应的环形槽(7),所述放置箱(5)的内部放置有练泥框(8),所述放置箱(5)的相对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生产工艺用初步练泥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所述底座(1)的上端中部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柱(4),所述转动柱(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端具有开口的放置箱(5),所述底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动柱(4)位置对应的伺服电机(3),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末端贯穿转动槽的侧壁并与转动柱(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箱(5)的下端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动机构(6),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有与滑动机构(6)位置对应的环形槽(7),所述放置箱(5)的内部放置有练泥框(8),所述放置箱(5)的相对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对练泥框(8)进行挤压的挤压机构,两个所述挤压机构的相对侧壁分别与练泥框(8)的两侧相抵,所述底座(1)的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板(10),所述横板(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液压油缸(11),所述液压油缸(11)的伸缩端贯穿横板(10)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限位板(12)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练泥框(8)位置对应的升降杆(13),两个升降杆(13)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捶打机构(17)和搅拌机构(16),且捶打机构(17)和搅拌机构(16)均位于练泥框(8)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毅彭玲
申请(专利权)人:醴陵市红瓷典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